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巍
近十余年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简称EC)运动如同一场疾风骤雨般的革命在认知科学内部掀起,其观念与争论逐渐如“涟漪”一般荡漾波及到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就教育学而言,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经典的认知主义(classicism)一直主导着学习的解释权。基于这种取向,“学习”这类的高级认知机能可以类比为计算机操作,即根据具体运算来操纵抽象符号。这种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与身体活动是分离的,身体仅仅是输出装置,受命于心灵中的抽象符号。由此衍生出去,主流的知识教学始终自觉不自觉地强调学生的大脑或心灵对知识的获取,而排斥学生的身体在知识获得中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这种观点正在接受具身认知运动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工作者参与到了这场教育具身化的讨论中,并在如下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1)学习者的身体运动和其他与身体相关的特征(例如表情、手势)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诱导性作用;(2)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而是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对知识呈现过程中多种感觉经验的相互左右;(3)学习是一个连续发生发展的情境性过程,而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须将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学习环境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
然而,以往的相关讨论仍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某种惯性脱节。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相关领域的深度,并倡导一种循环、互惠的具身化教育研究理路,我们组织了本期“具身认知与教育”专栏。周建平的文章旨在从认识论上论证“学生通过活动的身体而获得的身体经验作为整个教学的基础对于知识教学的意义”;李梦霞等的文章探讨了儿童数字-空间编码的实验证据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徐慧艳等的文章阐发了儿童阅读理论的具身认知转向与应用实例。
于是,当读者收获一种具身认知的视角后,那个曾经让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困惑不已的“伪必然性”(pseudo-necessities)现象或许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让人疑惑的是,如果说逻辑是真实的,那么主体体验到的必然性则并不总是真实的。我们已经发现了‘伪必然性’(pseudo-necessities)的存在。即,那些被儿童相信并判断为必然的性质,仅仅由于它们是普遍的。举一个伪必然性的例子:正方形总是以底边水平的方式呈现。如果以某个角而非底边为基点放置正方形,儿童就会说:‘这不是正方形,这是一个双三角形’。”
我们深知对于相关领域的系统深入绝非上述三篇文章可以一蹴而就的,衷心期待借此专栏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国内同行参与身体知识对教学的改造。
陈 巍,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