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艳 武晓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87)
刘延东在《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个性化学习……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全民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探讨处在人生重要发展时期的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及其重要影响因素,对于通过科学途径进行创新行为的干预和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创新人才的素质可以定义为: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等[1]。大量研究证明,创新心理品质当中,除了智力之外,人格作为个体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创新行为。在前人研究中受到关注比较多的人格因素有主动性人格[2]、以及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开放性和外向性这三个维度[3]。
虽然我们知道人格对于创新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不太能够短期改变。研究者们非常关心那些相对容易在短期内改变的心理品质,以利于创新行为的干预和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介于人格和心理状态之间的一种心理品质,成为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但是这种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在目前的文献中并没有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研究希望梳理总结现有分散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有较为整体的把握,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建议。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背景在企业界,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员工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心理资源是组织产生高绩效的重要源泉。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对积极心理状态的作用的观点阐述基础之上的[4]。塞里格曼在2002年《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正式发问:“是否存在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本?如果是,它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
2003年Stajkovic从工作动机的角度发展了核心自信的概念(Core Confidence),提出核心自信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应对变化、个人身心幸福[5]。而核心自信的成分就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部分,并且认为核心自信是一种相对稳定,介于人格类和状态类之间的心理特征,而不完全是个性类的心理特征[6]。而Luthans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把这四个部分命名为心理资本,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2005年,Luthans等首次明确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而使得个体获得竞争优势”[7][8]。
根据概念提出者的陈述以及学者们对心理资本的理解,可以看出心理资本有以下几个特点[8][9]:(1)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强调个人的力量和积极性;(2)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是类似于状态(statelike)的积极心理力量,而不是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类似于特性(trait-like)的个性特征(如尽责或自尊等)[10];(3)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投资与开发,将其潜力挖掘出来;(4)心理资本的内容相当广泛,能够给个体与组织带来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都可以纳入心理资本的范畴。
经典的心理资本的理论认为心理资本包含四个重要的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在Luthans的研究中,这四个维度分别对于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知觉到的能够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效能感不是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是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些事情,才会尝试去做。这种信念会让个体选择有挑战的任务、接受冒险。而创新刚好是个充满挑战和冒险的过程。总体上,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个心怀希望的人,不仅具有意志力和动机,还能够决定采用怎样的路径去达目标,有能力生发出多样的方法和路径,根据需要调整计划。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能够紧盯目标不放松。根据斯奈德的说法,希望和效能感是不同的,希望更加指的是意志力和路径的产生机制。换句话说,效能感是人们在心里回答这个问题:“我能做到吗?”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我能想出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吗?我有精力和意志力去达成吗?”一个人可能是高希望的,相信自己是有办法的,但是可能也是低效能感的,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有效执行这些方法。
乐观的人总是期待好的事情会发生。在塞利格曼看来,乐观其实是一种归因风格,乐观的人把正面事件归因于内部的、持久的,而把负面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11]。所以乐观的人认为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是可控的,他们也认为困难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所以即使在困境和迷茫中,他们依然会积极行动起来,克服困难,迎接成功的到来。当然这种乐观必须是基于现实的[12]。
乐观和希望往往被人们放在一起,但是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希望更多与开展具体的行动有关,而乐观是对结果怀有正向的期待,并不考虑达成目标的方法。乐观的人更认为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会做一些基于现实的积极探索,而积极的期待也往往形成个体的自我实现预言[13]。
韧性涉及到个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能够从不确定、失败、冲突中“弹回来”,做出积极的改变、进步;在结果不明朗的情况下能够持续行动并且承担责任。这个概念的核心是积极适应改变。他们即使在自己通常的舒适区之外,也能够肯定自我、接受自己和生活、感到踏实。他们挑战自己原来的假设,让自己更加有弹性。这种行为推动他们走向积极的不平衡和正向偏差。韧性能够让个体在创造性活动中更好地面对变化,解决问题,追寻目标[14]。
个体心理资本相关的积极情感能够通过促进关联性思维活动、发散性思维活动[15]。从生理机制上讲,积极情绪能够促进脑中多巴胺的分泌,而前扣带皮层多巴胺的释放,可以调节和改善脑的认知改组功能,所以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得到加强。从心理机制上讲,情绪具有信号功能,积极情绪发出的信号意义是“满意的”、“安全的”和“放松的”,个体更容易运用启发式的加工方式,更愿意探究新颖的方法和备选方案[16]所以积极情绪能促进个体认知的灵活性,使其认知范围扩大、信息加工速度提高,引发更高水平的认知流畅性和独创性反应[16]。在董雅楠等人对钱学森生平事迹的个案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心情愉悦、幸福感对个体的创新绩效有直接的作用。他们认为幸福感符合心理资本的标准,可以作为心理资本的一个维度[17]。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类似于心理资本的积极心理品质被学者们关注到,例如勇气、智慧、感恩、宽恕[17]、沉浸体验[18][19]等。其中尤其被关注到的是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是美国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访谈了数百名国际象棋选手、艺术家、攀岩爱好者、作曲家和运动员之后提出来的。是指人们从事具有挑战性与技能要求相平衡的任务或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在流畅状态中,人们表现出“注意力高度集中、自我暂时性消失、时间感扭曲、有高度的控制感”[20]。这种情绪感受如同“水流”,毫不费力且源源不断地出现。他将这种情绪体验称为flow experience(国内译作沉浸体验、心流体验、福流等)。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非线性表现特点很类似,沉浸体验是思维活动自觉地在混乱中组织出秩序与规则的结果。有研究者认为,沉浸体验是音乐创作中自我调节的重要工具,高水平的沉浸体验对创作音乐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创造性活动常常是顿悟的结果,顿悟过程可能就是沉浸体验的过程。[21]
