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1

2018-04-02 23:02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意蕴马克思劳动

杨 园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当今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们的劳动观念密切相关,认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与周围自然界的关系所决定的。可以说,大范围的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把劳动作为对自然的控制”活动所引起的,而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本身所体现的恰恰是人对自然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把劳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控制来理解劳动”,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不仅为确立科学的劳动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消除生态危机的实践方法。因此,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下的生态文明研究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提出一个问题: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到底有没生态意蕴?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一些朋友会认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没有生态意蕴的呢?原因大概是有三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许首先不是学术层面上的,而是政治层面上的。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政治之间、与将工业世界中严重的污染和环境破坏进入中东欧各国的相关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当然,问题的根本并不是以某种抽象的方式强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方法,而是他们用一种“赶超”的办法追求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水平。第二个原因则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论点不可分。这种理论赋予了“生产力的发展”的优先性,并将其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准和目标,强调发达的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为这种一味冲动主张人类发展的“唯生产力论”与强调整体地看待世界生态平衡是相冲突的,是一种反生态的理论。第三个原因是许多绿色人士质疑马克思基于阶级的分析和革命的策略今日是否理由充分,是否切合适宜。当正在应对一些普遍的、跨阶级的问题时,例如资源消耗、北极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时,还用阶级斗争来看待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这么做是否合适?

事实上,以上三个原因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是很片面的,只是注重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其中一个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站不住脚的。可以这么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含有丰富的生态意蕴,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文明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1]”。马克思讲劳动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正是因为劳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因此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所需要认真分析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劳动,应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其次,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文明是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劳动创造文明。在人类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还是我们想要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劳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劳动创造文明:一方面,劳动创造人。劳动是我们生存生活的首要基本条件,在这种程度的意义上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正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创造文明。人在劳动的过程中首先是与自然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第一个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第二个基本关系,劳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建立关系的过程,也是人与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文明,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离开了劳动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

在阐述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之前,需要先弄清楚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寻找答案。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他指出有两个劳动概念:一是“实然”劳动即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一是“应然”劳动即人类自身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他第一次系统的从哲学意义上对“劳动是什么”进行叙述。后来,随着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日益完善,他所创造的劳动范畴体系迅速丰富,他关于劳动概念的具体界定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劳动概念下了定义:“劳动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是不以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2]”。这种对劳动概念的界定将劳动理解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化的过程,并且是可以由人自身来控制和调节的,这种物质变化关系其本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反映了劳动的自然生态属性。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识。

第一,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这些生存的自然条件,本身具有双重性质:是主体的自然,是客体的自然。生产者……把一定的自然(这里说的还是土地)看作是自身的无机存在,看作是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3]”。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切关注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中首先要考虑的第一类关系,把自然分为外在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即客体自然和主体自然。劳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在作用于自然的基础上并改变客体自然的过程,也是客体自然影响和改变主体自然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没有自然界,劳动产生作用的基础也就无从谈起了。一方面,主体作用于客体,用自己的主观目的改变客体以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客体作用于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客体对主体呈现出一种制约性,主体在这种制约性中探求主体的内在规律,以便于提高自身的整体能,劳动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与自然相互改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以自然为尺度或以人为尺度,而是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尺度。在肯定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物种的生存需求。通过对人与动物的比较可以发现,动物的生产相对单一并且是在其肉体的直接需要的作用下进行的,而人的生产比较全面,可以祛除肉体的需要直接按照自身的要求进行创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生产应该是人、社会、自然三者有机统一的生产,因此人类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要将人的尺度、自然界的尺度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第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物质变化来实现。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马克思发现了劳动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处于重要环节,因而分析物质变换的过程必须把握劳动概念。劳动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财富,还像自然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必需品,劳动是人类走向自然的桥梁也是自然人化的桥梁,从这个方面看,劳动是处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的中介地位。劳动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虽然它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但是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下有不同的体现。生产劳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的物质变换也随之经历这样的四个环节。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分析考察中,把劳动放到了自然关系中去掌握,将劳动作为认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切入点,将劳动视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人类最刚开始的劳动对象只是其周围的一些单一的生产要素,劳动过程具有的客观性是掌握物质变换的条件。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变换现象,一方面,人类的劳动需要受制于自然法则,这就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另一方面,正是鉴于人类劳动本身具有的创造性,使得自然资料可以为“我”所用。人类以劳动为主要方式的物质变换过程是认识世界及其自身的重要途径,外部自然界与人的劳动、物质生产是相互作用的三个方面,劳动者通过劳动活动生产出产品与资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中,人类通过均衡调整物质变换的要素,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和谐。由此得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将劳动作为物质变换的切入点奠定了物质变换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为人类实践的依托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唯物主义物质变换发展和作用的合理化出口。

