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2018-04-01 18:11杨鑫滢王舸屹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向往的生活何炅黄磊

□杨鑫滢 王舸屹

一、《向往的生活》故事化叙事概述

(一)《向往的生活》节目简介

《向往的生活》是一档大型生活类综艺节目,以北京城郊一座仅有传统生活用品,无任何数码电子设备,周围种满玉米、豆角、辣椒等农作物的“蘑菇屋”为背景。三位主持人在这里完全通过自给自足和等价交换生活。同时,嘉宾在到达“蘑菇屋”之后,同样需要干家务、做农活。

(二)《向往的生活》的叙事功能

1.虚拟现实功能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将自己代入到节目场景当中去,虚拟现实功能就实现了。《向往的生活》将主角放在了人为设定的“蘑菇屋”场景中,并通过镜头呈现了人们在环境中的行动与表现。节目的参与者虽然都是名人,但他们在节目过程中始终扮演的是自己,并且保持日常的生活化状态。

为了更好地展现出故事化的叙事特色,每期节目都根据当下社会热点确定出一个主题,如倡导亲子互动的“我们都是好孩子”等;每期主题节目中,嘉宾们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角色身份,如李冰冰、任泉之间的挚友关系等;不同角色的行为和话语完成了故事的讲述过程。

观众们观看节目的同时,更在寻找一种日常生活的代入感。《向往的生活》并没有同其他综艺节目一样通过营造强烈的冲突和悬念来吸引观众,而是注重生活细节的塑造,以此来唤起观众们对单纯生活的情感共鸣。

2.情境再现功能

真实的场景和活动设计,是《向往的生活》实现情境再现功能的关键。节目中最重要的场景“蘑菇屋”系北京远郊的一座院落。为了更好地塑造生活化场景,节目组还在屋旁设置了鸡圈,在附近种植大片玉米、板栗等农作物。可以说,“蘑菇屋”的设计是对农村生态的一个真实再现。

三位主持人及嘉宾们的活动也非常接地气。黄磊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做饭的任务;何炅则负责做家务,给予他人鼓励和支持;刘宪华则不时在日常生活中为大家带来“小插曲”。

主持人与嘉宾表现出来的参与感十分强烈:做农活、生火、吃饭、聊天。与棚拍节目单一的情境设置和嘉宾活动不同,《向往的生活》力求呈现丰富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始终以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影响观众,从而让观众全方位地感受节目的魅力。

3.隐形教育功能

《向往的生活》播出的同时也在向观众们传递价值观,实现隐形教育。节目一开始就说:“城市带来了压力、浮躁、焦虑……他们希望能够呼吸自然的空气,寻找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之后华谊总裁王中磊成了“苦工”;陈赫偷懒被称“废人”;谢依霖化身砍柴少女……银幕前的“大腕”在《向往的生活》中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面临事业、生活高压的公众人物们对质朴生活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屏幕前的观众。

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也表现出他们对彼此精神世界的关心。以“女排姑娘做客蘑菇屋”一期为例,在白天的劳作中,主持人与女排队员迅速打成一片;而到了晚上,当所有人在围坐桌前吃晚饭时,大家又对彼此的事业、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这种关心使人更多地感到心灵的温暖和舒适;节目所倡导的回归原始、本真生活的精神也“润物细无声”地被观众接受。

二、《向往的生活》故事化叙事内容

根据托多罗夫在1966年提出的“故事”和“话语”概念,“故事”就是叙事的内容,即叙述了什么,包括主题、人物、结构等。因此,本文选取了人物、情节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向往的生活》所具备的故事特性。

(一)叙事人物——塑造丰满、鲜活人物

1.家庭化、接地气的主持群

所谓明星主持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明星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主持形式。《向往的生活》的主持阵容恰好符合这一概念,他们是“爸爸”黄磊、“妈妈”何炅和“儿子”刘宪华。每个人都在节目中展现出较为明确的角色分工和角色特性,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这种角色设定是根据黄磊、何炅和刘宪华各自的性格特点形成的。在众多家庭剧的影响下,情商高、会做饭、顾家等成了观众们对黄磊最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承担了节目中的“父亲”角色;何炅在荧幕中树立起的知性、温柔、善于倾听的形象使他展现出柔情一面;刘宪华一直在公众面前表现得青春洋溢,自小在国外成长的他对农村生活相对陌生,因此他成了节目中的“新生儿”。

