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华详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3)
做好金融工作和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是贯彻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把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的战略目标。加快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关键。[1]金融是现代经济健康运行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核心区建设和国际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保障。重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2]深化金融领域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化的投融资模式创新,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是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加强核心区建设,用好全方位对内外开放的载体、金融支持的载体,[3]努力促进金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助推核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亟待深化改革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1.全面加强核心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促进与引领。核心区地处欧亚地理中心,区位优势突出,历来极具发展潜力。优先建设与发展核心区,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和对国内外经济的带动性与引领性作用非常强。但核心区建设具有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国际性突出和涉及币种多样等特点,需要积极满足统一货币结算和整合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源的需求及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亟需通过深化改革构建起多层次多种类金融服务体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绿色融资环境。核心区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融资,其前期的资本高投入、回收周期长等是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特点。因此,加快核心区建设,迫切需要把金融作为第一支撑,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早在2012年,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就与新疆旅游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运用“投、贷、债、租、证”等综合金融服务,向新疆旅游业授信100亿元。[4]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分别与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签订授信意向书,授信总额达600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房地产、热电联产、水电站、太阳能光伏、煤制气、钢铁改扩建等领域的建设。[5]加快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增多做强金融主体,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防范及处置机制,有效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业对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效解决好核心区建设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核心区内的国际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康养服务中心建设,并努力发展成为辐射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横跨欧亚地区的增长极,促进区域性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构建适应核心区建设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深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引领和促进核心区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构建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作为基础,建设多层次、一体化并具备风险管理功能的外汇市场,应特别重视运用政策性金融加大对核心区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商业性、开发性、合作性等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相互补充的运行体系,搭建更多便捷化的平台,促进核心区和“一带一路”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坚持按照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的原则,优化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改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资本约束,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服务和制衡机制。
引导核心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权的中资机构。抓住国家不断加强人民币国际合作,稳步开放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逐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重要作用等重大机遇与利好,积极提升核心区市场主体全球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重视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增加社会和民众的投资渠道,破除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积极提供更多新业态的金融产品,增强核心区内金融资产的发展力、创新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核心区内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依托国际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导核心区内政策性、区域性和国际合作性金融健康发展,形成覆盖广、补充性强、可持续的金融组织体系,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①亚投行首个联合融资项目落户巴基斯坦,用于连接旁遮普省绍尔果德至哈内瓦尔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项目与巴国内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联接,将进一步推动巴基斯坦全国公路网的升级改造和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亚投行拨付1亿美元资金作为联合融资。积极借助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渠道,坚持与全球基础设施基金等机构建立的新伙伴关系,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社会资本投资核心区建设,全面提升国际国内金融资本支持核心区建设的吸引力。
2.深入推进核心区金融业改革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央将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考量,也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的重大决策部署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促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也在政策和法律框架之下为金融支持核心区建设提供了依据。因此,健全金融支持核心区建设,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汇集对口援疆等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核心区金融改革创新,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不偏离,并确保国家金融安全。重视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的融资体系,制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安排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特征相匹配的融资制度,促进资金投资实体经济。重视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打造供应链、共建利益链,提升产业和贸易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核心区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支持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沿边开发开放带和交通干线带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发展与竞争能力等“创新发展的四大任务”,加强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的统筹协同与配套,形成金融支持核心区建设的创新驱动发展合力;坚持提升创新发展第一动力,大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的引领性力量,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积极培育核心区新的增长极。
3.深化核心区金融改革,努力使金融工作富有创造性、增强服务性。制定核心区金融政策,应坚持把握规律性、积极体现导向性、努力富有创造性、持续增强服务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持续乏力,“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核心区建设。应注意从核心区及欧亚国际市场的实际出发,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特别是要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宏观调控实践、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相统一。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矛盾发展演变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一个时期金融服务的中心任务和政策取向。适应核心区建设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的需要,金融政策应坚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以更有内涵的发展服务核心区的PPP项目建设。可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区建设、PPP项目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做好加法和乘法,统筹协同运用PPP模式,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建设乌鲁木齐-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塔城(或北疆城际高铁)、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的南疆高铁,快速提升新疆一体两翼的客货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这种以发展潜力大、收益稳定恒久的大项目吸纳融集资金的方式,对加快核心区建设特别是弥补新疆发展的欠账、应对下行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是极好的机遇和有效的措施。