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8-04-02 19:03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人才

王 琴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构筑了我们时代的人才结构,引领了时代的前进方向。时代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快速变化的社会,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使得未来人才培养不断面临挑战。大学则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未来领袖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开发和储备领导人才资源的前瞻性任务。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不同社会领域的变革都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适应这些社会变革,甚至引领这些社会变革,迫切需要提升大学生的领导力。

从性别视角看,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和男性都应该享有公平均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大学要针对不同性别的人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高校中的女学生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女学生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的比例为52.1%,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51.6%和36%[1]。女学生数量的增长,女性人才的涌现,对高等教育女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女大学生需要提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针对她们进行的领导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青年女性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一、女性领导力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女性领导力是指女性领导者率领并引导团队在组织中发挥潜能,做出成就并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2]。女性领导力包括形成组织远景的能力,定义宗旨的能力,制定战略和目标的能力,建立组织文化的能力,建立制度和系统的能力等[3]。

领导力是可以培育的。通过专门的领导力教育,可以使学生潜在的领导特质发展成为现实的领导能力。领导力的培育主要包括3种不同的教育模式,领导力培训(leadership training)、领导力教育(leadership education)、领导力开发(leadership development),这3种通常被称为TED模式[4]。这些模式是服务于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领导力培育。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的领导能力培养,包括那些广泛适用的领导力理论、领导力方法和领导力模式的教育[5]。

女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就是对女大学生开展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素质教育,以提升女大学生的领导意识,激发学生的领导潜能。这一教育包含了与领导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大局观的领导思维。女大学生作为占据一半高校学生数量的人群,她们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女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要针对女性的性别气质特点和社会文化现实,涵养女大学生的个人领导能力。女性领导力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女性的领导意识和领导素质,强调女性有能力打破传统男权为主体的权力关系,形成独特领导力,提升青年女大学生的性别自信。

美国是较早开展女性领导力教育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女子学院开始重视女性领导力教育。1978年,威尔斯学院(Wells College)发起成立了公共领导力教育网PLEN,共同拓展女性领导力教育。该项目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女性领导力培育项目,旨在从大学校园的领导力教育出发,为女性在公共领域担任领导角色做准备①。到目前,公共领导力教育网有18个成员高校,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女性领导力培育活动。另外,美国一些高校还有专门的女性领导力研究机构,如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的奥尔布莱特研究所,巴纳德女子学院的雅典娜女性领导中心等。

中国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之后才开始出现关于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学术研究。近年来,一些高校也开始发展女性领导力教育,如中华女子学院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行女大学生领导力培训班;浙江大学从2014年开始举行女大学生领导力提升培训班,目前已经办了7期;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多年举办“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基础上,成立了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致力于女性领导力的研究和培养。这些研究和实践成为中国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女性领导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青年女性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女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对于推动女大学生成为未来的女性领袖和女性精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提升女大学生领导力对提高全社会女性人才素质及整体国民素质的贡献不容小觑,甚至影响着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

(一)领导力教育是高等教育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领袖的重要责任,这是很多大学校长的共识。1936年,竺可桢就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就在新生入学典礼上指出,大学教育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要求学生“学成以后将来能为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6]

领导人才是稀缺的人力资源,领导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持续的规划和前瞻性的设计。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基地,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就是对未来领导人才的培养和资源开发,这是青年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女性精英人才。在当前社会中,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也日益增多。女性人才的大量涌现,使得女性教育和培养也日趋专门化和精细化。高等教育中的女大学生培养,不仅要让她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女性的能力和自信,激发女性的成才意识和创新意识,将她们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领导人才。激励女性自我认同是发展女性领导力的前提,即激励其认同女性特质,并认同自己作为女性可以胜任领导角色和任务[7]。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领导作用,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女性领导人才的培养要从青年抓起,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纳入领导力培养的内容,从国家人才建设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大学的领导力教育。

(二)领导力教育是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不仅是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无论是否担任领导岗位,领导力都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从女大学生个体发展来看,变化的社会环境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适应环境需求,应对社会挑战。女大学生普遍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领导力培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女大学生只有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锤炼领导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引领时代发展。

领导力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并突破个人发展的小视野,超越个人的局限,以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带领周围人实现创新性发展。实践表明,接受过领导力教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明显。这样的学生无疑会在职业发展中具有更好的竞争力。

三、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点发展路径

领导力教育需要系统开展领导力的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针对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培育要切合女性领导力的发展特点。女性领导力教育首先要有性别视角,同时也要加强学生领导知识和领导技能的积累,培养其领导意识和领导思维。

女性领导力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有领导力的女性精英人才。一般而言,领导力包含了“道、学、技”三层次结构,这和大学生的人才素质目标中的社会责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三维结构相一致。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维度,即价值观维度、知识维度和行为维度[8]。从这些维度出发,女性领导力教育的内容包括性别意识教育、管理能力教育、国际化教育,创新思维、领导艺术、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等内容,是一种领导素质和领导意识的综合提升。

