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绣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常态下,温饱问题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已经解决,人民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上日程。公共文化服务即是通过政府所依托的各种文化服务设施用以保障公民的文化生活权利、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公共文化通常是指由政府所主导、社会共同参与、以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提升公众审美情趣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不同,公共文化服务的首要宗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地服务于公众的精神生活,而是利用健康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伴随着社会转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当前在文化发展领域,经营性文化产业势头良好,并逐渐僭越公共文化,占据文化事业的主流,从而致使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退居其次,成为当前我国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和精神食粮的主导力量。另外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达使得当前我国公众的精神食粮已经不再是依赖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各种传统的文化产品,而是逐渐演变为电视电影、视频、微博、微信、游戏等新形式的以娱乐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精神文化产品。正是由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资本开始联合,由此带来了文化产业的世俗化、市场化、商品化和娱乐化。因此,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挤占了公共文化产业的市场,另一方面当下的公众对于文化产品的接受和欣赏主要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新的渠道从而导致公共文化产品的传播受到影响。所以,文化公共性正遭遇被消解的命运,正如万林艳在《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所得出的结论所言:“目前我国公共文化的发展不但滞后于其他文化,更滞后于经济和政治,滞后于社会整体的发展要求。”[1]首先,公共文化发展的落后导致个人主义的张扬,影响了社会公共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公共文化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公益性等特征,它着重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即公共文化是更具公共自觉性和使命感的文化。[2]也就是说,公共文化价值旨趣在于维系并发展社会公众的共同价值观念,提升公众的精神品味。与公共文化价值理念相反的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主旨在于盈利,尤其是强调个体利益和个性特征。长期消费和欣赏娱乐文化,致使社会大众缺乏对于社会公共价值观念所强调的“真、善、美”的理解,每一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私欲的膨胀最终将个人变成无公德的原子。在这个意义上,正是由于文化的公共性,一个社会的公民群体才会接受并认同其传统文化所传承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与日常实践,因此公共文化建设是培育文化的公共性的主要途径。虽然以市场利益为追求的文化工业的发展也为公众提供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但是它由于其本质特征在于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使得文化的公共性作为价值追求是无法占据核心地位的。
其次,公共文化发展的落后消解了文化的启蒙和道德教化功能。当下的文化发展领域,文化与资本的联合所导致的文化的商业化塑造了令无数青少年和成人疯狂追求的偶像,偶像所创造的流行文化不仅参与了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而且成为当今公众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和消费对象。事实上,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产业的独立发展,借助于电影、电视剧等传播媒介所能够提供给观众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越来越具有商品的性质,只要是具有市场效应,能够制造偶像,就会批量化生产甚至是过度的被消费,无人考虑文化产品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只会朝着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资本在文化领域的渗透造就了社会物欲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同时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侵入文化领域使得文化创作者难逃利益的魔掌,文化和艺术作品为迎合消费者而创作,追求市场高效率,致使文化市场充斥着粗制滥造雷同模仿的低质量文化产品。公民长期欣赏具有娱乐性质和快餐性质的文化商品,不仅难以养成健康的文化审美能力,而且公众容易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流行、时尚、娱乐已经内化为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由于年轻的群体缺乏严肃的审美能力,他们盲目跟风,追随偶像的衣着和言行,颓废和过度消费成为新的主流,日渐养成了奢靡和慵懒的生活方式。在以娱乐为原则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品德的价值、文化的严肃以及高尚的人格追求逐渐被消解,泛娱乐化甚至使人的精神生活日渐单调与贫乏,绝大多数人已经用手机代替书本,用上网取代读书,用游戏代替冥思,“不知不觉当中,情感的触觉不再个性而敏锐,人的快乐变得廉价和通俗,娱乐由此就沦落为粗鄙的狂欢了。”[3]
文化的本真功能在于其依托于严肃和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发挥启蒙心智和提升审美,然而公共文化建设的落后不仅使得文化服务领域日渐被经营性和市场导向的文化工业所霸占,而且后者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和精神消费品绑架了公众的眼球,最终消解了文化的启蒙和道德教化的功能。文化之所以具有启蒙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在于文化作品是创作者长期苦心酝酿的结果,它凝结了创作者的思想精华,它不是复制粘贴拼凑出来的快餐品。然而,在公共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今天,本来承载着传播真、善、美的文化和艺术作品被粗制滥造、机械复制、快速成型的文化商品所取代,这样,娱乐取代了教化和启蒙成为文化的体验。所以说,发展公共文化一方面是要发挥文化的公共性功能既而培育公民的公德心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为了培育公众的健康的、严肃的审美情趣,更是为了提升公众对于文化和精神产品的鉴赏力,帮助公众在网络和智能生活背景下养成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
