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报管理机制创新1

2018-04-02 23:02赵佳丽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报行政理论

孙 健,赵佳丽

(惠州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惠州 5160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高等学校学报也经历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并在知识传播、学术推广、思想启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伴随着科学化、民主化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高校学报管理也面临着许多纷繁复杂的新问题。在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政治学、社会学产生广泛影响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治理理论的观点及方法对高校学报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在学报管理机构与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以及期刊协会之间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治理理论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governance)描述当时非洲社会的窘迫情形[1]。此后,治理理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治理理论主张:少一些统治(less government),多一些治理(more governance)。但迄今为止,对于治理理论的认识,学术界仍莫衷一是,未能给出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定义。

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对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归纳出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五种观点。这五种观点简要分述如下:(1)治理催生了政党政府之外的公共管理主体——社会公共机构及其组织成员。它对“马克斯·韦伯”式的传统官僚层级权威重新进行审视,认为政府权威虽不容忽视,但无论如何政府不是管理权力的垄断者。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及团体只要在参与管理过程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就都有可能成为该领域中实际权力构成的组成部分。(2)治理意味着在寻求方案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公权机构和私人部门的执行性职能日益相互交错而变得界限模糊。这表明,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政府已认识到独自处理社会事务力不从心,正设法把一些非管制性的社会管理责任推向第三部门,即各种民营机构或自愿者团体,致使后者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独特作用日益显现,并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这样,公共权力机构和市民社会之间的领域差别不再是泾渭分明。(3)治理使参与者逐渐形成一个自主运行、功能齐全、信息通达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一网络在特定期间和特定范围内具有指挥和指导参与者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管理权力。(4)治理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仅限于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政府的政令和权威也可能无法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每个角落。在强调政府权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发挥非行政手段的特长,不断尝试使用科学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技术对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行控制、化解和疏导。(5)治理理论进一步明确了集体行动的系统必须依赖其他组织的积极配合;各种相关联的组织必须交换信息与资源才能达成预期管理效果;交换的结果促进消除信息不对称,其目的是减少各利益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成本损耗[2]。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治理理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的政府组织不再坚持上演“独角戏”,在行使管理职能方面出现向其社会组织或个人转移的倾向,比如,各种非官方的行业协会、网格状发展的第三部门、因文化或地域原因形成的民众聚合组织等,只要其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与政府一样都变成了管理主体,而不是纯粹的管理客体。二是管理手段的人性化。治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基于人是“乐于积极工作并藉此获得社会成就感”的理论假设,认为行政、法律等政治性手段只是管理权力正常运行的终极后盾,更多强调通过沟通、协作、劝导、引导等柔性化管理方式来达成民众对预定目标的正确理解并转化成积极参与其中的实践行动。治理理论强调尽可能使用“对话与协商”而不是“强制与命令”。三是权力运行的多向性。以“官僚科层结构”建制的政府系统不仅仅通过国家机器通道传递指令性的行政信息,同时还应重视“自下而上”管理反馈信息及附生信息。除此之外,政府应与与社会其他组织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合作。管理信息的运动轨迹呈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左右贯通”多向立体贯穿模式,而不是单向或单纯自上而下的。四是“善治”管理的价值观。治理模式的终极目的试图通过沟通、协调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善治”,而不是过分依赖公权力的强制作用。换句话说,治理理论更强调通过多向化的信息交换,把预定目标变成“共同愿景”,以达到减少冲突、误解及消极怠工,这显然与当前我国致力于建设富有效率、责任、秩序的公共服务体系相吻合的。

二、治理理论对我国高校学报管理机制创新的充分必要性

治理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目前在高校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在高校学报治理方面更是凤毛麟角。首先,从组织性质来看,高校学报组织无疑属于一种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3]。然而在现实中,作为承担着特殊教育职能的高校,其管理组织由于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而沿袭了“准行政”的运行模式。《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4]”。由此看来,高校学报是高校组织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拥有这种“下位”分配的“准行政”权力,其管理权力的实际运行范围并不局限于学报内部,其外延的“以学术裁决权”(即刊发论文的决定权)不断蔓延到该期刊实际或潜在的作者群体,并逐步分化为“行政权力”和“学术自由”的博弈冲突。其次,从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表现为管理行为关联性较强的内部秩序,即以有准法律性质的制度形式进行规范学报行政主体(主编、执行主编等)与工作人员(编辑、编务等)之间的工作关系;二是表现为管理行为关联松散的外部秩序,即通过以刊发稿件事宜为关联载体的学报机构与作者之间的非行政强制性互动关系。再次,从管理机制的运行来看,高校学报管理是一种动态的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行为过程,即“要求领导者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职工满足多种多样需要的机会[5]”。根据高校学报建制规定及历史惯例,广义上的高校学报组织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行政体系(编辑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学术体系(编辑、审稿专家等)和刊发保障体系(印刷及发行部门,此功能现在大多已转向社会化)。要考虑到不同机构之间的特殊性发展规律,“行政”与“学术”不应交织在一起,在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支持学术体系独立开展创新工作。毋庸置疑,对于高校学报管理来说,鉴于其管理机制创新和自身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都需要借鉴治理理论对各种管理权力和管理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这样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治理理论一经产生,就在全球治理、地方治理及政府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柔性化”“信息沟通网状化”等理念对高校学报管理带来了崭新的晕轮效应。高校学报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在坚持鲜明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系统内人员的学术创新性及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顾与体系外部环境的协调共进发展,尤其在特色栏目创设、提高期刊影响力及服务社会等方面,要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期刊协会、学报学会、作者群体的密切联系,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尽可能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损耗及信息变异。由此可看出,治理理论对高校学报管理信息的内部循环和外部交换具有传统行政手段无法比拟的效率优势。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治理理论在高校学报管理中,尤其在协调组织学术主体和行政主体之间冲突、生成和维护有利于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秩序、以及优化及创新学报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因此,治理理论及其精神理念,这块“他山之石”无疑为高校学报管理机制改革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

