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乾明(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
改革开放40年,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集中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换上。回顾笔者经历的几次教学改革,欣喜地看到,每次教学模式的转换,自身专业化水平都得到迅速成长,倍感荣幸,也十分感恩。
“双基教学”早已有之,但在文革期间备受批判。改革开放后又闪亮登场。“双基教学”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旨在打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知识技能是无穷尽的,可是基础和基本的东西是有限的,以有限对无限,以不变应万变,不失为一种智慧。
1977年恢复高考,笔者考上福建师大化学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三明一中担任化学教师,马上遇到从传统的“以本为本”的教学向“双基教学”的转换。笔者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其中,真是受益无穷!因为,要抓“双基”就需要用心加工提炼,以凸显“双基”的地位。“双基教学”强调精讲多练,在练中学,在学中练,以少胜多,以慢致快,典型的是“五步教学法”:复习—引入—讲解—练习—小结。笔者特别注意通过“概括”和“运用”来突出“双基”,而且重视建立清晰而正确的概念。在教学中,笔者认识到:纠正一个错误概念,要比建立一个正确概念困难得多!因此,笔者更多地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在辨析中凸显正确的概念;即使是讲评化学试卷,笔者都非常注意回归到“双基”上来,同时不是呈现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促成学生的自主建构。
“双基教学”,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在打牢基础、提高质量方面功不可没。笔者按“双基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便迅速地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式的繁琐化教学中解脱出来,开始着力于内容的提炼和思维的锤炼,这为后来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简约化教学”模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双基教学”要求抓住关键内容或核心信息,可操作性强,颇具草根性,受到基层教师的普遍欢迎。诚然,这肯定比教辅材料满天飞、一地鸡毛式的教学要高明得多。
“双基教学”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一是容易把“双基”绝对化。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和可扩展性,造成孤立的“知识点”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维的僵化和兴趣的减退。二是易拘泥于形而下的“术”。无法进入“法”和“道”的层面,这使学生的情意素质(诸如:情感、态度、方法、价值观)发展相对滞后,尤其不利于想象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是有鲜明的学科本位色彩。各学科都在拼命地打各自的“双基”,无形中在各学科间建立了森严的壁垒,妨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四是易被“应试教育”所利用。稍不小心就异化为“应试双基”“唯分数论”。
然而,“双基”有其独特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双基”。形象地说,“双基”犹如“晶种”,在“晶种”的诱导下,可能生长出结构完美的大晶体。所以,发展“核心素养”,照样可以从“双基”切入!对待教学模式的态度,不能走极端,“要么捧上天,要么打入地”是不对的。当然,“双基教学”也不能停留在“知识立意”上,要提升到“能力立意”与“素养立意”的高度,才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对我而言,第二拨的教学改革浪潮就是“目标教学”。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来华讲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目标教学”渐成热点。“目标教学”法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该模式的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目标为主线。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由低到高排列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照目标序列,相应的教学程序通常有:前置诊断—目标展示—对标教学(含达标训练)—目标检测等环节。当堂检测是目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标教学”让笔者认识到:在大班教学前提下,照样可以使多数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而学有所得。在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学会了对教学目标进行优选化和结构化,学会了适时适当地开展诊断性评价(事先评估)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会了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方案,包括教学分层与作业分层,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目标引导下,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笔者还发现,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然后逐个实现之,不仅可以达成大目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目标不明,行动不力。重要的是要能在课前提炼出本课的“真目标”与“实目标”来。此外,课有课的目标,单元有单元的目标,模块有模块的目标,师生都要对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瞎子摸象”式的低效教学。我在“目标教学”中突破了布氏的目标体系,根据实际需要,每节课前都注意提炼出清晰、可测、真实、简明的教学目标,再配以相应的检测工具。这就使教学过程变得格外得心应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目标教学”模式也助推了笔者“简约化教学”思想的建立。
“目标教学”也有若干局限。一是目标体系繁杂。布氏的教育目标分类虽然只有三个一级指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但细化下去就出现了相当繁杂的目标体系,令教师无所适从。二是可操作性不强。尽管也采用了“目标量表”之类的工具,但一进入操作层面,就常令人难以取舍,无从下手。三是教师主动性被压抑。在“目标教学”那里,目标高于一切,师生只能按图索骥。四是师生双方都难以适应。即使是非常有价值的“预学习”思想,在习惯于满堂灌的师生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教学”很快就流于形式。
“三维目标”理念下的教学也可以视作升级换代了的“目标教学”。“三维”中的任一维都可以分解出由低到高的多个目标序列,而“多中心等于无中心”,多目标等于无目标,许多教师就陷入了如下误区不能自拔:试图把三维目标下的七个子目标,在每节课中一一落实。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一节45分钟的课内,要能同时完成七个目标,教学必然蜻蜓点水,师生必然疲于奔命!我想,教学中只能抓住一两个“显目标”,把其他目标视为“隐目标”,然后以“显目标”为载体,随物赋形地关照“隐目标”,才能把课上得轻松自如。
第三拨的教学改革的浪潮,是推广“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试图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并强化其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其对学业的理解与智能的发展。狭义的情境指的是有情之境,广义上的情境,实际上包括了唐代诗人王昌龄所指的物境、情境与意境三方面。情境教学具有艺术性、针对性、情感性、趣味性、互动性和迁移性等特点,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1]“情境教学”使笔者能轻松而巧妙地创设情境,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令学生豁然开朗。例如,在包有过氧化钠的棉球上滴水而生火的实验,不仅引发学生探究兴趣,也为其后续学习架设了桥梁。笔者不仅善于设计出全新的化学实验,还喜欢广泛联系化学历史、现实和未来,创设美妙的学习情境,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所教班级的化学成绩,始终遥遥领先。