另外,个体的创新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团体环境的影响,宋欣在2004年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次对心理资本对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证实了个体与团体心理资本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
既然心理资本对于创新行为有那么重要的影响,研究者们也非常关注如何提升心理资本的问题。关于整体上的心理资本提升方法,Luthans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微型干预方法[23],并且这个方法被改编到《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的书中[10]。温磊等人通过重复这样的实验,证明这种干预方法是有效的[24]。
Luthans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通过体验成功(模仿他人)、说服和觉醒来实现。当个体目睹了其他人是如何克服障碍,获得成功的同时,就会出现替代学习。个体对目标实现的积极期望、群体成员的社会说服以及对时间的有效安排都可以让个体的情绪觉醒。
关于希望的干预,设立明确有意义的、合理的、有着清晰时间长度的目标,根据相关目标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途径并且制定相应的障碍计划来克服可能会出现的障碍。通过目标、途径设计和执行障碍计划可以对希望进行干预[23]。
在制定计划克服障碍的同时,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在逐渐增强,实现目标的期望也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期望的提高,增强了个体的乐观。在群体中看到其他个体是如何制定路径以及执行障碍计划来克服障碍的,这样群体的乐观也会增加。
个体的韧性可以通过构建资源、回避危害和改变影响过程来进行干预。个体列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如个人资产、天赋、技能和社会网络等。让个体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增强个体的韧性。与希望维度中执行障碍计划的开发类似,个体被鼓励去提前识别可能影响自己成功的障碍。与希望维度的开发不一样的是,这个练习的焦点在于个体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该如何运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去将其克服。在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面对逆境时的想法与感受(自信或绝望)之后,在此基础上,个体会选择更有韧性的想法,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韧性干预训练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发现是,受训者韧性的提高和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并不是得益于培训内容本身,而是训练使他们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关系、信念和期望,以及与他人分享的价值感[25]。
关于心理资本中主动性的干预。Freze更加关注一些可以改变的状态,而不是人格。根据Freze的观点,责任感是主动性的重要前因变量。所以他本人在项目中主要是重点帮助人们提高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Katherine在谈到如何提高员工的个人主动性方面也提到,把那些体现主动性的行为找出来,并且讨论他们的作用,以及让个体确切理解目标,制定清晰可行的计划是提高主动性的有效方法[26]。
关于沉浸感的产生机制,在很多文献中就已经提到了内在动机、挑战和技能相平衡、及时反馈、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对任务感兴趣,希望能够迎接挑战,并且在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面临的挑战不能过高,否则就会受挫,也不能过低,否则就会厌倦[27]。
关于其他的一些心理资本,例如勇气、智慧、感恩、宽恕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文献支持提升策
略[28]。
既然心理资本对于创新行为是有显著影响的,并且心理资本是能够通过训练培养和提升的。那么我们在未来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就可以运用这些策略,按照其中的原理,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的培养。总结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心理资本的几个维度的干预中都提到了目标设置问题。明确、合理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开始行动的方法和步骤,建立起希望感,进而激发自己的行动。如果目标太大、太宽泛,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学生把大的、宽泛目标分解成小的、具体的、更加容易完成的目标,促进学生在行动中学习。
在一个有反馈的活动中,个体更加容易进入到沉浸体验中去,尤其是收到积极反馈的时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这些都是创新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在De Stobbeleir等人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一个员工能够积极寻求反馈,与他的创新绩效是呈现显著正相关的[29]。所以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尤其需要老师的反馈,而不是像其他的一些理论课程,老师只是灌输某种观念,改变认知。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实际的操作过程,这种操作过程如果不能得到反馈,学生的热情会有很大的衰减。
心理资本的很多维度都需要个体对任务的内在动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才能够比较自信、有希望感,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也容易激发积极情绪和沉浸体验,遇到挫折不容易退缩。从这个角度而言,创新创业课程不宜开展成必修课,让学生把创新创业当做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这类课程应当设置成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选修课,或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人才的选拔,然后进行培训,才有利于对于创新创业的内在动机进行培养。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老师不仅要教授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资源、积极的情绪状态。因为这些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带动和启发学生产生更多新鲜的想法,也更愿意投入到实践当中去。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创新创业怀有积极的期待。这种积极期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拥抱变化,应对变化。变化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创新行为中,很多事情的结果可能都不符合预期。学生要能够意识到这点,并且接受变化、拥抱变化,而不是等所有的步骤都定下来才开始行动。
当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能够及时从迷局中跳出来,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积极适应环境,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承担起责任。而不是抱残守缺,抱怨环境的不公。这个时候老师是作为学生的支持资源。除了老师本身,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校友、前辈、学长、创业者等来自各个方面思路的引导。资源的提供本身就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信心。与创业全体的链接也能够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有价值。
当然,创新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创新行为的展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创新技能的学习、个体本身的创造力、动机、心理压力,以及个体所处的组织氛围、组织文化、以及奖惩制度等[30]。在这里我们只是从心理资本的一个视角进行剖析,梳理出现在已经相对明确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期待未来有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实证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内的理论和方法,以帮助全国的年轻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