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关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流利”这两个要求,不难理解把握,但是“有感情”这个要求就很难准确把握和表达。由于小学生受生活阅历的影响,对某些课文中作者所隐藏的情感体悟没有那么深刻,从而导致朗读时感情欠缺,不到位,要么“唱读”,要么千“文”一“调”,要么拿腔拿调。这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笔者结合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片段谈谈朗读指导教学的有效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朗读指导教学也不例外。好的范读,不仅有示范指导作用,还可起到启迪、激趣的作用。通过范读,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朗读方法。范读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使学生很快入情入境,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一篇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尚且有一定难度,又怎能谈得上有感情呢?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范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果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模仿,就会形成一定的语感,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即使到了高年级,尽管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但教师的范读也必不可少。
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第一场雪》的片段:
师:课文中写晚上听雪的那段,有什么特点呢?(静)
师:对,静。既然很静,这段文字就该读得很静。大家听我读一下,我用两种方法来读,你们听听哪一种方法能表现“静”?(先用重语气读)静不静?(不静)
师:再听。(用轻语气读)静不静?(静)
师:为什么呀?第二种读法我是用比较轻的语气来读的。会读吗?自己试着读一下。(学生各自朗读)
师:谁来勇敢地读一遍。大家听了以后有没有感觉到静?(指名读)
师:大家读得都不错。但这个“咯吱”不能这么读。大家想一想,这根被雪压断的树枝是“粗”还是“细”呢?(生:细)
师:正因为细才容易被雪压断。所以“偶尔‘咯吱’一声响”这一句要读得轻。(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还可以再读得轻一点。(学生再读)
师:速度放慢了,声音又轻。读得不错。
在本案例中,针对同一句话,教师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自己判断,哪种方法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夜的“静”。教师还抓住能体现情感的词语进行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领悟到树枝很细才可能被雪压断后,他再次范读,让学生感受到只有读得轻,才能表现出树枝的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是直接示范,又是传授朗读方法和技巧。当然,这里的示范朗读不仅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多媒体设备中比较好的范读录音,也可以是班级中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
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而说话时的提示语不仅指出了说话的人是谁,更描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等,也是最能帮助学生体会把握人物情感的。可是也有不少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却省略了提示语,或者提示语不够详细。这一方面对学生揣摩把握人物情感造成不便,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指导朗读这样的内容时,不妨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先填上恰当的提示语,自然而然地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准确把握人物的复杂情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中第二自然段王冕和母亲之间的对话十分感人,但学生读时却干巴巴的。我即时调整教学思路,决定让学生再次阅读这一段,想象母子二人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师:母亲对王冕说话时的心理是怎样的?说说自己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生1:我想母亲说这番话时一定是无可奈何的,我是从“实在”和“只好”这两个词体会到的。
生2:我觉得母亲说这番话时肯定是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因为母亲说“不是我要耽误你”,意思是说实在是家里太穷了,没有其他办法。
生3:母亲说话时应该是很伤心的,这么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现在由于家庭贫穷读不了书了,心里肯定觉得对不住孩子。
师:那王冕听了以后,又是怎样的想法?
生1:王冕他心里是十分渴望继续上学的,可是他体谅母亲的难处,所以故意那么说。
生2:王冕强忍内心的痛苦,故意露出高兴的神情。
师:“知子莫如母”,母亲看着儿子,内心十分清楚,知道儿子是怕她难受,所以才故意说出这样的话来,你能体会母亲内心强烈的感受吗?
生1:母亲内心肯定十分舍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去帮人家放牛,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
生2:母亲可能感觉对不住儿子,别人家的孩子像他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可是她却不能供儿子继续读书了。
师:你们能不能评价一下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王冕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年龄这么小,就知道体谅母亲。
生2:王冕真是善解人意的好孩子,知道母亲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才不让他念书,是迫不得已的。所以他才故意说是,真难得。
师:同学们,现在请在王冕和他母亲对话的前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次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案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对话展开想象,“补白”之后使平面的文字变得立体起来,模糊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清晰起来,隐含其中的情感“水落石出”,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前后截然不同的朗读效果正显现了提示语的强大功能。
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朗读评价策略,不仅要具体表扬朗读中的亮点在哪,对不足的地方也要善意地提醒,做到因“生”施“评”,让朗读指导“润物无声”。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文中“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时,是这样指导的: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学生读得声音有点大,速度快)
师:你没完。要么是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是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教师用手模仿喷雾器又朝学生身上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再次读)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学生有点喘气)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啊!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可是教师却一次又一次在学生读了之后加以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存在什么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鼓励。而且指导评价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加以指导,学生对“有气无力”这个词语的感悟远远比直接告诉他是什么意思更加直观。在合适的时机加以评价,就像给学生打了一支“强心剂”,令学生信心倍增。
朗读是一门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广大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时,最重要的是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只有“入其境”“感其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会真正地“水到渠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添上出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