“情境教学”使笔者认识到,教学要全身心投入,还要努力使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发生共振。教学中情意因素(如: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无论对认知发展、智能发展还是人格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同时,必须有情感的互动。本人教学实践也证明,同样的教学过程,有无情感的调动与交流,会造成教学效果的极大不同。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调动(情感)。在此基础上,笔者积极尝试以“创境—入境—出境”的推进节奏,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注重了方法指导、智慧启迪、思维优化。“情境教学”对笔者最大的教益,并不是它所呈现的教学程序,而是让笔者认识到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意因素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必须是将师生视作“成长共同体”,才有望把教学引向深入。时至今日,笔者仍然是“情境教学”的拥趸!“情境教学”确实是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教学法。
有不少教师会在情境教学中,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误区。一是过程形式化,为情境而情境;二是素材成人化,以成人的喜好代替了学生的喜好;三是组织活动化,以为只有活动才是情境;四是虚拟过度化,很好的真实情境不用,偏要用蹩脚的虚拟情境;五是结构复杂化,用繁杂的情境代替简明的情境;六是联系脱节化。所用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关联度很小。陷入误区的情境教学,不仅不能显示其独特优势,反而干扰了教学过程。“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情境教学不在于新、不在于形、不在于趣,而在于思,在于灵!要能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深思,点化学生的灵性,从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弊为利、化零为整,这才是情境教学的本质所在。
知识并不是一组表征或一套规则与事实的组合,知识本身就是情境化的。因此,抽离情境的教学是低效的。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中找到思维的线索,从而引发灵感与顿悟,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随着“情境教学”不断开展,笔者越来越认识到:知识镶嵌于情境之中,情境是认知的基础,是连接旧知与新知、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理论与实际的中介!设置恰当的情境,有助于开启心智,激活灵性,是教学成功的秘密所在。
传统教学的弊端,就是教育的非情境化、非情感化,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感知、记忆、理解和应用,而忽视了人的情绪与情感的特殊价值,很容易出现自私、冷漠、自卑、胆怯、抑郁、孤僻等问题心理。教学不能是一个冷冰冰的过程,必须富有激情、充满灵性和带有温度。
第四拨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教学改革是推行“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事先假定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然而,学生的学习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学生的主体性不在场,那么学习肯定是低效率的。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命题是: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这就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的定位。主体性教学也就是发展性教学。北师大的裴娣娜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学要突出四个方面: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2]这是很有见地的。在笔者看来,“主体性”就是使主体成其为主体的基本属性,那就是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主体性,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培育学习自信心、自觉性、自主性。教育教学本来是用来解放人的,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反而在束缚人,亦即使人日益被客体化了,这岂不是走向了教育的反面了吗?因此,“主体性教学”令笔者有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
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创设宽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动手机会,鼓励主动参与,引导自主探究,组织合作交流,尊重天生秉赋,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养成计划习惯,教会自我监控,促进自我反思,提供表现平台,宽容合理失败,转变学习方式,欢迎质疑问难,学会倾听理解,进行深度思考,鼓励自主阅读,强调自主建构,支持大胆创新,体验成功快乐,保证时间空间……并一一做出精细化的设计。“主体性教学”的关键在于立足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讲。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要怀抱“以慢制快,以少胜多”的理念,采用“代表性策略”,才有可能把“主体性教学”落到实处。笔者在三明二中当校长期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主体性教育”的主张,并全面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体性教学作为教学理想,受到众多有识之士,包括一线教师精英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它毕竟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主义”,必然受到顽强抵抗。在“教师中心主义”依然盛行的中小学课堂,已有的许多规制,制约了主体性教学的推行。主体性教学要恢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这在传统教学看来是“少、慢、差、费”的过程,往往被扣上低效教学的大帽子。如果片面理解主体性教学,就可能把教学引向唯我独尊或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故要特别强调:主体性教学,在唤醒主体意识的同时,还要教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和社会关爱。
主体性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教,当学生明显依赖教师时,要以教为主,但教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从依赖走向“半独立”,再从“半独立”走向“基本独立”。只是教师的教,要更多地体现在教信心、教方法、教思维、教能力之上。在大班教学条件下,你是主体,我也是主体,你要张扬个性,我也要张扬个性,难免相互扯皮。因此,教学主体性的发挥就必须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解性、宽容性、共识性)的基础上才富有实效。再则,在教师主体话语权极为强势的前提下,如何把主体话语权还给学生,很值得研究。总之,教师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自学,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学。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生命化教学”模式,有个响亮的口号“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生存意义的转变;要突出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教学方法的对话性,等等。在笔者看来,这都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可以视作广义上的“主体性教学”。
