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峰, 石 萌, 张德良, 葛书林
(1. 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2. 山东建筑大学 体育教学部,山东 济南250014;3.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经武纬是国家教育的基石和国家治理的两翼。为了解决当前一系列教育问题,武化教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但对武化教育的目标如何定位还无具体方案。基于此,笔者在解析武化教育内部理路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心力”“胆力”和“体力”基点出发,研究民族根性和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回顾武化教育的历史,剖析青少年强健身心滞后于我国物质发展实践的原因,设定学校武化教育的目标,为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提供参考。
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的基本技能、生活经验、社会习俗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习与教化。文化的核心是教育,教育决定民族命运,民族昌盛取决于国民“德、智、体”全面发展,体魄强健和无所畏惧精神可使国富民强。中华民族的远祖具有强悍的民族特质和勇武强壮的根性,在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武化教育就是保证这种特质与根性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我国武化教育有着悠久的组织传统与文化表达,被历代王朝奉为强国富民之圭臬。
“化”含有改变、化育之义。教化分为文化和武化。文化就是以文教化,通常借用礼乐等美、善的事物涵养人、陶冶人。文化使人变得文明,摆脱野蛮,故《周易·贲卦·象传》中有这样的表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武化即“尚武”,有使人勇猛、顽强、战胜自我之意,武化教育即武化之事。
武化最初与军事、强力之事相关联。武是“荷戈而行的武士或武装行进的军队的象征,本意是泛指军事、强力等事,与‘文’相对[1]”。“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在《周书·谥法》中,“武”指刚强、勇敢、战争、刑法等。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的武是强力征服、征战之意,是军备性质的武。当然,他们绝不愿意倡导勇武剽悍的民风,亦不敢倡导助长尚武精神的民间活动的开展。只有战争和保卫耕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中华民族的战争热情和尚武精神[2]。
“项羽破釜沉舟战胜秦军,韩信背水一战击败楚国,战前双方人马相差悬殊,项羽、韩信面对危境,凭借胆力,最终成功”,说明“胆力”具有决定性作用[3]; “心力专凝,弱者也会变强;心力涣散,勇者也会胆怯”,指出“心力”的重要性[3];“体魄是精神的有形载体,有健康强固的体魄,才能保证坚忍不屈的精神”,论证了“体力”的基础性[3]。武化教育在于培养人的“心力”“胆力”和“体力”,武化教育成就人阳刚之身躯气质,正派之文化个性,使人具备勇敢、顽强、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因此,武化教育即一种为摆脱野蛮而对人进行“修饰”的技术,是培养人在冲突中战胜敌人所需要的各种精神品质的方式、方法。武化教育是锻炼人的强壮身躯,培养人的对外制导力、威慑力,历练坚强意志和不屈人格的方法。总之,武化教育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雄性意识,是一种体悟教育,是战斗力培养和血性的文化呈现。武化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强健的体魄以及坚毅顽强、勇敢无畏、刚健有为的意志品质,成为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的教育[4]。
1.1 武化教育的滥觞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经历一个由勇武到质文的过程。最初的教育活动只是一种生存活动,教育活动寓于生存活动之中。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定都阳城[5],在其后约200多年的时间中,中原地区仍然处于各人类群团不相统属、筑城自守、邦国林立、战乱频繁的状态。为了维持政权统治,掌权者对其民众进行勇武教育训练——为军事战争而进行的武化教育[6]。武化之风从此拉开历史序幕: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修德振兵”“习用干戈”[7];夏朝政权的“为政尚武”“武人专政”的武化教育[8];商朝时期“尚武之风”的武化教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9]验证了“古代之士,皆武士”的社会结构[5]。西周姜太公加强对民众进行武化教育,铸就“劲勇而沉静,朴纯而少文[10]”的文化风格,也因此形成了齐国勇敢无畏、坚毅顽强、刚健有为的武化教育风格,并一直传承下来。
1.2 武化教育的兴起 需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时期,各诸侯互相侵吞,战争不断[11]。战争的残酷客观上促使了统治阶级大力倡导培育“有大勇力、敢死、乐伤者”的“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的“陷阵之士”以及“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的“勇力之士”[12]。在列国纷争的时代,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而武化教育是保证军事力量强大的重要法宝,因此,从制度上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如秦国的“锐士”制度、齐国的“技击”制度、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魏国的“武卒”制度都是武化教育的硕果。历史节点学派涌现,治国理政理论辈出,持武化教育观点的学派有兵家、墨家、儒家。兵家主张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诡诈与仁义辩证统一”的思想对武化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墨家是一个武士集团,一个能将武士精神理论化、系统化的学术团体”[13];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也主张武化教育,他认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武乃国之大事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可见,“有文事必有武备,武化教育是定国安邦的压仓石,是国家发展的助推器”这一哲理是积千年之久的中国智慧。
