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琰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人等问题。一是大部分贫困女大学生步入大学以后,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学习生活遇到挫折时,会产生自卑情绪,逐步表现出自我认知不完善,放大自己的弱势,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不满意,不能正确地悦纳自己。二是受传统观念和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性别差异偏见意识过于强烈。认为女人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很多贫困女大学生存在“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错误思想,导致她们出现认知错误,只满足于拿到毕业证书,缺失努力奋斗的信心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企图逃避各种现实问题,出现消沉、颓废心态,或者贪图玩乐,注重个人打扮,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等。
贫困女大学生容易产生4种情绪问题。一是焦虑。焦虑产生于对事物的强烈的欲望,期望值异常高,同时产生担心或者达不到目标的焦躁、疑虑情绪。贫困女大学生往往会与家庭条件好的女大学生进行比较,产生盲目攀比的心理,继而导致心理不平衡。成绩平平的贫困女大学生其焦虑主要与考试产生紧张、人际关系紧张、自尊心过强等密切相关。二是抑郁。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外界物质条件较低给其带来了压力,生活中往往会遭遇更多挫折,如果长期努力得不到回报往往会产生抑郁心态,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患者通常伴有轻生的念头,最终可能会结束生命。三是恐惧。贫困女大学生长期缺乏勇气和信心,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退缩,胆怯,不敢与人沟通,回避问题,不敢承担责任。四是自卑。贫困女大学生往往会因为物质条件的匮乏而产生自卑,自卑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自卑心理还会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对他人依赖性强,否定自我,排斥自我,成就动机低,这些都会对自己的人生幸福和事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心理冲突是指贫困女大学生在高校的行为活动中,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反或者相互排斥的动机时产生的矛盾心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冲突表现在因为家庭条件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和内心的自强[1]。另外,贫困女大学生对团队归属感和爱的渴望与长期自我封闭产生矛盾心理。
贫困产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在贫困女大学生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相对于其他女生,她们要承受心理上和经济条件限制的双重压力[2]。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女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相对较少,对别人的帮助往往表现出疑心与猜忌,这会进一步导致社交恐惧,朋友较少,但是她们内心又比较渴望被人喜欢、被人接纳。长期因自卑封闭自己,过度的孤独和多疑会更加影响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贫困女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确定好自己的方向,保持自己的正向情绪,克服自卑、自我过度防卫、盲目攀比的心理特点,逐步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
贫困女大学生本身自我满意度比较低[3]。多数贫困女大学生来自边远地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目睹家长节衣缩食供其生活读书的现状,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想通过在大学期间提高学习成绩、获得各种奖项等满足家人的愿望,但当评奖评优目标没有实现或者在校出现了违纪处分,重要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会出现明显的心理不适,导致心理障碍,这不仅仅会影响她们的生活和学习,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今后的人生。
长期以来,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存在性别偏见。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推行了“自主就业,双向选择”政策,再加上各种因素影响带来的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会因为没有所谓的“关系”“熟人”产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实习、择业、就业期间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异常脆弱,承受能力往往会左右她们的价值取向和进取精神。作为高校工作人员,应遵循贫困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她们入校后就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其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帮助她们消除自卑心理、克服弱点。
高校要建立专门的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系统[4]。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女大学生择业、就业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为不断增强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可为贫困女大学生创建带薪实践、带薪实习的就业实习新模式,帮助她们在完成实践、实习任务的同时,获得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解决她们生活的难题。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进行自主创业,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申请项目在同等情况下可享有优先权。拓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思路,开设具有女性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例如开设茶艺课、甜点制作、插花艺术等就业实践课程,提高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她们积极创业。邀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入校指导,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调适择业心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举办专场招聘会,根据国家政策,建立就业帮扶机制,积极推荐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给予她们更多的帮助和关心。构建学校层面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保证机制。高校要确保有领导分管、成立专门的针对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基地、优质心理健康辅导师资队伍、有心理咨询场地和专项资金保障的工作格局,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全方位支持。
女性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通常面临比男性更多的压力和困难,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和虚荣心理,不愿意公开自己家庭真实的经济情况,并且心理素质欠佳。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尤其需要构建富有女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对“心理脆弱、个性偏执、经济贫困”的三类学生家庭走访,全面准确地摸排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她们排解各种心理问题。在入学之初进行一些心理量表的测试,利用心理健康专业软件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掌握,实时跟踪,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注重师生情感的互动,用真实感情去感染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学生自我克制,自我消化不良的心理情绪。在入学教育初期,对新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大学生活的适应等方面进行引导,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用成功女性的典范,引导和感染她们,帮助她们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心。
综上所述,如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内部支持系统做到无缝对接,会产生1+1>2的效果。我们应继续努力以形成社会、家庭、高校强大合力,努力形成对贫困女大学生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正向支持引导系统。
[1] 姬咏华,杜咏梅.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7):152-154.
[2] 谢秀美.女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4):81-83.
[3] 余秀华,徐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问题浅议[J].教育探索,2008,(10):128-129.
[4] 刘菂斐.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