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重庆 400074)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方式趋向于多样化,交通事故率也随之上升。人、车、路、环境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交通管理部门将人这一因素归咎于最主要因素,实际上道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路条件主要包括道路几何线形、交叉口情况、路面状况等。本文研究重庆市道路条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重庆市的道路状况并不是很好,特殊的山地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对道路的需求达到空前的高度。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出行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人均道路水平一直处于很低的状态,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道路拥堵,同时这也是造成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在2000年一共发生交通事故616971起,造成93853人死亡,418721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7亿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道路事故数呈高速上升趋势,2000年我国的水、陆、空等发生的交通事故一共造成了约103100人的死亡,其中道路事故占比为90%。全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12万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占比人数约为78%。重庆市2016年1月到7月,发生187起事故,死亡220人,平均每天都有一起车祸,死亡1人。
从交通事故统计分布情况来看,交通事故易发地是在平曲线段,尤其是小半径曲线路段,半径越小,离心率越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越大。由于重庆是特有的山地城市,道路崎岖不平,对道路的设计往往力不从心,很多道路的设计由于地形限制,往往涉及存在着缺陷,经常可见右转上坡的道路,视距受限,车辆爬坡“吃力”。
由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许多地方道路路面的破损与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交通事故,在重庆道路中,存在着道路破损严重不能及时翻修,路面不平整,路面状况恶劣的现象,当天气状况不好是引发该安全隐患的导火线,交通标志标线信息不完整也是造成其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
对于出行来说,道路等级划分具有必要性,居民趋向于选择道路等级较高的道路行驶。道路等级越好,道路几何线形,视距,平纵设计越好,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越好,对路况的掌握就越全面,能够对突发的状况下快速做出正确反映,这样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的几何线形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关系巨大,道路的平曲线半径越小,对驾驶员驾驶车辆转弯时,离心力就越大,车辆更容易发生侧滑。道路平曲线半径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判断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转弯或者上坡处的视距不足,如果驾驶员不熟悉路面,视距不足容易使驾驶员对路况造成错误的判断,对突发状况来不及反映引发交通事故。
道路坡道的坡长设计过长容易使车辆的角速度产生积累,这样容易导致车辆的车速过高或者过低而引发交通事故。竖曲线的半径对视距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半径太小容易造成曲线组合不合理使视距不连续,使驾驶员对道路情况产生错误的判断引发交通事故,一般半径越大产生的视距也就越大。
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路面的平整度对辆的行驶速度与制动有着直接影响。路面的摩擦系数与路面的干湿程度、路面材料还有使用年限有直接关系。它的易变性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摩阻系数f也降低,则车辆制动滑行距离增加,这对交通安全角度而言是不利的。若路面的摩阻系数由0.4提高到0.8,在高峰时段约50%的车辆可以消除事故隐患,意外状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23%以上。
路面横坡是指所设置的路拱横坡。路面积水是车辆高速行驶的最大危害,车辆速度大轮胎与路面之间存在一层隔离水膜,将降低摩阻力,延长制动距离,同时会使车辆在积水面上发生水漂现象,车辆失控。
在城市中,在相互连接连续的建筑群之间街道中,指从标出白色实线车行道界线的路缘石、缘石(流水石)开始到房屋基线高出车行道的部分,主要为行人提供通行,禁止非法占用,禁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地下空间可埋设管线等。重庆市道路建设的局限,很多道路对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基本是属于忽略的程度,常常是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用的情形,非机动车时常穿越人行道,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合理且严格的设计标准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和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生命安全。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设计标准,采取相关的交通管理对策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合理设计道路的平曲线半径,斜坡坡度与坡长等,满足视距要求,在事故易发点设立醒目的提醒标志与有效的防护装置,比如在事故易发点设置限速与减速行驶的标志;对达到年限的道路及时翻修与整理,采用与实际交通情况相符的路面材料;加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规范道路施工条件;加强路基路面的设计,规范标准,处理路面沉降等问题,加强路面排水能力,减少车辆打滑与侧翻等发生概率。
道路条件对驾驶员驾驶车辆通过道路的影响甚大,而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通过对道路条件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分析,从当前道路存在的问题中出发,对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改善道路的线形、平纵设计、视距保证、路基路面的状况等方面出发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交通事故具有多样化的特性,人、车、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有影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迫不及待,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