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研究生部 河北 廊坊 065201)
无论社会怎么变化,能源永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和主要物质基础。煤炭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此同时煤矿安全也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更直接影响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1-3]。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加快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推进跨行业、跨地区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用大数据理念去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逐渐成为一种主流[4-6]。
安全科学在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追溯到1832年,一些工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建立了工厂安全法规,成立了相关的保险组织来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进一步发生。如英国于1858年成立了蒸汽锅炉保险公司,德国于1885年成立了工伤事故保险协会,由此,安全科学发展引入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发展中来。美国U.S钢铁公司B.H.凯里1906年最早研究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并提出“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这个观点被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实施,从而使该公司1912年工伤事故率下降了43.1%。
在此后的年代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前人基础上,安全科学不断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得出了多个理论成果。随着也衍生出了安全文化。
煤矿生产本就是高危行业,矿井工人也时刻受到“五大”煤矿灾害的威胁[7-8]。近年来的煤矿事故中,几乎都是管理上的不善所导致的。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对煤矿的生产和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整个煤矿的主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威胁着人身安全。在管理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倒置,一味的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忽略了在安全上的投入。在工作中,因为管理力度不够,工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不够,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同时,因为地下环境复杂多变,也使得员工工作中面临多种安全隐患的威胁。
所以,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在以后的时间里,需要多加投入人力和物力,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懂得如何去利用信息,才能真正的掌握主动权。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舍恩伯格提出:利用所有的数据,而不再仅仅依靠小部分数据。而且,“大数据”这个概念几乎应用到了所有人类致力于发展的领域[9]。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去利用大量的数据,结合安全目标管理,建立一个目标信息库。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得出结果,我们可以利用分析后的结果来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目标,尤其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安全目标,让员工在日常作中注意细节。通过完成安全目标,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概括来说,不安全行为即是指对人产生危害,导致危险,造成损失,发生事故,运行不正常,进展不顺利的状态;是使人的身心受到外界因素危害,失去保障的状态。
在整个煤矿的员工中,因为所受教育水平的程度不一样,员工之间的不安全行为也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来纠正这些不安全行为,现将某煤矿员工常见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仅列举了一部分三违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煤矿员工三违统计表
1.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常用的机械设备有:采掘机械设备、提升机械设备、运输机械设备、支护设备、排水设备等[10]。随着技术的提高,使得大多数设备拥有智能控制系统,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员工充分信赖机械的智能化,忽视即使高级智能化的机械,也同样会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在保养和维护时,仍然需要员工亲自动手。如果没能很好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就会增加损耗,不仅缩短使用寿命,还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发生事故。
2.井下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
(1)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我国的煤炭资源赋存,但是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而且煤炭大部分是在地下开采,那么很容易受到瓦斯、水、火、粉尘、顶板、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煤矿灾害的威胁[11]。
(2)井下复杂的工作条件,给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相对于地面而言,井下环境复杂,低温潮湿。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大多悬浮在空中,会导致职业病。其次,就是噪音和照明程度。机械设备采煤,噪音越大,对员工的影响越大。在工作中光线太暗,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使员工心情压抑,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
1.建立安全目标管理委员会
在建立信息库的过程中,需要有专属的机构:安全目标管理委员会(简称安管会),进行总体上的指导和统领。这个机构与管理层和领导层的地位是上下属管理,但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的效果。
2.建立科学实验室
建立科学实验室,主要职能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数据,并在实际中应运。通过研发便携式电子设备,记录员工平时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机械设备上所出现的故障等,也可以反映在这部电子设备中,以此来收集数据。
1.给煤矿各个员工都佩戴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到管理层和领导者,下到矿井工人,实时记录他们的行为,以及井下的环境条件;
2.当工人下到井下时,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时,可以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观察记录身边的环境,尤其是和其一起工作的其他员工的行为。
3.在设备中输入每个员工要求的安全目标。在这期间,设备会记录每个员工是否有完成要求的安全目标,包括时间、完成效果等。
4.上述过程中,所有信息数据都会传输到实验室终端,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总结、建档。最后会把分析结果反馈到每个员工的设备中,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平时没有关注到的安全目标,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
5.利用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建立目标信息库,更加直观地看到安全目标实现的效果和程度,并据此来制定下一步的安全目标。
依据收集到的“三违”数据和日常工作,建立煤矿目标信息库,如表2所示(仅列举了通用部分和个别工种的安全目标)。
表2 煤矿员工安全目标信息库
在目标信息库建立起来以后,每个员工的目标和总的目标就有了[12]。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去完成这些目标。通过积分制度,也就是每个目标会有相应的分值,在最后的评比阶段,用分数来衡量每个员工的成绩,并予以奖励或者惩罚。
1.在积分制度中,对于完成目标的效果,做的好的要进行加分,做的不好的要进行扣分。分数在该目标原有的分数上进行百分比的换算。百分比从0到100%,只取整数,方便计算。加分的要进行奖励,扣分的要进行惩罚。
2.在积分制度中,每个员工因为工作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目标。而每个目标有相应的分数,根据完成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分数积累。在目标完成后,看属于哪个等级,就在原有的分数上乘以相应等级的百分数,得到这个目标最终完成的分数。在月底或者年底的积分的计算时,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最终积分的计算。
3.在积分制度中,员工的总分是100分。在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评比中,总分扣除10分以内的,接受安全教育;总分扣除10到20分的,扣除年终奖励20%,并接受教育;总分扣除30到40分的,扣除年终奖励40%,接受安全教育,并进行通报批评;总分扣除50分及50分以上的,扣除年终奖励,停职,接受安全教育,然后重新竞争上岗,并进行通报批评。如果月度、季度连着扣除50分及50分以上的员工,将面临开除。
4.在积分制度中,每个员工的安全目标都有相应的分数。通用部分每个5分,总分100分,在最终评比中,占50%的比重。不同工种有自己独特的安全目标,根据重要程度确定每个目标的分数,总分100分。
除了积分制度,为了更好把安全目标管理实施下去,通过制订一些辅助方案来配合实施。
1.不定期地进行换位体验活动。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员工与管理层和领导者可以进行职位上的“互换”。换位体验中,管理层方面,最好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参与;员工方面,可以进行随机选拔。确定换位人员以后,彼此交代要做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项;换位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换位感受,交换意见。
2.对招聘的员工进行性格测试。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13]。因此,以工作与人的匹配角度来看,除了教育培训和奖惩以外,必须使用心理筛查机制,把那些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在招聘的时候进行筛选淘汰,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人为事故的隐患。
3.加强人文关怀。不定期地对员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同时还可以和员工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建立的目标信息库,使得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职责,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安全,使得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次数有所下降,还可以有效地管理员工,使其遵守操作规程。同时,大数据的支持与分析可以有效地为管理者提供员工的信息,根据信息来不断更新目标信息库,全面制订符合每位员工的安全目标,结合积分制度进行奖励和惩罚,防微杜渐,提升煤矿作业的安全系数,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刘铁民.伤亡事故现状&趋势的本质认识[J].现代职业安全,2004(11):64-66.
[2]慕庆国.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02:36-40+72.
[3]张少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