周至汉是武化教育的兴起时期,出现了以“六艺”为基本内容的“国学”教育体系。“六艺”中的 “射”与“御”属于早期武化教育的内容,有“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蘥”的记载。《诗经·秦风·无衣》也记述了当时秦人面对时时危及生存的周边游牧族的威胁,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反映了“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性格特质,表现出秦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武化教育传统是秦人在对外战争中逐渐形成并深入骨髓的,它植根于每个秦人的血液之中,作为立命之本,护国之基,也是中华民族凝练于自身骨髓中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的根性。汉代班超“投笔从戎”;面对强大的匈奴,霍去病立下“犯强汉、损我王威者,虽远必诛”的豪迈誓言,这些都体现出自信、成熟和健全的民族精神,这是武化教育的结果。
1.3 武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秦汉以降,帝王推崇独裁专政,武化之风日微。历史学家雷海宗认为“秦以上为自主史……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是一种“无兵的文化”,武化教育缺失的文化。梁启超认为“自统一专制政体始,我民族武德之斵丧”。汉高祖尊扬主威、重定朝仪,使功臣武士汗下不敢仰;至景武之间,武化之风大挫[14];到两晋南北朝时,社会上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思想倾向,如《隋书》记载:“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15]”。另外,由于长期实行军功爵制度的影响,社会上还存在着强烈的崇尚军功的意识。尤其是南朝时,大批寒门出任将帅,控制朝政,甚至取得帝位,武风更盛[16],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武化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
“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经过多年的战争,统治者越来越认识到:要想使国家强大、安定,武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士兵唯习弓马”是其正业[5],将领的作用被当时的皇权高度重视,将领培养和选拔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至唐朝,为了解决国家之间的军事战争,平衡国家行政系统内文官控制国家政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帝王们开创了“武选”范式,随之发展成为武举制。武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优秀军事人才的重要措施,使习武之人,特别是那些虽不善文却娴于骑射的普通民众得以凭借武艺进入统治集团。选择武生仕进之路被视为“正途”,提高了习武人的社会地位,激发了士民习武之情,促进了武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武学的建立,武化研究书籍的大量出现,为武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武化教育与武举考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且武化教育的教习内容与学生所学内容都与武科考试内容相符,有助于唐以后数代帝国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这也是武化教育长期存在的民众基础。
1.4 武化教育的优秀负载期 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和颜元等思想家对武化教育的提倡,元、清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王朝出现,以及武化教育发展的“内在理路”等,使得宋、元、明、清成为武化教育发展的“优秀负载”轴心降临期。
宋、元、明、清是中华民族再次大融合的时期,战争形态客观上促使武学的产生。明初的统治者实行将“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18]的政策,为民间武化风气的兴盛提供了政策保障。明代是武化教育思想大发展的朝代,在“西学东渐”、讲求实效的学术思潮中,武化教育成为兵家研究的热点,出现了一批以朱元璋、朱棣、戚继光、孙承宗等为代表的能文能武的战将,以及以《纪校新书》《练兵实纪》《阵纪》《筹海图编》《武备志》等为代表的武化教育著作。入清以后,武化教育开始大面积向民间转移,并在民间以秘密结社的形式传承。武化教育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下,进入中华优秀文化的“负载期”,以中国哲学概念,如“太极、八卦”等进行武化教育的素材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并以“打练合一”“百花齐放、群英会聚”的新“武的形式”存在于当时军警等特殊行业和民间追寻者身上。习武的这种生存状况极大地推动了武化活动的普及,加强了各地武化教育的交融,孕育了新的武术拳种等“武化形式”,促进了武化活动中的内外结合[18],开始了武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之路。
纵观历史画卷,武化教育的变化轨迹与国家强弱是对应的,武化教育是国家“图存”与“图强”的动力之源,国家所恃以成立,文明所赖以维持。武化教育传达了一种大国崛起、强国复兴的信息,它具有培养受教育者爱国、强身、勇为、自强、抗争、向上、坚毅顽强、勇敢无畏、刚健有为的意志品质。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国富不等于国强,反而有可能成为列强觊觎的诱因,成为贪图享受、丧失尚武精神的温床,只有尚武的民族才是生机勃勃、富于进取的。越是经济繁荣发展,越要强化尚武精神[7],因此,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就要补齐“武化教育”这块短板。
武化教育是一种体悟教育,技能是武化教育的基础和先导,道德是武化教育的制度保障,精神是武化教育的目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勇于做出成绩、刚强、雄伟的风格都是武化教育精神的凝练,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遇到艰险、挫折,越是坚韧不拔、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英勇斗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为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国民众拥有强大的综合优势和竞争力,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急需武化教育的回归。
2.1 “古代军事武艺”与“当前学校武术”皆有别本 从历史发生学视角看,古代军事武艺是中华武术的滥觞,是中华武术技击、实战“杀人”元素的“单操”集锦。无论荷戈而行的武士,武装进行的军队,还是“六艺”中的 “射”与“御”等都是古代军事武艺为战争储备的手段,是国家机器的必备胜战技术。古代军事武艺的功能作用就是一招制敌、一招致命,而没有现代武术的强体、健身、修身、防身自卫、娱乐、美育等功能。因此,一招制敌、克敌制胜的技击、实战“杀人”元素的“单操”是古代军事武艺的本真。
