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市电白区新城小学 何少妍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开展家校合作已是人们的共识。
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的教育,把握家庭社会化方向的人自然是家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比老师更关心学校的发展。如今,大部分家长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在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已经克服了许多家教的误区,能运用一些正当、合理、科学教育手段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所以大部分家长成为了学校教育最有力的同盟军。
(1)教育资源
家长由于和教师面对的对象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教师不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值得借鉴的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深刻的教训、真切的感悟。这种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把家长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利用他们的教育资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我们开辟家校合作的另一片天空。
(2)社会资源
家长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社会关系也是千丝万缕。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如果让家长主动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我们的各个主题活动搭建平台、提供帮助、给予支持的话,那么活动必将是精彩纷呈。
家长会无疑是让学校、老师和家长走得更近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展示给家长,取得家长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展示班主任老师的风采,加深家长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并做好配合工作;加强老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改信息,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宣传班级计划、目标,听取家长对于改进班级管理教学的建议,也可以寻求家长对班级事务的协助;相反,家长也可以向班主任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家访中以 “平等”的意识去合作,以 “首席”的意识去沟通,相信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委员会就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成立家长委员会后,其成员可以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家长走进校园做义工正是对新型家校合作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家长对教育尽责的一种表现,是社会重视教育的进步体现,是学校朝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协调和情感沟通。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这是班级文化的表层。在教室环境布置时,班主任首先应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广泛征求学生意见,集思广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关心、参与教室的美化,同时让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和班主任、学生一起组织策划,精心设计,给孩子们布置一个温馨、幽雅的班级环境。家长们还可以参与班级图书漂流站的建设,为班级图书漂流站出谋划策,指导孩子管理、使用好图书。
微信为微课资源提供了有效传播路径和手段,学校可利用这一传播途径将精心准备的优质微课资源推送给家长或学生,内容可以是课堂内的重难点知识、拓展知识,也可以是课堂内延伸的课外知识。学生或家长还可以对微课的设计、制作、内容等方面提出各种意见,进一步促进学校微课资源库的整体质量提升。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班级Q群、微信群和家长交流互动。教师通过这些平台把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发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与其他家长进行教育经验的交流;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把众多家长的观点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
通过微信推送教师的特长介绍、参加各种活动的获奖情况等,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和关注教师,让教师有荣誉感;不定期推送鼓励每个学生的信息,让所有家长和学生都能感觉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微信传给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让家长发表自己看法,让作品展示从静态变为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