家庭式人物关系使处于这种关系情景中的人物性格更加真实,节目完整性得到加强。黄磊与何炅的组合,让为嘉宾制作美食和维护“蘑菇屋”环境整洁得以正常进行,刘宪华的加盟则为节目增加了精彩亮点。

2.不同领域嘉宾打造节目亮点

《向往的生活》第一季邀请宋丹丹、王中磊、惠若琪等20多位明星嘉宾,涉及文艺界、体育界,地跨海峡两岸。来自不同领域的公众人物扩大了节目的收视群体,也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向往的生活》所具有的生活性和纪实性解构了明星们的形象,打破了观众对明星们原有的认知,将明星还原为普通人,也拉近了明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节目中,没有人因为自己的明星身份而得到照顾,大家都需要操心每一天的衣食住行,没有谁能不劳而获。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观众们因为真实和接地气而更喜欢节目。

(二)叙事情节——稳定之中穿插戏剧性

1.来源于生活的情节设置

《向往的生活》的情节设置源于农家生活,“客人到来,劳作换取食物,享受食物”的模式既简单又容易理解,节目摒弃了其他综艺节目中刻意营造的大起大落的反差及冲突,更加回归生活细节。

以《我们都是好孩子》为例,宋丹丹母子的一天是这样的:先是通过电话匿名“点菜”,随后与主持群会面,表现自己对农家生活的惊喜和兴趣;紧接着刘宪华带着巴图摘玉米,何炅领着宋丹丹参观鸡圈和“土豆基地”;回到蘑菇屋之后,一群人一起洗菜做饭,在饭桌上畅谈人生;最后,大家在房间里搭起帐篷,准备睡觉。

没有太多的起承转合,也没有设置过繁的生活矛盾,这正是节目运行的基础规律。在整个节目大的故事背景之下,每一期节目中又都蕴含着一个小主题,每一个主题中都输出着珍贵的情感。

为避免节目因“做饭”而走向重复和无聊,《向往的生活》强化“嘉宾+劳动”的作用,力求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升了可看性。

2.人物——情节结构中的最大变量

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向往的生活》导演组并没有进行过多干预,这虽然保证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但是也造成了节目情节不够紧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嘉宾们作为变量被引入节目中。当他们出现时,原有的情节结构被打破,戏剧冲突很容易就产生了。

以《不用语言沟通的朋友》一期为例,嘉宾大张伟先是“哄骗”接电话的刘宪华说自己是Angelababy;到达“蘑菇屋”之后他又和中文不好的刘宪华产生了沟通障碍,继而百般“刁难”刘宪华。两人之间的冲突打破了节目原本“主持和嘉宾欢聚一堂”的议程设置,为观众们提供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随着节目的进行,大张伟和刘宪华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而改变了沟通模式,从而产生了“谜之友谊”。

三、结语

《向往的生活》将观众的视线从演播室引向生活纪实本身,也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走真实纪录风节目的受众群也在不断扩大——日本的《自给自足物语》被评为家庭妇女最爱收看的节目;韩国的《三时三餐》接连斩获收视冠军;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成了亲子真人秀的佼佼者。伴随着叙事学理论走入大众视野,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倾向蔚然成风,它们也影响着整个电视叙事的方向和方式。本文选取《向往的生活》作分析,以期对其他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创新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猜你喜欢
向往的生活何炅黄磊
黄磊:穿越人山人海,仍是文艺青年
浅析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本土化回归
浅析“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向往的生活》:观察类慢综艺的叙事模式和内涵解读
符号聚合理论视野下《向往的生活》的价值取向构建研究
黄磊:我的“麻烦”来得刚刚好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课间十分钟里的“见面会”
何炅 辞职北外
何炅“吃空饷”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