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这种技击、实战“杀人”元素的“单操”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发生了巨大的蜕变。在面向现实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古代军事武艺向现代武术发展面临着“为何存在”“如何存在”“成为何物”等哲学变化。在社会背景与文化因素的长期影响下,武术逐渐发展成一种处于独立状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为:武术活动的多样化、艺术化;武术拳种、套路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涌现。武术的功能也由“古代军事武艺”的技击、实战“杀人”元素的“单操”演绎为“悬而不击、击而寸止”的技击理念,是对“点到为止”进行深化和发展。对武术文明化的演绎要求为:踢讲究距离、打讲究分寸、摔讲究度量。虽然没有“古代军事武艺”的“击必中、中必催”的“杀人”效果,但仍然让习武人感受到习武“妙不可言”的威力,让习武人体会到习武、展演、比赛过程中的“煊赫感、成就感、威慑感、雄性感”,并展现出武术特有的健身强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娱乐、美育等功能。
总之,武术经过几千年的蜕变,现在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勇敢仗义、坚韧笃实、刻苦求进等,它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当前的学校武术是武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校武术教育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有着积极作用,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因此,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体质是当前学校武术的本真。
2.2 武化教育回归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国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代表的中华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展现的文化性格,以及具有的功能价值,实现的不只是身体的强壮,更是完成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21]。围绕着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学术界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扬文化”“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3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思路。当然,这3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思路在实践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或某一方面的错误,但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让武化教育进行回归。所以,学校武术发展应回归武化教育的本真,使学校武术教育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塑民族性格,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当代社会,承担起实现“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教育重任,以满足当下国家建设和惠及民众的需要,这也正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
从本质上看,学校武化教育的目标是人们在对武化教育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以主观要求的形式提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范畴,核心问题是“学校武化教育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即学校通过武化教育培养出具有什么能力的学生”,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学校武化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并与外部环境具有互动的关系,武化教育的目标取决于相关的教育环境。
3.1 以“武”为手段,提升学生“心力、胆力”,实现弘扬民族精神之目标 穿越五千年的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不息的风采,开启中华文明之门,勇敢、风骨、气势、担当、坚强、向上、生气勃勃等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语和符号“迎面扑来”。这些标语和符号的载体都依附于“心力、胆力”之上,是“心力、胆力”的灵魂。所谓“心力”是指在某种特别的情景下突然产生的一种克服障碍的强力。心力强的人处于“艰险畏怖之境”时,一改平时的“心力散漫”状态为“心力专凝”状态,结果是“弱者亦强”,有了它就能“革大难,定大计,任大事”。“胆力”是指那种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执着精神和毫无畏惧的行动力量,是“由自信力而发生者也”“悍然不顾,其气足以相胜,则置之死地而能生,置之亡地而能存”“唯有胆力者无畏途”“自古英雄豪杰,成建国之伟业,立不世之奇功,何一非冒大险,夷大难,由此胆力而来者哉”。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主要靠人力资源的基石作用。提升学生“心力、胆力”是“少年强,中国强”的内在里路,是传承国脉的压仓石和推进器,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启动子”[22]。
“武”是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定力剂,是中华民族精神“型”的表征和外在显现。以“武”为手段就是在“武”的本真思想指导下“尚武”“品武”,是按学生的身体结构和“武之整体”进行精细化铸练。学生的“身体结构”铸练分为:①拳、肘、掌、指、足;②眼、手、身法、步。“武之整体”铸练分为:①精、神、气力、功;②对敌时,攻击目标明确,头脑冷静,出招准、快、狠,尽量攻要害。在武化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和技击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的技能,激发“战斗热情”,培养其战斗力、血性、爱国主义、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使其顽强、勇猛、战胜自我,是实现提升其“心力、胆力”的主要路径。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华夏民族在文化积淀的深层,是一个主张墨家兼爱、沿袭儒教“不尚力争”、喜爱老庄雅柔的内秀文化民族。骨子里流淌的是道义、和平的血液,但有着天然的尚武基因:身临恶境勇向前,面对困难不退缩;善斗不屈,意志顽强;信赖本能,不以他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等。这是中华民族的天然基因,是民族精神的脊梁,特别是在当前新形势下更应启动武化教育激发中华民族的天然尚武基因。因此,以“武”为手段,提升学生“心力、胆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学校武化教育首要设定的目标。