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婷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人格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和侧面界定了“人格”的含义,可谓见仁见智、同异交叠。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对人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在辨析和概括诸多人格定义的基础上,对人格做出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界定: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1]。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的各种心身特质的有机整合体,是一个人独特且稳定的心理面貌,直接决定着人以怎样的方式适应周围环境和个体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能动行为反应,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和生理不断成熟的基础上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深度互动和有效链接逐渐形成的,其过程漫长而又复杂。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阐述得最为完整和清晰,对教育实践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终身,从出生到死亡要依次经历八个阶段,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个人格发展危机,即由生理上的成长成熟需要和社会文化环境给予之间所构成的某种冲突,如果周围的成人环境或学校教育能合理满足个体的身心发展需要,危机或冲突便得到化解,个体的自我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整合和完善,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实现这一阶段特定的人格发展目标和任务。反之,如果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成长需求,这种未被满足的需求便会转化成一种消极的人格倾向,若之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和修正,就会融进个体的人格结构,成为人格进一步发展的阻滞。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理论中的第五个人格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人格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即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要干什么、自己将去向哪里等一系列关于“自我”的问题,避免个体陷入同一性混乱,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通过将自己的动机、能力、性格、信念、经验等各个心理维度的内容组织和统合起来而形成的有关自我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认识与评价。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内涵更新和跨越发展。具体来说,大学生的抽象思维高度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刻,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从相对浅显表层趋向完整深入。而且大学阶段个体会面临升学、考研、择业等重大人生事件,在这些外部事件的推动下大学生必然会经历一连串的设想、选择、规划、实施和反思等心理与实践过程。再加之大学生处于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新鲜事物频频叩击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不断扩大着他们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的外延。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大学生必然要探索“我是谁”这一人格核心问题,从而形成更客观、更全面、更丰厚的自我意识,为自己应对环境、选择职业、形成各种社会角色及确立人生观奠定心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根据自身行为的结果和周围人的评价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动机、理想等诸多心理要素进行反思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这些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单薄,这个自我探究的过程必然充满了困惑和迷茫,很多大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不认识自己甚至自我混乱的强烈体验。与此同时这种认知不平衡和内心冲突更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会推动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寻找自我、整合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理论中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个体深入统合自我认知、准确界定自我概念的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在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体现。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2]。因此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期的心理结构亦可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剖析。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和核心。它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和自我评价等多种成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大学生全面深刻地进行“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会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在与周围环境、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作为认识主体即“主体我”去积极主动地认识、评价和反思“客体我”,他们会围绕自身身心特质、自身发展以及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我的言行像一个成人吗?我的外表怎样?这项活动我完成得出色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业成绩的不理想?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我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将来事业的发展?我是什么样的性格?我所学习的专业适合我吗?大学阶段应该完成那些任务?学习目标应当如何实现?同学和老师对我是什么评价?他们重视我吗?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有意义的?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现实行为有了深入、全新但又充满矛盾的认识,他们一边发现着自己的出众之处,一边又看到“客体我”的种种瑕疵和不如人意之处,这样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相差甚远,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在诸多方面出现了冲突,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常常陷入矛盾。他们时而认为自己能力出众,会有光明的未来;时而又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黯淡;时而觉得只要坚持和努力,一个个目标终会实现;时而又觉得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目标终成泡影;时而他们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劣,理智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时而又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自大和自卑之间徘徊……但这种自我认知的失调恰恰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动力,它不断推动着大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融入活动,进而在一次次的尝试、探究、评价和反思中将种种自我进行联结和建构,不再简单用非黑即白的思维评价自己,逐渐在内心确立起一个立体、丰富、独特、积极的自我。
