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英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2015年,山东省妇联启动1995~2005年《山东省志·妇女团体志》编写,新妇女志又称为“二轮志”,面对改革开放全新时代,顺应历史潮流,科学地记述十年间山东女性的发展与进步,是新志书的使命和根本任务。新妇女志书编写对妇女理论研究大有裨益,现就此问题作一简单思考,以就正于同仁与广大妇女工作者。
世上凡是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都作为系统的事物而存在。如果我们以发展过程来记述,那就是史,成书就是史书;如果以事物存在的角度去记,那便是志,成书就是志书。凡是能成史的就一定能撰写志,有世界史,就有世界志,有地方史就会有地方志,有山东省妇女史,就会有山东省妇女志。志,记也。宋代郑兴裔(宋元进士,庐州及扬州太守,曾先后主修《合肥志》与《广陵志》),认为志书有“资政、教化、存史”②作用,后人对志书的作用大多沿用郑兴裔的说法,只是各有所侧。按一定的体例、体裁和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把某个地方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的信息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记录,是为志。本轮《山东省志·妇女团体志》,上接1991~1994年首轮志,从山东妇女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1995~2005年十年山东妇女运动发展的状况,集中反映山东妇女在党的领导下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成就,属山东省总志下的妇女团体志部分,独立成书。存史是志书基本的功能,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大量、全面、准确、典型而系统的资料是志书编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志书质量的首要保障,认真核实、修改、补充,决不能因资料的硬伤而影响志书的质量,也不能因资料的缺失而影响志书的整体结构,乃志书编写的首要原则。本轮妇女志采用篇章结构,篇下设章,章下设节,节下设目。篇内事以类从,横排纵述,全志由概述、专志、大事年表、附录等组成,记述山东妇女界的大事、首事、要事,共有概述、八篇、附录等10部分,主要材料源于3万余份原始档案材料,另有文献资料如大事记、年鉴,信息简报、报刊资料及市地提供的相关资料等。写作参阅山东省工会组织志、山东省农业志、广东省妇女志、四川省妇女志等相关的志书。真实性为志书之魂,任何的虚构、错讹和想当然都不能出现在志书中,所有记述均须有据可考、有稽可查,真切无疑。严格按照志书的规范和写作要求编纂,坚持存真求实,秉笔直书,客观公正,确保记述的真实无误;对考正不清,资料缺乏的人或事,本着宁舍勿取、宁缺勿错的原则处理,确保资料选取和运用的真实;所用数字多出自原始统计数字,一目了然。横不缺项,竖不断线,将大量确凿无疑的信息囊括其中。初稿完成后,几经修改,将征求意见稿交由妇联、史志办及各市妇联对所熟悉或经历的部分进行重点审阅和修改,往返数次,以最严谨的态度和最大的努力保证志书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志是当代人记述当代事的文化事业,“地近易核,时近易真”,“志书有微型档案库之便,一册在手有省时致用之功”,妇女志无疑为妇女理论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原创性的文化资料,可以成为当代妇女理论研究者直接征引的依据。
妇女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妇女事业发展中起着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的重要作用,其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强大的动力,是广大妇女群众的社会实践。1995~2005十年间,党和政府重视妇女事业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把妇女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省在县级以上政府均颁布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建立完善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制定落实一系列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发展纲要》等保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规定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山东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参与决策与管理的队伍壮大、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妇女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农村,各级妇联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开展科技培训、服务、示范“三大网络”建设,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在城镇,围绕扩大就业和发展服务业,积极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各级妇联创办一大批“爱心大姐”“阳光大姐”等社区服务实体,一大批妇女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围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激励广大女职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美在家庭”创建和“巾帼文明队”建设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在活动中,各级妇女组织创造出许多有影响的品牌项目,如“三大网络”建设、“大姐”家政服务、“巾帼文明队”建设和“美在家庭”创建等,在山东和全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妇女运动谱写了新的篇章。十年虽短,但却是齐鲁女性奋斗的长歌和发展的史诗,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山东女性的现状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这种现状的形成经过了怎样的历史过程?每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隐藏于其后的原因和规律是什么?又会对未来女性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丰富的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把理论创新与妇女运动的实践有机结合,尊重妇女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利益,把广大妇女群众鲜活的实践纳入研究视域,概括与升华、探讨与研究,得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的结论,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推动妇女理论成果的运用、普及与深入发展,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富含前瞻性的科学依据,此乃妇女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妇女自身素质的制约,前进中仍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尚未能完全实现,女性参政比例仍然偏低,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程度尚还欠缺,妇女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妇女整体素质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妇联自身的建设还落后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等,影响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妇女就业再就业难度大;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在一些地方还得不到落实;妇女“四期”劳动保护在有些民营企业没有落实;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工作进展不平衡;婚前医学检查率比1995年下滑;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隐患;部分乡镇卫生院产科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医疗水平较低,制约农村妇女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等。