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00)
随着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拥堵问题,作为汇集巨大交通流量的交叉口显得尤为明显;而且交叉口处排水不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看海现象。因此必须结合目前居民出行需求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交叉口内行驶的舒适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达到排水通畅不积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道路应正交或接近正交,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尽量避免采用需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难以做到正交时,则应保证斜交不小于70°(特殊困难时为45°),否则应进行平面交叉的扭正设计。
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中,转弯半径的取值应结合道路的等级、功能定位、通行车辆类型进行灵活选取。对于以避免小型汽车为主的支路和小区路,可以适当减小转弯半径,以节省用地;在设置专用左、右专用车道时,应根据车辆类型对交叉口的转弯半径进行验算,防止大型车辆应转弯半径不够发生的占道行驶;在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设置掉头车道时,应根据车辆特性对掉头半径进行验算,如果不能满足最小半径的要求,则必须接受信号灯的控制[2]
右转专用车道: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右转的车道;加宽进口道,新增一条右转专用车道;交叉口进口道设设专用右转车道时,为不影响横向交通相交道路上的直行车流,右侧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
左转专用车道: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左转的车道;当设有较宽的中间带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时,利用中间带宽度仍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当相交道路中间不设中间带时,可增加进口道路幅宽度或占用对象车道作为左转车道。
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如下基本原则和要点:
1.通过交叉口的主要道路可保持其设计纵坡、横坡不变。
2.公路等级相同的道路交叉,当交通量相近时,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相交道路的纵坡大致相等,且差值不大于0.5%为宜。当彼此纵坡不同时,一般可保持相交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并改变较小纵坡道路的横断面使其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相一致[3]。
3.为了利于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能将交叉口范围内汇流的地面水排出。车行道两侧的边沟纵坡不宜小于0.3%。并在该条道路交叉口路缘石转角曲线的切点处设置必要的雨水口以截住来水。
4.在较平坦地形设置交叉口,其竖向设计宜采用伞形。即适当提高交叉口中心控制点的设计标高并以此控制点为中心沿路脊线向四周倾斜,以利排水、行车、美观和衔接处理[4]。
5.交叉口范围内由于车速通常小于公路各等级的设计车速,故要求横坡平缓。通常情况下其横坡不大于直线路段设计横断面的横坡度。
6.平面交叉的交叉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宜。当受地形及其它持殊情况限制必须斜交时要进行专门的交叉口设计[5]。
当二条道路等级相同时,参照城市道路的做法,保持二条道路的纵坡不变,即二条道路的纵断面高程在中线交点处衔接,此时交叉口有二种竖向设计方法,如果路较宽,转弯半径较大时,则把雨水口设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处,其好处是交叉口范围内的横向坡度较均衡和合适,但该雨水口容易与管线发生冲突;当路较窄,转弯半径较小时,宜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处设挑水点,雨水口设在直圆点附近,其好处是可以减少雨水口,避免雨水口与地下管线发生冲突;它的缺点是挑水点处的横坡偏小,对排水不利(为了排水通畅,可以把横坡适当加大一些)。
当不同等级道路相交时,按城市道路设计原则,次要道路应当服从主要道路,一种处理方法是次要纵断面与主要道路的路边或机动车道边缘衔接。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主干道的纵横坡维持不变,即保证主干道畅通无阻;次干道与主干道相连,交叉口在竖向上非常平顺;若是混凝土路面,次干道与主干道相连的交叉口,每块水泥混凝土板都可以方便施工;主干道比次干道高0.06~0.1米,使主干道相对不易积水或积水深度小一点。
次干道比主干道低0.1米,相对容易积水或积水深度大一些,这有利也有弊,但0.1米高差还是比较小的,此外,也可以通过调节侧石高度和路边至建筑外墙之间的地面标高来加以克服,城市道路规定雨水口处的侧石高度宜为0.18~0.20米,挑水点处的侧石高度宜为0.10~0.12米。
综上所述,一个畅通的交通系统中,道路和交叉口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从整条道路的角度出发,从道路的平面设计进行交叉口的优化设计,以及针对道路等级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竖向设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设计方案,严格依据相关的标准来处理细节内容。同时考虑交叉口范围内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及雨水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