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中医外治法及康复护理配合

2018-04-02 06:59郭旭升王红梅周青蕊
关键词:外治脑瘫康复训练

闫 瑾, 郭旭升, 王红梅, 周青蕊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1. 疼痛康复科; 2. 儿童康复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脑瘫是在婴儿出生后由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多种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导致儿童先天性残疾的主要疾病,其诱因包括父母酗酒、吸烟、孕期不慎服用药物、以及遗传性因素[1-2]。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15%~0.25%,其中遗传因素约占40.00%。脑瘫患儿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药物和康复训练为主,中医主要以中药内服或外用、外治(包括手法)等手段为主[3 ]。脑瘫患儿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因此很多家庭对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模式,效果明显。中医外治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经络、归经、脏腑为基础运用外敷、手法等手段进行的外在干预[4],有着易于接受、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本研究观察中医外治方法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对于脑瘫患儿家庭护理中运用中医外治进行推广,为社会和家庭节省医疗资源,减轻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14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研讨会中对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排除伴有严重的智力、视力、听力障碍或严重的其他小儿疾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男38例,女35例,年龄1月~6岁,平均(3.12±0.45)岁;不随意运动性12例,痉挛性24例,肌力低下型10例,混合型27例。观察组男31例,女42例;年龄1月~5岁,平均(2.98±0.26)岁;不随意运动性16例,痉挛性25例,肌力低下型12例,混合型20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常规康复训练: 根据脑瘫患儿的现有能力进行功能障碍评定,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对照组患儿接受医院康复师制定的康复锻炼计划。①站立:由康复师扶住患儿,用身体协助患儿站立,固定患儿双脚,同时一手扶住胸部,一手扶住固定膝关节。②行走:在站立后,康复师在患儿后方,让患儿双手抓住康复杆,康复师一手托住臀部,另一手握住膝关节向前用力抬脚迈出去,并用语言鼓励和刺激患儿向前抬脚行走,规范行走动作。其他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应用 Bobath技术[5]、引导式教育[6]、任务导向性训练[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8]。患儿院内康复治疗约2~3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除了为患儿建立病例档案、制订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还应该对家长宣教康复计划过程,重点告知出院后基于社区或家庭的康复护理训练措施,为患儿家属提供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

1.2.2中医外治护理: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中医外治法护理干预。⑴家属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由中医专业护士担任,主管康复师具有中医学背景。由于患儿家长对中医外治的接受能力对患儿康复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入院当日向患儿家长介绍中医外治的意义与优势,以及科室成功病例与护理经验。带领患儿家长参观科室正在进行中医外治护理的场景,责任护士将科室中医外治特色护理的宣传册发放给患儿家长,并告知家长积极配合治疗。⑵中医外治护理:①捏脊疗法:患儿取俯卧位,先用除拇指外的四肢成圆形顺时针放松背部肌肉,护理人员站于患儿后方,双手呈半握拳状,在背部脊柱从上至下缓缓摩擦,双手交替摩擦各3次,然后在患儿骶尾处用拇指和食指形成夹捏之势,双手在脊柱(督脉)旁缓缓交替提捏上行,每交替3次双手提起1次,上行至大椎穴停止,重复10次为1组,1组/d,连续护理21 d。②中药熏蒸:取白芍、鸡血藤、川牛膝各20 g,透骨草、草乌、川乌各10 g,红花、桑枝、桂枝各15 g,葛根、艾叶、透骨草、伸筋草各30 g,冷水浸泡后文火煮开20 min,倒去药液5 000 mL,药渣留用,待药液温度适宜,将患儿去除衣物后放入药液中,对患儿的四肢肌肉、肌腱进行按摩、提捏,手掌摩擦脊柱及颈椎,持续20 min后放入温水中清洗干净,1次/d,连续护理21 d。③肚脐敷贴护理:将麝香、石菖蒲等药物按比例放入纱布袋,然后用布带将其固定于肚脐正中,每3日换药1次,换药时并将肚脐清洗干净,连续护理21 d。以上护理措施均排除皮肤过敏者。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PALCI标准(P:日常姿势及位置;A:平时活动能力;L:日常中的移动能力;C:话语能力;I:智力发育)和ADL标准中Barthel指数(进食、洗澡、穿衣、大小便控制、行走、楼梯行走、转移物体)评价。 PALCI标准得分分值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Barthel指数评分越低,说明残疾越重,生活依赖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患儿家属对护理操作配合程度较高,均完成规定的康复训练计划。 护理前2组患儿PALCI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2组PALCI标准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ALCI标准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ALCI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一种自受孕开始就在进行的发育缺陷性疾病,林庆等[9]对中国6省市的脑瘫儿童分型得出,痉挛型脑瘫最多见,60.00%~70.00%的脑瘫患儿为痉挛型。脑瘫患儿需要终身进行康复治疗,是每一个患儿家庭面对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康复护理问题。因此面对高昂的费用,寻求一种经济、方便的康复手段对缓解患儿家庭负担具有积极意义。通常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行为干预、日常生活训练的综合措施,调动患儿的积极性,激发患儿自主运动的潜能。祖国医学中的中医外治法有着方便、经济、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的优点[1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中医康复干预对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意义重大。