推本求原,“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而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就其偏而何以救失”③。这些不足给我们启迪和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妇女运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将是我们妇女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国情、省情和山东妇女的需要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找出根由,寻求解决之道,体现妇女理论研究服务大局、服务实践、服务妇女和面向未来的宗旨,此正是妇女理论研究成果更多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妇女理论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妇女群众的实践还可以检验、审视妇女理论的不足,对研究中有争议、有误差、有疑点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事例、史例推理论证。从这一点上说,修志是一项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系统工程,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子孙探路的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隔代为史,当代为志。一人成史,众手成志。志有主编,却离不开众人辅佐与团队的支撑,志里面凝聚着众人的智慧和奉献。妇女团体志从确定体例、拟定篇目、搜集资料、拟定志稿、总纂定稿、反复打磨、分纂合成到付梓成书,凝结了省地市50多个部门的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退休老干部及相关人员150余人的辛勤汗水。编纂的过程就是相互帮扶和沟通协调的过程。在资料征集阶段,有的地市妇联因机构改革而合并重组,一时无人提供资料;有些忙于其他事务而未能及时交稿;或上交的资料与征集要求不符合,如时间断限不明确,资料缺失等。为此,一方面取得地市妇联组织的理解,使其积极配合资料征集工作;同时对所提交资料多次反复,求证筛选,直到合乎要求为止。只有协调处理好每一阶段的人际关系,众志成城,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修志创造有利条件,顺利地完成编纂任务。修志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吃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修志过程中,资料收集是最基础最烦琐也是最辛苦的工作,资料的鉴别和考证都需要踏踏实实、反复求证,且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疏误都可能成为志书质量的硬伤。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它在赋予修志人荣誉感和自豪感的同时,更要求修志人有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修志是文化苦旅,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这一特性决定了志书从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工作程序、语言文字表达等,均有别于其他作品、书籍的创作和编辑。志书要观点正确、体例完备、内容完整、记述得体、资料翔实、行文规范、装帧精美,而每一篇每一章至每一节还应达到体例结构的科学而规范,做到严守志界、横排竖写、述而不论、图表相宜;框架篇目要分类科学、归属得当、排列有序、特色鲜明、标题严谨;记述内容要全面、系统、完整,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详略有致、个性突出,同时要消除抵牾,不能存有“矛盾”;入志资料要全面系统、真实准确、权威科学;语言表述要严谨、朴实、简洁、规范。宏观和微观的记述,突显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专业特点,交叉和重复问题的处理,以及以事系人、图表入志等,均需要所有参与者不断的研讨、交流和协作,故编修人员要有专业素养和对整体工作驱架平衡把握的能力,这对修志人尤其是初涉修志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所以需要极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编纂过程中,常有陌生的专业名词,如“四大企业”。从陌生到大体熟悉,从对山东妇女运动的模糊到逐步了解,其间就是一个边修边学的过程,而这个团队所具有的品质、精神、专业素养及对妇女工作的关注与关怀,正是妇女理论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培养了这一团队敏锐的妇女理论研究意识。
盛世兴文,乱世兴武。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传统文化现代化、外来文化本土化、宗教文化与妇女,先进性别文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一直为妇女理论所关注。《山东省志·妇女团体志》是山东妇女情况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走强国富民之路历史画卷的一个侧面。从妇女史学科的角度看,十年山东妇女的发展与山东妇女史同步,妇女志的编纂,是对山东妇女史的重要补充和延续,立足山东妇女实际,使妇女理论研究本土化。山东是孔孟之乡,老革命根据地。而今,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妇女地位状况在全国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历史上的山东女性多贤妻良母,社稷情怀与忠诚的品格一脉相传;在民族解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山东女性将自己的命运寓于国家和民族解放与发展的洪流之中,听从党的召唤,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信不移,始终高举集体主义的旗帜,舍小家顾大家,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听从党的召唤,为民族解放和山东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山东女性秉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再立新功,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倍出,其所体现的诚信奉献、自主创新、独立进取的新道德、新风貌,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凸显齐鲁文化深厚的底蕴和软实力以及发展先进性别文化的决心和信心,是在当代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现实、生动、亲切和富有说服力的乡土文化教材,引领更多的女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鉴往知来,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透过山东妇女的发展与奋斗,由热爱故土开始,到对故土的认识与认同,升华为对祖国爱护、改造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并身体力行,这不仅体现出乡土文化教育的真正内涵,也是我们苦心孤诣编纂妇女志的真实目的之所在。
志书乃是有思想的学术,“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士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②,妇女志的编纂对妇女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上述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妇女志在妇女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应该认真加强研究,使妇女志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为和谐山东建设与山东女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注释:
① 本文为山东女子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② 参见[宋]郑兴裔的《广陵志序》,《郑忠肃奏议遗集》《四库全书》本。
③ 参见[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叙论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