3.2 制定不同学段武化教育的目标,实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之目标 脉本意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寓意指事物连贯有条理者,如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民族优秀文化是指国家命脉中的重要一环,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民族优秀文化与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等一起构建成管控国家的核心命脉,而民族优秀文化则是国家命脉的压仓石和助推器。民族优秀文化这一核心命脉中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民族传统、独特的民族科学精神、民族辉煌历史这几项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和关键。国家要复兴、民族要强大、文化要自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关键。中华文明根脉的传承,是指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之魂、民族优秀传统、独特的民族科学精神的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在一个共同体的社会成员中传递的纵向交接的过程,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实践原点,学校武化教育应遵循教育自身内在里路,设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自身目标,自觉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明确这一目的是学校武化教育存在的必要条件,并针对学校武化教育不同学段的特征,制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区别对待学校武化教育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场域。
学生从小学通过学习进入中学,经过不断奋斗,部分学生考入大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教育学上把这种学生变化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称之为学段[20]。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心理和生理成长的敏感期,是树立规则观、制度观,培养兴趣、强身健体的黄金期。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的前提是对所要学习、研究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兴趣。武化教育的小学阶段目标是:以培养习“武”兴趣、了解民族优秀文化基础知识为宗旨,贯彻遵守“规则”和“制度”为天职,将“强身健体”理念寓于武化教育学习和生活中。武化教育的中学阶段目标是: 以培养学生勇敢、担当、拼搏、气势、坚强、向上、生气勃勃的意志品质为宗旨,提高“打练”能力,体悟“技击、格斗”等民族优秀文化“竞拼”技术,将“防身自卫”理念寓于武化教育中。大学阶段是孩子们心理和生理成长的成熟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定格期。武化教育的大学阶段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勇敢担当、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品质为宗旨,以“打练并进、术道融合”为理念,体悟“拼搏、进取、气势、担当”等民族优秀文化“哲理”内涵,将“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理念寓于武化教育中。不同学段武化教育的目标是武化教育总目标的分支,不同学段的武化教育目标的设定为实现武化教育民族优秀文化传承这一总目标服务。3.3 以技术、技能为内容,增强“体力”,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之目标 体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而使其身体在足以支撑的限度内所付出的力量,是人力之基。体力是竞技的动力来源,是通过人体内物质与能量转换实现的。研究认为,竞技的体力是通过吃、睡、练产生的。其中,练是以技术、技能为内容和依托的系统工程,具有能动性、可预设,但难以控制。
混沌学理论告诉我们: 具有混沌现象的系统,其短期行为是可知的,只有经过长期演化,结果才是不确定的。混沌来自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有着极强的敏感性。遵循混沌学理论,依据教育改革新思路,大批知名武术和教育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研究武化教育这一系统,从武化教育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出发,选出20余项能影响武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技术,深入研究、认真论证,从中选出武化教育中代表“型”的技术:乌龙盘打、拳卧撑、正踢腿、三级蛙跳、抢背、旋转跳、加速变向跑。武化教育中代表“对抗”的技术有:三拳( 抄拳、贯拳、冲拳) ;四腿(蹬、踹、踢、摆);安全性较高的摔法技术;各类竞赛、展演项目的激烈比赛制胜技术。通过一系列反映“武”之基本技能的动作技术和反映“武”之攻防技击基本技能的动作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受教育者的对外制导力、威慑力、技击能力和自我身体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的技能,激发“战斗热情”,提高学生体力水平,增强学生体质[23]。
体质健康是每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基础,是国运昌盛、民族奋进、国脉传承的基础[24]。体力充实是国富民强的基础和先导,强壮的身躯是对外制导力、威慑力的必备条件。增强学生体力,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和强壮是国运昌盛、民族奋进、富国强民的基础工程,是武化教育应设定的基础目标之一。
学校武化教育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即学校通过武化教育培养出具有什么能力的学生?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学校武化教育的基础和先导。选择“尚武、品武”路径,以“武”为手段,通过提升学生“心力、胆力”,培养其爱国主义、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在分析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基础上,遵循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内在理路,对小学、中学、大学制定不同学段的武化教育目标,实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目标。重视体魄强健的培养,以技术、技能为内容,激扬生命、充实体力,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学校武化教育三目标的设定,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