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明萍
腐败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极大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腐败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一股浊气,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与和谐。腐败影响经济的发展,极大浪费国家的经济资源,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扰乱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审计利剑高举,坚决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审计工作的诸多优势决定其成为腐败治理的重要手段,腐败与舞弊行为大多涉及金钱,审计工作是对国家财富的关注。随着腐败治理的不断深化,国家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拓展,加强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政府部门行使权力的效率、效益以及政策的绩效评估与监督成为未来国家审计重点关注的领域。反腐审计范围的扩大,极大拓展了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工具性作用。
1.具有专业知识优势。经济腐败是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很多腐败都是经济腐败案件且呈现出时间长、交易复杂等特征。审计人员作为专业审查资金运动过程的技术人员,可以识别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经济实质,并可以确定腐败案件的贪污受贿金额。
2.较高效率的提供腐败线索。及时发现和揭露腐败是反腐败的前提,群众不定期的投诉、检举是发现腐败的有效手段,但效果有限。有些腐败案件可能相关人员并不知情,或者知情但是不敢举报,怕被打击报复。因此,必须建立发现腐败的常规机制,审计作为一种常规的监督活动,可以通过对资金活动的监督及时、能动地发现可能的腐败线索。
1.揭示作用。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特点决定了审计在揭示腐败中发挥的作用,腐败的发生往往和牟取私利相挂钩,审计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国家的资金和资产,通过对国有资金被挪用、侵吞,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的调查审计,揭示出存在的腐败行为。
2.抵御作用。在权力的监督和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查处腐败行为、处理腐败分子,对反腐工作的推动力是不够的,因此完善的制度十分重要,这是防止腐败的重要防线。在审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查找问题、发现重大违法违纪线索,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总结腐败发生的规律,揭露体制机制性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国家审计在推动国家腐败治理中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属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限制,我国审计署属于国务院下设机构,而地方审计部门隶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即我国国家审计工作具有行政性质,由国家机关主导开展,对国家其他部门进行审计监督,这种机制严重阻碍了国家审计独立性,国家审计对于腐败监督和治理的功能也难以得到深入和全面的体现。
我国审计问责不够,追责力度不强,导致权力未得到有效监督。由于担当腐败治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腐败治理系统,各相关部门的交接不畅,也没有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国家审计的结果利用程度低。纪检、监察等部门作为审计问责的主体,由于没有非常畅通的获得国家审计部门的渠道,也没有定期与国家审计部门进行合作交流,仅在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帮助配合时才会与国家审计部门进行沟通。
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等监督机制,但是各监督主体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工作,之间互动性和协调性较少,没有实现信息共享,没有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人员大多数还停留在财务基础审计层面,将审计资源花费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国家审计方法落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腐败犯罪有了许多新的、隐蔽的、更难监督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治理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强,给我国国家审计带来新的难题,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和资源也需要做出调整,否则无法满足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的要求。
发挥我国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不仅要分析自身问题,也要分析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对比我国而言,匈牙利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
匈牙利政府深刻认识到审计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密切关系,共同致力于腐败治理这一目标。国家审计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审计署需要负责监督国家财政资金,政府内部内设了政府监督局负责对财政部和其他使用政府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进行内部监管。当国家审计发现国家资金不当使用的情况时,审计署有权要求财政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冻结被审计单位的预算资金和财务资产。而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在腐败案件移交过程中存在着证据确认和转换等问题。
近年来匈牙利国家审计署把精力放在预防腐败上,审计署划出腐败的风险点,指明腐败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而我国国家审计在预防腐败方面威慑力和权威性不够,并不能有效预防腐败,又因为没有对腐败风险要素进行科学有力的研究,导致腐败问题等揭发出来后才开始正式处理。
匈牙利政府为了打击腐败行为,营造倡廉之风,提倡分享各地政府反腐败审计的成功实践经验,在网络上广泛收集优秀实践案例供审计人员学习,在地方政府之间分享经验可获得显著效果。举办研讨会,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反腐败审计中取得成就的经验进行交流和探讨。
由于匈牙利审计体制和我国审计体制的差异,以及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因此,在借鉴匈牙利国家审计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本文对提升我国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审计的独立性直接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我国政府审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审计相关制度,以及配套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独立的权力,加强国家审计的权威性,为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反腐败作用提供保证。
以腐败风险为导向的研究思路,符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出的预防为先的治理理念。我国应将国家审计由以前的事后发现、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预防,找出腐败的关键控制点,据此制定相对应的审计计划,识别腐败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将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点,加强对腐败的预防和控制力度。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协同性,需要建立高效的合作体系。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要与社会审计组织合作,尤其是专业技术上的合作,使国家审计的技术发展能够足以应对腐败新手段的发展,提高腐败审计功能,提升审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给腐败治理带来震慑作用,减少腐败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稳定现象。另一方面,加强纪检部门、监察部门与国家审计部门间的合作,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并对国家审计部门的权限做出明确规定,保障国家审计部门顺利开展审计工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腐败犯罪有了许多新的、隐蔽的、更难监督的手段,因此要创新审计方法,拓展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路径,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问责。借鉴国外审计技术方法和国内社会审计的专业技术,最大化的实现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专业化水平。
腐败治理的各部门应当形成有效的腐败治理系统,各相关部门相互衔接,形成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审计的利用程度。纪检和监察部门作为审计问责的主体,应该定期与国家审计部门合作交流,而不是在需要帮忙时才进行沟通。如果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发现了腐败问题,纪检和监察部门应该立即进行调查问责,增强审计问责和追责的力度,否则审计反腐的效果利用程度低,造成审计部门劳动成果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未对腐败治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腐败治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国家审计要坚持运用自己的监督职能,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充分的运用审计治理腐败的权力,建立良好反腐败审计的形象,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防止治理的单一化,多维的进行管理制约。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应该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加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1]吴欣灿.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
[2]张世高.基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我国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协调[J].时代经贸,2013(24).
[3]安艳秋.政府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张长海.强化审计腐败防治作用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5]林笑冬.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反腐倡廉作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10).
[6]彭华彰.政府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3(4).
[7]熊文胜.审计机关如何当好反腐尖兵[J].审计月刊,2015(5).
[8]郭强华.廉政审计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6.
[9]周子程.政府廉政建设中如何发挥审计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