在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同时,还应坚持推进PPP法治建设,把握好“依法合规、重诺履约、公开透明、风险防范、严格监管、公众受益”等六个基本原则,健全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的法律制度和保障措施,加强政策的协调统筹,保证社会资本稳定、便捷、顺畅获得合理收益,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坚持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共同做好核心区建设的金融服务,深入推进金融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解决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法规范融资担保和评估行为。应坚持金融政策要始终以人为本,以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核心区金融机构应积极帮助企业提升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受大国博弈下的货币主导权竞争、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及区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公司一方面担心自己在信用交易方式下存在着资金紧张的问题,且自己没有充足的抵押物用来向银行申请融资;另一方面担心国外进口商在金融危机中信用状况发生变化,出口货物存在收不回货款等不可预见的经营风险。2012年,我国各银行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代理行数量增加9个,与周边国家代理行数量达到780个。[6]但目前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针对核心区边境口岸地区增设金融机构、丰富结算手段、放宽融资审批权有限等具体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引导各银行加大对县域及边境口岸地区外汇金融服务的支持,积极向总行争取适当下放外汇业务权限、贸易融资审批权限和增加银行网点、拓展业务范围。为此,应重视引导各银行主动开展中哈、中俄、中塔、中巴等国家的金融合作,重视金融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核心区涉外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时健全可行的政策措施。核心区金融机构应强化核心区各金融机构主动创新外汇产品的能力。重点引导银行针对核心区外贸业务特点,进一步开发出适应边贸外贸交易的独立第三方信用卡在线支付金融产品。重视结合核心区企业资产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的特点,积极开发运用“融货通”(Commodity Finance)贸易融资产品,便捷解决外贸企业授信额度和流动性不足、融资难等问题,满足企业在“现货仓”、“海陆仓”和“保税仓”模式下进行大额进口面临的授信额度限制或无法落实足额担保等开证需求。
2.积极引导核心区金融业努力践行双向开放的新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赋予人民币“特别提款权”(SDR)后,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和资产配置能力、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度、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和深化改革等都将进一步提升,更加有利于企业利用外汇工具对冲风险,有益于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需求更高,特别是随着“五通”诸项措施逐步落实,双边多边贸易和投融资需求持续攀升,构建新型、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的紧迫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愿望强烈,但资金实力大多偏弱,重大战略性项目的资金筹措能力不足,在贸易与投资结算、跨境融资等领域对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扩大SDR的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运用有着更加广泛的需求。因此,核心区金融业应重视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7]建立健全与核心区建设相适应的金融业发展新体制机制,抓住国家扩大SDR使用,允许世界银行在中国发行SDR计价债权的机遇,[8]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充分运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投融资等业务功能,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实现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坚持加强国际政治对话,有序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在核心区内开展合作;深化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促进核心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深化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助力国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核心区内货币的可自由兑换,促进各国资本市场完全在区域内积极放开;加强核心区金融创新合作,提升金融服务核心区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水平。
3.促进核心区金融业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完善核心区金融宏观调控,努力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核心区金融工作的主线,首先受到规制和调整的就是金融行业。近年来,核心区银行业70%左右的资金贷给了大中型企业,但是央企和国企是周期性行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比重不到1%。[9]这将直接导致银行传统客户自身规模受到限制,贷款刚性需求下降;而银行出于自身加强防范风险的需要,更加不愿给中小微企业贷款。受这两个因素的合力制约,使得银行传统的贷款渠道缩窄,在银行业主要靠存贷差盈利的传统经营模式下,存款数量上升和利息成本增加,而贷款量下降,必然导致银行利润率的下降。因此,坚持依法规范、引领和保障金融业的创新驱动发展,遵循市场规则调控和拓展金融业的发展领域,特别是要坚持核心区发展新战略部署的问题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注国际合作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业态,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共建加快进程的需要,切实保证核心区金融业健康持续创新发展。
金融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结果直接相连。金融风险已经从环境信用扩大到环境责任,金融机构是生态环境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之一。“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长且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和增长极,共同发展更加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更加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法治、政策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实现绿色化转型。依法规范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有利于提高沿线国家发展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力,这对保障与实现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应科学制定“一带一路”特别是核心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顶层设计,完善绿色信贷融资制度,推进融资与融智相结合,重视培育和推进绿色经济商业模式,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视明确沿线国家的法律规范和环境保护责任,坚持依法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通过贴息、担保等机制支持绿色融资,在生态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生态环境信息制度,督促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提高绿色金融的法律、政策的可操作性与执行力,推动绿色金融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结构转型应遵循市场规则,坚持把提高服务能力放在首位,保证资金以更可靠的渠道便捷快速进入实体经济。只有实体经济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金融风险,这应该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路径。新疆丰汇正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银行、小贷、典当、互联网金融等机构合作建立金融超市,共同研发多种金融业态产品、研究市场和客户,做到总有一款产品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核心区的每个金融从业者都要有大金融思想,而不只是存款贷款的思维。中国银行虽然是分业经营体制,但经营者的思维不能固守和僵化,应有强烈的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识。“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战略,核心区的建设发展要求银行经营人员应是熟练应用各种金融业态的行家里手,既要有全球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又要有千方百计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更要有银行家、金融家的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要有倾心竭力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1.坚持引导核心区企业面向金融市场融资。核心区应抓住国家鼓励金融创新,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10]的机遇,大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核心区建设的金融政策应注重引导企业积极拓展国际金融市场,面向国际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多渠道融资,为核心区建设争取更多的内外部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持,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核心区企业应重视借助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与“一带一路”国家、国际金融组织间建立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机制,推进核心区构建“区域国际投融资合作机制”,拓展面向国际金融机构融资路径,持续稳定利用国际各类投融资平台资源。核心区应坚持把促进境内外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体制、构建投融资机制、激活和促进社会投资,稳步推进核心区金融向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目标迈进等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金融机构应帮助核心区企业提升在国际投资者和贸易交往中的知名度,通过搭建国际性的平台,引导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其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推进核心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培育核心区金融支持力是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核心区的金融支持是提升金融集聚力和辐射力及构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为此,应在运筹高端金融商务发展体系、夯实现代金融业发展平台、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科学布局产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主体结构,强化金融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政府导向和服务职能,重点解决核心区金融机构单一、创新不足、信用环境欠佳、金融集聚力弱等突出问题;强化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机构层次,突出优势,进一步完善核心区资本市场;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应树立“大金融格局”理念,统筹合力形成核心区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格局,促进核心区形成金融业产业集群,[11]厚植金融支持核心区建设的实力。
