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段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教学的策略

2018-04-02 08:57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胡伯池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品行年段品德

文/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胡伯池

科学地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课堂教学,是较好地整合品德教材的一种比较受低年段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也是品德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或者拓展延伸。这样的品德教学形式,学生的参与性比较主动,它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印象深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一、品德课堂的儿童故事应该体现选择性原则

低年段的品德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初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这就对儿童故事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教师要针对教学主题选择儿童故事。教师在选择儿童故事时,要紧密结合低年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让学生在收听、观看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渲染,产生相应的思想共鸣,学会明辨是非,从而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行,而不仅仅是为了寻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精彩有趣。比如,在一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的 《向革命先烈致敬》一课里,我在众多的英雄事迹动画视频里面,选择了 《王二小引敌入瓮》动画片,让学生了解同龄英雄事迹,从而产生思想碰撞,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儿童故事。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精彩纷呈,在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里面,如何有效地选用儿童故事,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儿童故事的时代性去进行甄选,否则学生对儿童故事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比如,我选用的 《说声对不起,大家都欢喜》这个儿童动画故事,故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手段,设计了好几个形象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兴趣;故事情节贴近该年段儿童日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学生的所见或者亲身经历,容易让学生找到共鸣;根据情节的需要,故事里面安排了轻重缓急的配乐,紧紧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所选择的儿童故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二、品德课堂的儿童故事应该体现引导性原则

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起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的作用?教学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品行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学生自我反省、互相交流、质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学生思想资源得到共享,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最终形成良好的品行。这样,品德课堂的容量与深度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比如,在学生欣赏完 《说声对不起,大家都欢喜》这个动画故事后,我提出了几个交流任务,引导学生交流探究:

1.你最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

2.你最想对故事里面哪一个小动物提一些建议呢?为什么?

3.看了这个故事,你以后会怎么样做?

在这样引导下的探究,学生之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想碰撞,也产生了比较有深度的情感交流。最终,班上的学生达成了比较正确的思想认识:敢于承认自己日常行为中的不足,勇于向对方承认错误,并且要有改正的实际行动。

三、品德课堂的儿童故事应该体现主次分明原则

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让儿童通过故事回归到生活中去,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服务。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手段展开教学,都不能脱离品德教学的本质,都应以品行养成为核心。

利用儿童故事教学,体现了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品德教学理念,它让学生以故事作为载体参与学习。教师以儿童故事的形式,去呈现氛围和条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去感知、体验、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行为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利用儿童故事教学不是 “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借助儿童故事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因此,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教学,其主次分明的原则应该体现在:在时间的分配上应该合理,要从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去把握活动的时间,尽量限制在课堂的5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占用时间过多,会影响学生其它德育品质的吸收;活动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有效引导,避免出现活动形式化,提高课堂效益。

总之,利用儿童故事辅助品德教学,是比较符合低年段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科学、合理地去把握和控制,可以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品行发展。

猜你喜欢
品行年段品德
优良品行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