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的诞生确立了西方大学继教学、科研两大职能之后的第三大职能:社会服务。自此之后,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的中心,与社会生产、区域经济和地方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经济时代,威斯康星理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拓宽了社会服务渠道。2001年,“扩大的威斯康星理念”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扩大大学服务的涉及面,涵盖刑事司法、健康保健、人文艺术、技术转移、国际竞争、福利改革等。[4]
直至今天,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理念早已被广泛接受,然而由于文化语境以及大学所处社会背景的不同,我们的大学在提到“社会服务”职能时,往往最先想到的却是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服务”这一职能的丰富内涵被狭隘地解读了。从本质上而言,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应该是面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服务既有经济方面的,也应该有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经济建设为本位折射出一种“工具主义”的服务价值理念,同时也导致高校忽视了文化服务的职能从而导致在文化服务领域的参与度不够的现状。大学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组织机构,理应回应社会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服务,然而,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站,社会需要什么,它便迎合什么,大学更是一个能够与现实保持适度距离、能超越并引导社会的牵引性动力系统。面对当前关于大学社会服务职能观念的争论,大学更要坚持公共服务的理念,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要着力于精神和文化引领。
正如前文所言,我国公共文化产品主要以公共文化设施诸如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为载体,因此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文化和艺术产品却在整个文化产业领域不占据优势地位,手机互联网所提供的以娱乐为特征的文化产品却受到公众的欢迎和追捧,它们引领和塑造公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因此公共文化难以真正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同时具有知识优势、专业优势和专家优势的高校却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未能发挥文化引领的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全方位既是对大学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的一种支持和肯定,更是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新的要求和规定。因此,高校应该发挥其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大学能够主动面向社会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进公众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水平以及促进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等。除此之外,像威斯康星大学一样,当今高校应该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向公众免费开放校内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数据库、运动场等,定期举行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和沙龙,为公众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同时也能够让公众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创立校园和社区互动的新型开放式校园文化。
从大学确立社会服务职能之始,大学所倡导的服务理念便是通过其各种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各种智力支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派生和拓展。地方应用型大学尤其是要发挥文化服务的职能,因为它与地方政府和经济的互动更为密切,所培养的人才也主要是服务于地方。从文化服务的内涵来说,就是要求大学能够依托其人力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以及各种校园资源优势发挥其文化辐射功能,对区域人民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为区域公众提供更加健康的精神食粮,从而成为促进区域公众福祉的关键力量。其次,公共文化的根本属性在于公益性,这要求高校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抛弃现实功利、有偿服务的杂念,积极主动为区域公共文化的建设提供支持。
置身于现代科技和信息互联网背景之下,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文化与精神产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生活方式本身。不管你的职业是什么,也不管你身在何处,手机刷屏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低头一族越来越成为主流大军。受到互联网所提供的娱乐信息的冲击,物欲主义、消费主义横行使得当下的人们生活越来越空虚,虚无主义、信仰缺失成为现实通病。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如何让人们的精神不再萎靡,如何不被物欲主义和娱乐主义价值观所统治,如何成为有灵魂、有追求的现代公民,仅仅依靠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发挥其文化引领和现实批判的功能,从而辐射地区公众,提升公众的文化消费素养。虽然今天的大学不再封闭于象牙塔内并逐渐走向社会中心,但是与其他社会机构不同的是,大学却是以理性审慎的态度来回应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大学始终追求的是一种高品位的先进文化,从而发挥文化批判精神和超强的文化前瞻力。因此,高校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求其能做到保留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借鉴和弘扬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创造和培育新型文化,引导大众文化,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科学依据。总而言之,大学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当下公共文化建设设施和资源,并可以提供多元的文化精神产品。
