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生活化

2018-04-02 12:53五华县兴华中学曾菊云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原著课外阅读生活化

文/五华县兴华中学 曾菊云

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喜欢阅读,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书,进而让书融进自己的生活,让语文阅读生活化呢?

一、激活兴趣,奠定阅读基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阅读中,只有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活,学生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自觉地尝试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实现语文阅读的生活化。

1.向学生推荐阅读素材,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兴趣。”比如,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因此才得以流传至今并且经久不衰。但中学语文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却是学生很少去触碰的地方,他们缺乏阅读热情,很难对这种长篇小说产生兴趣。这时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每周一节课或者两节课带领学生一起去学习长篇小说。以提高见识为目的,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该名著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查找资料找问题,这样就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2.有效地利用各类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一是开展故事汇报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故事,在班上讲述,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展示自己的欲望和兴趣;二是利用语文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评价,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等,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好的阅读给人以艺术享受,从而产生把书读好的欲望。另外,在课堂讲评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去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看法和见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供阅读保障

阅读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是阅读的天地和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 “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1.开设图书角,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思想开创了教育生活化的先河。校园是阅读的乐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地。浓浓的书香能对学生的阅读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精心创造班级阅读环境,让班集体成为阅读的乐园。教师可以在班级开设小小图书角。每个人把自己的三五本书带到学校来整理在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好比一个图书库,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更自由的选择。自主去阅读远比强制性阅读阅读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定期给学生开设书单,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可以每月一分享,分享阅读感悟,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了阅读的快乐。

2.巧用文本,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心理,名著在入选教材之前,都必须经过教材编写者的删减与调整。这也就使得入选教材的课文与原著在言语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学生整体把握教材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及时补充原著文本,使学生面对全新的言语个性、陌生化的表达技法,与教材文本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语文版七年级的 《空城计》一文就选自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出示原著中的语句。在对比中,学生发现,虽然情景相同,但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出示原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原著语言精练、句式整饬的特点,并想象感受诸葛亮的神态,这对诸葛亮的认知体验奠定了基础。在对比感受中,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独到的表达效果,深深体验到名著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喜欢阅读

要做到语文课外阅读生活化,我们应该把阅读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阅读,为课外阅读 “生活化”树立支撑点,实现课外阅读的终极目标。

我们要指导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勾精彩、留疑问或写记录、作点评。 “读”无定法,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运用,指导学生因材施 “读”:对于长篇小说要速读明理,把握内涵,在重点情节上反复阅读,必要时多圈点批注,写一写自己的心灵感悟;对于经典名篇段落,要精读体会、感悟精髓,收集有阅读内容的好词佳句、古诗词……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联想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厚度和宽度;或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及学过的课文,在阅读比较中丰厚语文学习的底蕴。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感,读有所创,从而巩固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为生活化阅读树立支撑点。

猜你喜欢
原著课外阅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拔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