第五拨的教学改革势头更猛,这就是推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使得悬在半空中的“主体性教学”得以落地,具有鲜明的草根性,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创造结晶。例如,邱学华倡导的“尝试教学法”,基本理念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卢仲衡倡导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其教学程序为:提示—阅读—练习—反馈—小结;黎世法倡导的“异步教学法”,其基本步骤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魏书生倡导的“六步教学法”,其操作程序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法,即:以讲学稿作为教与学的载体,通过“讲学稿”实现教与学的“合二而一”。
不难发现,上述各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了学生的自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因此,各地都自发地引进了“先学后教”的模式,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推动,其影响变得广泛而深远。“先学后教”只是规定了学与教的顺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尽管在此阶段笔者已经不再担任学科教学任务,但也在积极研究“先学后教”,并在所指导的学校中系统地提出了如下的指导性意见:在目的上要“为学而教”,在顺序上可“先学后教”,在时间上宜“多学少教”,在内容上要“以学定教”,在方法上要“顺学而教”,在评价上要“以学论教”,包含了六大块内容。总之,要以“学”为中心展开教。通过“先学后教”的实践,笔者所指导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先学后教”之“先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超前性、独立性和异步性,“先学后教”之“后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但是,在课堂上要真正地体现出这些特性,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就“先学”而言,至少还要解决三个问题:何时学?学什么?怎样学?同理,“后教”也还要解决三个问题:何时教?教什么?如何教?实际上,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均未得到妥善解决。此外,如何使“先学”与“后教”得到完美的结合?也值得探讨。
正因为“先学后教”的草根性,决定了其在理论上的先天不足。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适合于“先学后教”,难道就不能“边学边教”甚至“先教后学”吗?或者说,“先学后教”是否必然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不仅需要理论认证,还需要实践检验。因为,客观上,还有不少学生“先学”是学不会的,那么该如何开展“后教”?再则,“先学后教”基本上是围绕知识技能而展开的,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优化情感、改善态度、塑造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也值得探讨。但无论如何,“先学后教”毕竟是“中国本土的教学法”,[3]它关注了教学的有效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比较旺盛的生命力,值得精心培育。
在笔者想像中,已经“亲历”了无数次的翻转课堂教学。这第六拨教学改革的浪潮势不可当!只是,目前多数教师还在极力回避它。然而,该来的必然到来!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提前(如晚上在家)借助教学视频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答疑解惑、组织运用探究,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教学。于是,课堂则变成师生间或生生间互动的“学堂”,这就在机制上保证了“主体性教学”的落地生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日趋成熟,只要国家能集中投入,今后各学科的教学视频一定会在数量上越来越齐全、质量上越来越精致,“翻转课堂”的资源会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教学形式不再是“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而是“课前学习+课中研究”,教学任务不再是知识讲授而是问题解决,评价方式不再是纸质测试而是多种方式……“翻转课堂”将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是革命性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创造了让学生为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师成了学生身边手把手的“教练”,同学变成共同切磋提高的同伴,所有学生都可能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为师生的深度互动创造了条件,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获得个性化的教育,而且能促进其心智的全面发展;学生不再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而是把成长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翻转课堂”的魅力已初见端倪,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基础教育主打的教学模式。
当然,在中国,“翻转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生要能在晚上看完白天所要研究的那么多节课的视频实属不易,因此,必须对学生全套的作息时间进行重新设计、统筹安排;“翻转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及互联网,对硬件要求高,故需要高投入;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不仅简明扼要,还要生动有趣,其制作需要学科专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密切合作;相比之下,“翻转课堂”更适合于理科学习,如何使之也适合于文科学习,值得深入研究;“翻转课堂”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信息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迫使今后的师范教育发生根本性的转型;翻转课堂要能凸显其功效,必须彻底转变应付中考高考的教学指向,即:教学评价方式要实现根本的转变,应指向于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相关的课程、教材、课程标准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今后大部分的课程资源都必须打破学校的界限,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
要“课改”就必须“改课”。可以预计,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也将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然而,无论怎样变化,教学改革的中心是“人”,要始终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三个根本而展开,一定要使学生懂得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然而,我们的教学改革总显得后劲不足。因为,始终跳不出“分数”(成绩)这个魔咒。理想很肉感,现实很骨感:没有分数,学校就没地位!于是,教学改革被许多地方悄悄地演变成了赚取高分的工具,教学改革便成了应试教育的奴婢。这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难以获得实质性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要跳出这个魔咒,就必须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必须变大学的“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让中小学不再比拼分数与成绩,而是比拼后劲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