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个体的自我认知符合和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诸如自我满意、自信、自尊等积极的自我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诸如自卑、自我否定等消极的自我体验。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且深刻,但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冲突性,常常导致其自我体验的两极波动性。当个体在学业和活动中取得成效或得到来自环境的正面评价时,就会产生肯定的自我认识,继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我满意、自我效能等,如觉得自己很棒,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但这种情况也经常会使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放大自己的优势,进而带来自大、自满等情感体验。而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挫折或被环境给予了负面认定时,学生又极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掉进自卑、自我贬抑、自暴自弃的情绪泥潭,如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对理想和前途充满迷茫,对自己充满排斥。当大学生能相对客观系统地认识自己,深知所长、接纳所短时,个体会产生不卑不亢、自信沉静的自我体验;当大学生只知己长或只看己短时,情绪体验自然是处于自大和自卑两个极端。一项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表明,大约70%的大学生情绪常常是两极波动的,忽左忽右、忽喜忽忧。但随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深化和整合、自我评价的理性和辩证,这种像波浪曲线一样的自我体验将逐渐波幅变小、趋于平稳,大学生也将开始以积极、乐观和从容的姿态来悦纳真实的自己、来塑造更好的自己,并真正获得自尊、自信、自强的充沛情感体验。
自我调控是个体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自我意识中的意志成分,包括自立、自律、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等,它们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行为,影响个体的成长。由于大学生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的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因而他们自我调控和自我设计的愿望非常强烈,但自我认知的矛盾性、自我体验的波动性,决定了其在自我调控时总是左摇右摆,缺乏自觉和果敢,甚至无所适从,不知该去向何方。他们有时充满力量,觉得只要勤奋和努力,就能做好想做的一切,就能使自我得以实现,这种心理能量会激发出大学生积极的甚至有点冲动的行为。但行动中遭遇困难总是在所难免,这时候大学生常常在认知上和情绪上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对,什么都干不好,丧失心理激励,表现出消极和逃避的行为。他们有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有权力也有能力规划好、解决好自己的所有问题,包括选择怎样的职业、拥有怎样的人生、如何实施和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等这样的人生重大问题,并付诸行动去感受和经历。而很多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艰苦性又让他们不知所措,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有时面对各种情形都能自觉地监控和教育自己,懈怠时能提醒自己光阴可贵,学习应在当下;勤勉时能感悟充实,体会收获的意义;失败时能反思失误、努力修正;成功时能客观总结、戒骄戒躁。但有时他们又放松对自己的监督,疏于管理自己,遇到挫折任由自己盲目否定自己,取得一点成绩便不再去理会那颗飘飘然的心。但正是在这种心理和行为的摇摆中,在这种近乎纠结的行动和实践中,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日益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日益完整和丰满;自我体验日益丰富和深刻,于是他们调节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从分散变得聚拢、从薄弱变得强大,逐渐成为驾驭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我意识结构中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三者有机融合成为心理核心力量来组织、引领个体的人格发展。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缺失、社会阅历不足、人生感悟不深、职业理想和价值观不明确,所以其心中的“自我”常常处于左右两极,即自我认知的冲突性、自我体验的波动性和自我调控的摇摆性。但也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和不平衡驱动着大学生不断践行和思考,使他们在自我与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中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进行意义探索和内涵整合,进而塑造出真正的心理自我,确立完整积极的自我同一性。[3]
在获得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对自己的心理全貌(包括思维、能力、性格、兴趣、志向、价值观和理想等)进行探究、评价和整合,其间自我斗争、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和自我期待等各种心理状态和体验密切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内心充满困惑、犹豫,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刻,大学生如果能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适宜帮助和支持,譬如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期心理特点的充分理解、创设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充分体验自我和积极实践自我的宽容、自由的氛围、给予大学生尝试和探索自己的机会、成功或失败时的鼓励和引导等等,必然会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整合,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同一性;反之,如果外部环境给予大学生的是漠不关心、否定和对立,那么大学生极可能在这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迷失方向、丧失动力,各种心理成分不能实现有效整合,进而陷入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偏离良性轨道。因此,学校、教师、家长都应充分关注大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他们真诚的回应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确立自我,走向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