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研究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018-04-02 23:02于航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广西马克思主义

于航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自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的广泛传播对我国民族地区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考虑到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对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的探索上。当今时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贴切地反映民族文化特征,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的一个表达。本文是根据广西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情况,与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进而展开讨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目标。

一、在民族地区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作品中都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资本论》第一期的序言中,马克思认为表达的形式应该是“尽可能简单”。他写道:“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中国人民主导的。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必须重视客观性和时效性,并注意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正如毛泽东先生所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2]除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我们还需要探索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采用民族区域语言传播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使民族地区的人们树立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决定沿着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走下去。

自改革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不断更新,在思想多样性的激荡与冲突中产生了许多矛盾,我们的党必须加强和改进对思想的监督。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滞后,不能区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蚀性的思想,可以很容易地被国不法分子利用威胁社会的稳定,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构成威胁。因此,强调在民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重点在于解决问题强调团结一致,加强信任度和提高凝聚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红色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以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以及信息形态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3]广西的红色资源充分展示了在八桂大地上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其热爱祖国、团结奋斗、勇于斗争的思想道德品格激励着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革命所到之处,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选择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之中,积极地投身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的伟大事业中,为其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广西这片红土地之下曾发生的光辉历史仍然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社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抽象的细节、深度的背景,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的实践相结合,继续吸收卓越的文化成就,赋予独特的时代与民族特色,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所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符合时代特色,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进行传播,试图将外部的理论转变为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在广西地区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从未停止探索该地区发展的前景。广西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促进广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面做得很好,在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在广西民族地区关于“边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推广和宣传,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广西经济水平落后,延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一领域的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每个城市农民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在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在改革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改革中最为关键是经济体制的变革。通过深入分析利益结构,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特征的分析,得知这些地区的利益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利益,人民通常感受到较低的生活尊严感,这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造福大众的信心。马克思主义对此早有过论述:“‘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当然,如果没有解决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只有单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所做的将会是徒劳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受多元的意识形态影响

广西与邻国的山水相连,最典型的邻居是越南。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以后,加深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特别是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之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文化的相似之处,使得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跨国婚姻的情况在广西边境地区也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广西地区的一些边境居民大多数婚姻都是跨国婚姻,只是共同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的存在使其成为事实婚姻,但他们没有结婚证,这是属于违法的,并且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使得跨国婚姻所生的孩子属于“黑户”。同时,居住在边境国家的群众在假期等闲暇时间互相走访,通过长期的联系和交往,他们的同族情感倾向于克服其他的想法,以及增强除本民族以外周边国家文化习惯的认同。

广西各族人民有着类似的生活和历史背景,为了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群体中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和边境地区的意识形态冲突下,使人民大众无法接受新事物和新想法,从而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民族地区大众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其他的民族思想就会去侵占他们的头脑。当年西藏3.14年的事件,新疆地区的7.7事变,以及四川地区的阿坝事件都无一不体现出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该地区的传播有极大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推广的形式和内容存在不足

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较为艰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分析了解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基于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是十分复杂的。

1.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

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开始朝着多样化转变,这其中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助于理论、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而激发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多样性的社会思潮,会造成人们的思维混乱,然而缺乏明确的思想指导或价值导向容易造成信仰危机,甚至停滞不前,造成社会动荡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同时密切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民族的融合与碰撞促使其形成不同的思潮。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没有明确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缺乏认同度,促使马克思主义出现信仰危机。

2.民族地区教育落后

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相对落后,原因是是多种多样的。环境是主要因素,但在广西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山脉,许多家庭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区,靠山生活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大山干扰了有利于经济发展信息的推进,同时大山也阻隔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由于缺乏教育经费的资助,大部分孩子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且条件艰苦,孩子们想要去学校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这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年龄稍大点的,则只能住在学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因此很多学生会辍学在家务农。此外,民族地区的人们继续被“读书无用功”的思想所影响,这使得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育停滞的情况下,导致了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素质偏低人才短缺严重,这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3.民族地区宣传模式单一

民族地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媒介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资料。广西地区部分村落的宣传仅限于“挂横幅、出板报、发文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资料如果很很片面的话,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变得薄弱,还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理解和信任程度产生影响。目前基于广西民族地区的历史情况表明,在新形势下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具有实时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5]此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已经脱离了民族语言,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壮族居于主体地位,此外还有苗、瑶、侗、仫佬、毛南、京、回,水、彝、仡佬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的民族特征都十分明显,闭塞的信息使其与外界沟通较少,大多数人不会说普通话,只熟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宣传人员不知他们的风俗和少数民族语言,只是一味的采用官方印制的资料等大众形式进行宣传,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也是无济于事。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西地区推广的途径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采取一种现实且务实的态度,以解决在宣传中所遇的问题,从而使专业人士更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者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与途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6]在广西,对于有效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应用和能力的研究需要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和发挥社会力量。