中医外治护理方案中,针对患儿脊柱(督脉)进行提捏和按摩,可以舒展全身经络,以助一身阳气升起[11]。中药熏洗是在煎取中药药液后利用水液的热量和蒸汽透过患儿的皮肤,经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使药效深入肌肤,经过药物引经后药效到达作用部位[12];此外热量和中药药物的有效成分互相融合后,经过毛细血管的充盈、扩张后,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促使有毒物质排出,吸收的中药物质借助血液循环作用到全身,能有效缓解患儿的肢体痉挛[13]。在患儿肚脐放入中药在古代便已经开始应用,小儿肚脐血管丰富,便于药物的吸收,药物中加有的麝香是引经药,通透性很好,能够引领诸药到病灶[1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ALCI标准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外治护理模式对患儿肢体功能的改善较为明显,且患儿家属对中医外治法接受程度较高,无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护理因为有药物参与,效果往往比常规护理好,通过体表的吸收达到治疗作用,对患儿的代谢系统没有影响,不会造成脏器的损伤,能进一步促进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康复。而且中医外治护理干预易于操作,患儿家庭易于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出院后延续性康复训练同样重要[15],通过护理人员应重视患儿出演后的行为干预、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心理护理,积极开展家长培训,以期进一步促进患儿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1]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十一部分[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5): 602-610.

[2]YANG H, EINSPIELER C, SHI W, et al.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Movements and postures during early infancy, dependent on preterm vs. full term birth[J]. Early Hum Dev, 2012, 88(10): 837-843.

[3]齐蒙蒙, 赖秀华, 李泽楷,等. 我国儿童脑瘫患病率的Meta分析[J]. 循证护理, 2015, 1(2): 63-67.

[4]李延菊, 孙善斌, 刘广霞. 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 2013, 33(9): 1583-1585.

[5]林婕, 唐占英, 金晟,等. Bobath康复疗法的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6): 515-518.

[6]张丽.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4): 362-364.

[7]庞伟, 李鑫, 范艳萍. 任务导向性训练应用于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 37(6): 473-474.

[8]SONG C S.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J Phys Ther Sci, 2013, 25(5): 619-622.

[9]林庆, 李松, 刘建蒙,等. 我国六省(区)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率及临床类型的调查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10): 613-615.

[10] 熊霖. 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概况[J]. 中医儿科杂志, 2016,12(4): 70-73.

[11]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十部分[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4): 494-498.

[12] 王雪峰, 贾广良, 胡晓丽,等. 中药熏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9): 1849-1851.

[13] 刘颖, 汤宇. 小儿脑瘫治疗中中医康复护理应用效果[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7(7): 217-219.

[14] 李开琴, 赵斌, 许宏龙,等. 中医敷脐联合西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脑瘫伴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5): 320-323.

[15] 李平, 李泽楷, 邓爱玲. 脑瘫患儿家庭支持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4): 365-367.

猜你喜欢
外治脑瘫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杂志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中医外治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