三、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

自从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思想以来,国内很多学者都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鉴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生态文明的价值分析应该是要从现实出发的。在马克思看来,观念来源于现实,现实是观念的前提和基础,观念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现实的产物,都是由人们的现实生活决定的。所以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不能从观念出发,要从现实出发展开对工业文明价值观念的现实批判,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超越。

(一)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意识,科学分析劳动的近期和远期后果

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自觉忽略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远规划和规避措施,这样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马克思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包括在他与别人的书信中)留下了大量有关人与自然、城市和工业污染、资源枯竭的论述,他明确表明了资本主义是如何轻视自然的:“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4]”。马克思曾郑重强调,决不能因为贪图短期的利润并以此作为生产目标来实施一系列的物质生产活动,我们必须要正确地分析劳动所带来的近期和远期后果,必须重点分析劳动可能引起的远期效果,要注意将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然规律,学会正确的认识我们生产行为的干涉日后将会有哪些利或弊的影响。此外,还要培养人们对于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意识,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后,作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在这个期间要注意考虑到认识客体的多样性与条件性,从多样性背后发现其内在统一性。最重要的是,不仅要有看到近期和远期后果的能力,也要具有看到正和负的能力。

(二)遵循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统一,以物质变化为基础构建生态文明

劳动是人作为主体的活动,必然会被赋予人所具有的目的、价值和理想,但是内在于自然的规律性决定劳动的创造性必须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真正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漠视规律,而是认识这些规律并使之与自己的目的相一致并为我们服务,我们必须要承认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将其作为劳动实践的基本前提,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价值追求,也是人与自然的本质所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生态文明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虽然有观念层面的变革,但观念变革的基础是物质层面,在于物质变化。我国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只是为了达到人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更是为了要创造正确的生态观念更好地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界的具体活动。在生产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要将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统一。

(三)实现劳动目的由一维价值取向向多维价值取向转变

劳动对于人类生存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马克思指出劳动除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以外,还认为“劳动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们为了找到最有利的物质变换的方法,通过一些措施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活动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的劳动对象、劳动目的和劳动资料相较于以前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所以物质变换在劳动各要素分离的情况下发生了“裂缝”,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以自我利益为首要前提,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使得物质生产、变换过程产生裂缝,虽然物质变换的裂缝现象已经产生,但因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外衣下被忽视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将人的劳动变为只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他强调从多维价值取向出发体会劳动对于人的内在目的的价值。他指出人类不仅要有物质需要还要有精神需要,不仅要有个人需要还要有社会需要,当然最重要的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还有长久的发展需要,这些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是要把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实现人与社会的内在统一。对于今天来说,要学习马克思具有生态意蕴的劳动概念,这样有利于将劳动、人、生态环境循序渐进地从异化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解放。

综上所述,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下,从物质变换的角度对劳动概念进行理解,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深入剖析劳动概念中所蕴含的生态意义,这对于我们拯救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要以马克思劳动概念思想为借鉴,遵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为更好地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意蕴马克思劳动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