大学拥有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知识分子和锐意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在高校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其他文化机构不具有的独特优势。随着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更加紧密,大学被赋予更多的职能,然而不管大学职能如何丰富,大学被如何界定,依靠教学完成人才培养始终是其最为根本的使命,甚至高校的各种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是依赖于人才这一资源方能实现。高校如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来传播高校的先进文化,并且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地方社会公民的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高校应该让教师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将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现今高校教师能够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将自身从科研过程中所得的最为前沿的成果传达给学生,然而绝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日常生活中蕴藏中最为丰富、生动的案例,拥有最为广泛的听众。因此,为实现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高校教师要依靠科研平台来打造能够满足公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甚至要将公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需求变成研究课题,转变成为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自19世纪柏林大学洪堡将科研职能赋予大学以来,研究高深学问、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第二大职能,现今科研成为高校教师晋升职称最为重要的依据。然而,由于高校教师长期身居象牙塔内,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论文、著作(尤其是人文社科类)成为教师的自说自话,徒有“高深”之表,仅仅成为教师评职称的依据,常常被束之高阁,难以被普通公众理解更难以发挥其文化熏陶功能。因此,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科研思路,深入扎根至基层,发现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利用科研渠道优势,参与到文化的服务过程中,例如高校教师科研课题可以研究地方和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同时又能够梳理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从而利用其专业和学科优势生成更多真正能够被日常公众所接受、“雅俗共赏”的精神食粮。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借助于教学平台举办与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公益讲座、学术讨论和科普活动,以此让高校的精神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陶东风教授在《理解我们的“娱乐至死”》中提到,我们今天民众沉溺于娱乐文化具有无奈和逃避的成分。[1]换言之,公众选择淹没在娱乐文化中不仅仅由于是它们的娱乐性,而是因为公众所能享有的真正美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太少,导致公众选择了一种在手机互联网上空虚度日和消费无聊的娱乐八卦的生活方式。高校责无旁贷地需要提供一种高端的文化产品服务于公众,提升人们的文化鉴别和审美能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再者,高校的教师作为城市和地区内的知识分子,其知识优势、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使其能够组成智库,为政府所所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政策建议,为满足群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提供新思想和新知识,因此,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应让教师成为主体和引领,以身作则,身正示范。
大学生是高校另一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文化服务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师,相反学生应该成为文化服务的主要群体,而且学生在发挥文化辐射和文明影响示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自身文明修养和素质提高。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随着他们实践能力和交往范围增强,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机会和渠道走出校园,能够将先进文化渗透到不同群体之中。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机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为确保高校能够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课可以将社区和生活空间发展为第二课堂,围绕地方文化传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问题组织教学和讨论,同时并适时地邀请社区公民参与到讨论中去。二是校外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传播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发挥文化辐射力的最好契机,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真正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通道。例如许多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后能够真正体验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了解了课本以外的真实世界,并选择了支教和村官工作,真正做到了文化和文明的下乡与普及。三是学生受到的世俗影响较小,没有社会团体获取利益报酬的观念,其理想情怀较浓,因此学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机,而且容易发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协同发挥作用,共同服务于先进文化的传播、渗透和创新。
大学,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组织,也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大学由于其人才优势、思想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应成为大学文化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对于大学而言也就是能够自觉认识到其在公共文化建设服务过程中主动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引领、文化示范以及文化创新的职能。虽然大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完全解决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是大学作为独立的思想中心,却能帮助公众反思当前娱乐大众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状态,以使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现实功利主义,注重深层的道德和精神问题,为实现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2]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3]蒋晓丽.警惕娱乐文化的畸形发展—学界对“娱乐至上”的批判[N].文艺报,2006-07-11(4).
[4]钱露.全球化时代“威斯康星理念”的更新与实践—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