三、推进我国高校学报治理机制创新的实践途径

作为高等学校机构设置的一个下属部门,我国高校学报管理体系都是按照“官僚层级职能体制”进行建构的。在当今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随着高校学报自身的改革发展,这种陈旧的过多干预及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不合时宜,不仅造成管理效能低下,而且严重制约了学报在社会文化领域的能量传播和方向引领作用。因此,把治理理论移植到我国高校学报管理机制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和归纳出一套适合学报特点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则是学报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报编辑部义不容辞的任务。具体言之,治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机制的启发式创新,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一)重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强调(处于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第三领域及其相应的魅力型权威参与管理社会的必要性[6]598。与此相适应,在高校学报管理实践中,在强调显性管理权力(主要是指行政体系、学术体系、刊发保障体系)所发挥的线性制度化管理效应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报系统内外一些非正式组织的隐性及潜在能量。高校学报作为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争鸣、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内外信息持续交换的动态系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报管理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尤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管理格局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影响。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学报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对象,比如编辑、编务、审稿专家、作者等,他们出于团体利益或是受到趋同价值观的吸引,形成了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的众多非正式实体组织或自媒体组织,比如:期刊学会、编辑协会、作者微信群、编辑QQ群等。因此,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化解他们的消极影响。一是支持和引导非正式组织开展有益于学报健康发展的学术活动,为其培养业务兴趣或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自视为学报“主人翁”的归属感;二是学报在进行重大改版或创设特色栏目时,应认真听取这些非正式组织的看法和意见,争取这些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和帮助,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谋学报创新发展。同时,对非正式组织提出的监督和批评意见,也要认真进行查处、整改和反思;三是在法规和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听取非正式组织尤其是作者群体的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报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新审视高校管理机构的角色定位

治理理论认为,在新的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充当元治理(mate governance)的角色,应当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6]599,是各种管理权力结构中的“原元素”,承担确定行动方向和确立行为准则的责任。高校学报管理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新闻出版方针以及实施依法治刊的必要保障,在整个高校学报发展变革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导向功能、制约功能和监督功能。因此,高校学报管理机构(党政科层组织)应定位于宏观调控的职能:(1)对高校学报办刊宗旨、栏目设置、选稿用稿及审稿专家遴选等进行制度化设计,并制定出全体成员都要遵守的“学报宪法”,做到有章可循;(2)对学报管理体系内外的各种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进行综合协调,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平等、竞争、共赢”的发展机会,引导非正式组织及个人能够自觉趋向并汇合到学报既定的发展目标上来,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推进效应;(3)鉴于非正式组织大量涌现并在高校学报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明显,应将那些传统上由学报独自承担的非政治性职能(如编辑业务培训及举办学术论坛等)逐步转由非正式组织和个人来承担。

(三)倡导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体系

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多方参与且平等对话的交互模式其实就是治理社会的架构形态。共识、共治、共享是这个网络管理体系的明显特征[6]600。对于高校学报管理而言,应倡导建立一种自主自治的内部网络系统。在对共同愿景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对于内部而言,加强高校学报行政权力与学报编委会、编辑编务人员、校正印刷人员的平等对话;对于外部而言,加强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学报协会、作者群体等的沟通合作。同时,还强调学报系统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进行多向交换管理信息。新型高校学报管理机制中的各利益主体呈网状化分布,因此,管理信息的运动轨迹是漫射线状的、上下左右交错贯通的,而不是像传统模式那样自上而下进行逐级传递的。简而言之,高校学报行政管理机构只是多元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不仅仅依靠法定授权对学报事务实行“科层式”的指令性管理,而是通过合作网络,与其他相关各方努力建成一种沟通便捷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罗西瑙指出的那样,“治理理论倡导的网络管理体系突显出治理理论的民主特征[6]599”。由此可看出,这种新型高校学报治理模式推崇的是一种合谐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强制性的支配关系,并且这种网状沟通信息的方式不仅方便快捷更是体现了一种平等参与和民主对话的精神,这无疑将会大大提高学报的管理效能以及增进管理效益。

猜你喜欢
学报行政理论
行政学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致敬学报40年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