(一)抓住机遇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在于为在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说过,如果不把经济问题解决好,那么改善其他地区的自治问题便是空的。只能说,仅仅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足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增加群众收入和解决温饱问题是迫切需要的,这也是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广西边境地区有独特的地区资源和优势,以崇左市为例,它地处广西西南部,沿边、近海、连东盟,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是中越“两廊一圈”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一[7]。另外,拥有独特文化的旅游城市崇左,凭借着凭祥市友谊关、宁明花山岩画、明仕田园等知名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人士游玩至此,广西边境地区也应该借此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边境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贸易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边境地区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往来。根据经济发展政策,参照“粮食和棉花补贴政策”直接对甘蔗种植地区实行补贴,从而使得边境地区农民增加收入,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民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农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相结合,进而在实践中应用。

(二)使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成为主流意识

1.制定民族地区相关的制度政策

尽管通过跨国婚姻、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加强双方间的合作、沟通和协调,制定和完善与跨国婚姻有关的立法和条例,从而使得跨国婚姻有法可依。目前,在广西许多边境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不高且法律意识较差,对于法律概念界定不清认为这种婚姻没有什么问题,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与越南女性的通婚关系。因此,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并在适当的法律基础上进行大众教育。我们必须加强广西地区的意识形态整合,尊重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并注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下的主导地位。开放的处理好区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当地的精神中去,促进了广西的社会发展,从而通过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来打击跨国犯罪组织。此外,根据有限的理解能力和较低的文化水平,没有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间具体情况的界定,不利于广西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推广。宣传人员应带着温和的态度和平和的语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推广,具体内容必须同农民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一些宣传形式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2.大力发展经济,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

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对于落后地区保护意识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物质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和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准备物质条件。加快发展拥有先进技术、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只有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才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发展的事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活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理论创新,用知识武装民族地区人民头脑

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推广,使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首先,应多研究通俗易懂的宣传读本,其次,将民族语言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民族地区有几十个或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并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客观上受语言的影响。若是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没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那么民族地区的群众将会难以接受。加强基础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科学文化认识水平,使公民能够亲身体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该地区的人们也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消除贫困最强有力的武器,从而形成重视和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8]。纵观现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下,才有助于其在实践中的实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知识分子有更好的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从而增强区分真、善、美以及辨别真理与谬误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宣传,引导他们用知识来填头脑中的补空白,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最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西边境地区传播。

(四)注重科学的传播方式

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宣传,否则就会影响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而广西地区的干部党员则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在边境地区的传播工作。大众传媒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动方面应根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拓展宣传渠道,扩大理论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多方面的进行教育。在宣传方面,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依靠先进的技术、多样化的手段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推广,把网站、微博、博客、报纸以及其他方式充分的应用起来,以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广西农村地区的三通工程。

2.注重宣传艺术和宣传成效。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张贴海报、出版杂志、漫画,制作诗歌等多元文化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传播政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

3.政府在宣传方面的主导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广西创建国家A级景区,持续改善旅游景区的质量,如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已成为30条“旅游红线”之一,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注重培育民族区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队伍

在确定政治路线之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过程中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在整个团队的最终结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广西地区必须培养一批优秀骨干,他们熟练的掌握民族语言文化,同时在全国各地传播党的思想,并在民族地区建立纽带和桥梁。其次,通过学习和创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建立一个以“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核心团队。第三,为基层的少数民族成员提供全面的保证。为了资助广西贫困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的建设,制定鼓励年轻公务人员进入基层的就业政策。如落实“三支一扶”、“选调生”等政策。第四,建立了一种量化机制,客观评价在国家区域内马克思主义的推广结果,并将评价结果与干部的评价、晋升、任免等相结合。

综上所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是一个以承担公民实际利益为主体的整体综合性项目,增强公民对党的信任和对党执政的认可程度。与广西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解决人民利益问题密切相关。如果经济发展的成就不明显,那么该地区人口的利益问题将无法解决,这将减少人民大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无论多么好的宣传会无动于衷。因此,想要促进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广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而使得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在改革发展成果的不断变化中,使得人民群众从中汲取力量,以促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猜你喜欢
大众化广西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广西尼的呀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