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
人民币跨境结算,使人民币成为了一种国际结算货币,对我国稳定国际贸易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一系列重要意义: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加强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往来,促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其次,人民币用于跨境结算之后,币值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新角度的参照标准,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三是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朝着多极化发展。2008年的这场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现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弱点。基于此,促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现存国际货币体系,抑制其弊病。
国家推进简政放权与贸易投资便利化。一是谋求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改革“升级版”。从账户设立到收付再到使用要求进行一站式简化,全方面节省企业的资金成本。二是将自贸区外汇管理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在上海、福建、广东、天津自贸区开展便利化举措。另外还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开展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为跨国企业集团进行境内外资金余缺调剂更多便利和更大空间。
近些年,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体量正不断扩大。2012年初,为了满足各大洲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需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组织建设。该跨境支付系统总体上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主要服务于跨境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货物贸易、跨境个人汇款和跨境融资等业务;二期为了全面支持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将采取混合结算方式,从而更加节约流动性。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就境内分布来看,结算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云南、江苏、广西、新疆、福建等沿边省区;而以我国的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作为代表性的境外结算地区,共占据了90以上的全年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这说明,虽然我国在2011年8月就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内外地域限制完全取消了,但是在真正的贸易往来中,人民币结算却并不为境内外地区广为采用[1]。
流通渠道是限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一大因素,流通渠道的不畅通,直接会使有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意愿的境外贸易企业,也会因为流通渠道不畅通担心浪费较多时间而最后放弃。目前人民币在境外贸易中的流通渠道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受到制约。当下人民币还没有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不可否认人民币在境内的流通确实很快,但是在跨境贸易中结算由于手续繁琐、流通不畅等因素,让客户即使有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意愿,也会因为这些顾虑而选择放弃。二是人民币的回流渠道还不够。海外贸易选择用人民币结算,但是在本国内人民币使用不出去,而海外地区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不完善,导致外商有了人民币也难以消费出去。
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所受到的最大影响是汇差风险的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由美国的华尔街爆发,进而危机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当中,但金融危机依然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2011年欧洲的债权危机,促使国际金融环境中的风险程度再度提升。投资者愿意选择人民币作为主要的投资目标,并强势推动人民币的发展。如今,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投资者将另寻其他的投资目标,从而撤回对于人民币的投资。汇差的风险增加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从事套利行为,从而为金融环境遗留下极大的风险[2]。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但距离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差距。为更好更快的发展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一方面我国要继续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寻找经济增长突破点,继续落实产业结构升级,深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政府等部门应在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差异化,降低产品的可替代性,不断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在企业范围和使用区域上依然有限,并且还有相当量的境内、外企业没有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打算,因此这些企业需要引导和鼓励去使用人民币结算。首先应该对优惠政策措施的宣传加大力度,使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好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次切实为企业提供相关知识培训,激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去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思路要活,比如:对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通关流程和银行支付上的便利性;对采用人民币直接投资的企业在业务审批、银行流程等环节给予简化手续,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开放资本和金融项目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资本和金融项目开放了,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会致力于人民币流通渠道的打通,这样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也就能畅通无阻。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在国际主流货币持续波动的背景下,人民币的优势逐渐显露,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和接受。尽管当前我国资本项目管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但是人民币却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计价和支付的手段广泛流通,这是人民币在国际流通中的一个特有属性,也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从而最终达到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在特殊背景之下,我国顺应市场的选择推出的一项政策,它证明我国已经在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实现而起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也是我国的一个创新性政策,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还未完全成熟的状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罗友花.中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标准体系及其应用特证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1):149-154.
[2]孙丰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关系初探[J].金融经济,2013,(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