女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等各方面加以完善,协同推进。领导力教育不是靠几门课或者几项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这种领导力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和教育活动中。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校内外实践活动和专门的领导力培育项目等途径。

(一)女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要重视性别意识教育

性别意识教育在中国高校还没有完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教育,对于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性别意识的重要时期。缺乏性别意识的女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性别偏见,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障碍等人生发展问题的时候,容易缺乏判断能力,失去明确立场,产生自卑情绪。

性别意识教育应注重消除男女两性成长中的文化障碍,促进两性平等发展,使人正视性别差异,克服性别偏见和束缚,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培育完整人格。性别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性别平等的观念,消除性别认知中的误区和盲点,增强性别敏感,树立独立、理性的性别价值观念。这种教育有助于引导女大学生把握自我角色,肯定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有效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高校普及性别意识教育,有利于形成多元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创造性别平等的校园文化。同时,可以为高等教育中女性领导力的提升和女性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

(二)女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要加强普及性和针对性

领导力培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组织结构的日趋成熟,对各种女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女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领导力素养和领导意识,以便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应对社会组织中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要求。女性领导力应该是女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是女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开拓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女性领导力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女学生干部,而应该覆盖绝大多数的普通女大学生。在多元变化的社会中,我们不仅需要少数的精英领袖,还需要更多具有领导力的公民和个体。社会需要更多的女性人才贡献自己的价值,发挥能动作用,产生积极影响。针对当下社会对女性人才的需求,领导力教育要提升大学生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另外,领导力的通识教育要和精英教育相结合。遴选那些有良好领导能力和领导潜质的女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重点培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职业发展兴趣,有目的地加以引导,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女性青年领袖,为国家和社会打造一批有领导能力的优秀女性人才。

(三)女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要重视校内外实践

领导力发展需要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经验值。大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的锻炼能够培养女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去积极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利于女大学生在组织活动、人际沟通、资源利用等各方面积累经验、承担责任。

社团组织是高校领导力培养的重要实验场。高校有各种丰富多样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是学生基于自愿原则组织的学生团体。社团一般有固定的成员、固定的活动内容,社团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结合成团体。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社团活动能够积累活动组织的经验,并形成一定的领导经验和经历。高校要积极鼓励成立一些与女性相关的社团和促进性别平等的社团,通过专门的社团组织推进女大学生对于女性发展的关注。各种社团活动能够让女大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公共事务,了解社会现实,开拓宏观视野,有效锻炼和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

同时,高校要鼓励女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长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实践自己的领导技能。目前,很多高校的高年级学生都要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实习工作,将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工作的磨砺中快速成长,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很多女大学生在工作实习中展现了突出的个人才能,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认可,这为女大学生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渠道。

(四)女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要加强女性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既与其自身的能力兴趣有关,也与外在的社会组织环境有密切联系,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女性承担生育责任的特殊社会要求。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需要其对自身兴趣、特长、能力、资源进行清楚的评估,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她们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环境有清醒的认知,了解社会文化中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克服性别角色冲突,平衡家庭和事业发展。

一方面,女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谋划,认真准备,尽早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事业成功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女大学生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女性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如“生育困境”影响了女性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玻璃天花板”阻挡女性的职业上升空间。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并在职业规划中尽可能地做好应对的准备,有助于女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发挥女性的自我潜能和资源,以性别平等的意识,独立自主的姿态,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积极为社会作贡献。高校要帮助女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将女性领导力培养与女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女性领导力培育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女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是对未来女性领导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有鲜明的前瞻性,着眼于未来,挖掘女大学生的领导力发展潜质。领导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些领导人才需要经过充分发掘才能够逐渐成长。高等教育领域女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进行人才挖掘的过程。学校要重视女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女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和创新意识,培育女大学生的领导意识和领导思维,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认同,为她们在未来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打下基础。

注释:

① PLEN(The Public Leadership Education Network)是威尔斯学院院长弗朗西丝(Frances Tarpon)在1978年发起成立的。目前 PLEN有16个正式成员高校,2个协作成员高校。见History of PLEN,http://plen.org/about-us/history/。

[1]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与落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2] 杜芳琴.女性主义领导力:中国语境下的理论与实践[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1):27-34.

[3] 陈方.也谈女性领导能力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5-04-06.

[4] Dennis Roberts Ph.D ,Craig Ullom,Ed.D.StudentLeadershipProgramModel[J]. Naspa Journal,1989,27(1):67-74.

[5] 崔文霞.中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7.13-14.

[6] 杨卫. 竺可桢教育思想烛照一流大学建设[EB/OL].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235575.html,2010-03-26.

[7] 张珊明,唐立英,李 婷. 社会认知视角下女性领导力发展困境研究综述[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4):29-33.

[8] 奚洁人.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战略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2012,(5):23-28.

猜你喜欢
领导力领导人才
人才云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领导力愿望清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