2.坚持推进核心区探索以治理方式变革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创新。核心区建设肩负着探索以治理方式变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陆全面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战略使命。因此,应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强化金融支撑,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经验,①上海自贸试验区将设立自由贸易账户系统作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的突破口,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倒逼国内金融业自我革命。央行已发布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细则,并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截至2015年底,已开设自由贸易账户4万余,账户收支总额约2万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陆家嘴金融片区在充分利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等跨境投资通道的同时,也发挥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沪港通等上海特有的创新通道重要作用。统计显示,陆家嘴私募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机构正加快集聚。2015年上半年,浦东新区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100余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6%,贡献率达60%。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计划推动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人民币跨境使用和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新一轮创新试点。另外,央行发布的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40条”,势必推动金融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在金融产品创新和优化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此,核心区应组织力量集中攻关,营造良好的金融改革环境,研究制定并实施改革措施,坚持成功复制推广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包括央行发布的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细则、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及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40条”等改革成果,[12]持续“拓展自贸试验区银行制度创新领域,形成整套适应国际规则新要求的制度体系”,[13]力求尽快实现核心区金融政策领域的重点突破。重视组织商业银行包括保险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核心区企业的金融需求,结合各自实际,开发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金融服务与支持更加有效,促进金融企业与实体经济走“双赢”发展之路。大力推进金融改革,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创新抵押品,多举措降低融资担保抵押成本,形成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坚持多举措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民间投资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相结合,提高投资回报率。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出拳降低实体企业用工、能源、配套物流等成本。设立核心区金融法院,优化金融法治环境;重视推动产权保护法治化,强化完善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让民间投资“活水”涌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潜力。[14]金融机构应坚持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切实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积极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提供国际贸易融资专项授信。积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高效管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规范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主流业态与新兴业态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依法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及时解决核心区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金融行政管理和监管部门应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遵循金融运行规则,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以创新技术监控手段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保驾护航”;[15]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引领和推进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积极开展业务模式创新探索,同步推进股权众筹的法律制度设计,积极填补股权众筹融资监管的法律空白,促进金融创新健康发展。通过上述“组合拳”措施的持续实施,真正解决好核心区创新创业和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业不发达、金融服务不灵活等问题。
3.重视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创新在核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使金融资产管理发展的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一方面资产管理业务转型需要坚持“价值理性”,体现金融中介的职能,坚持“工具理性”;另一方面核心区建设为创新金融管理、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服务地方经济、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提供了巨大商机。因此,应坚持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注重引导金融资产管理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核心区建设、保障国家战略实施为己任,立足行业资产管理,统一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确立监管标准,做到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16]依托核心区的政策优势,积极践行金融央企的责任,忠实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核心区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核心区金融服务网络,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引领和撬动作用、民间资本机制灵活的探索作用、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作用、综合金融服务的离岸保障作用、区域金融市场的货币融通作用等,[17]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发展格局,助力核心区建设、经济和金融资产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积极发挥金融资产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为核心区改革发展提供跨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坚持“创新+稳健”的经营管理思路,打出一套有针对性、有实效的“组合拳”,为核心区内中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龙头产业、支柱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集合“投融资、上市辅导、首次公开募股承销、财务顾问”等,及包括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租赁、基金、期货、投资、房地产等全方位服务的金融资产管理综合方案,助力核心区内的企业、行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积极依托核心区政策优势,以创新服务为核心区改革发展添劲助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是核心区发展的核心优势。按照“合作多元化、管理市场化、业务基金化、人才专业化、运作规范化”的原则科学运作,创新业务品种和盈利模式,以打通境内外资金渠道为突破口,帮助核心区内各类实体企业有效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在产业链中“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并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将核心区金融资产管理机构打造成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门、业务创新的新领地、市场化国际化管理的示范区、经营业绩的示范带头人、本外币资金有效运用的新平台、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注重数据资产已经成为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有效地管理数据资产,重视及时为数据资产管理赋能,努力使金融资产管理创新在核心区建设中肩负起新使命、发挥好新职能。
深入挖掘核心区地缘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核心区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高地,因此,应努力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并带动“一带一路”的共建,努力优化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经济环境,推动南北疆协同发展及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为此,应引导金融业充分发挥品牌、牌照、专业、资源和网络方面的优势,努力与实体经济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为其提供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努力探索一条核心区特色经济与综合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的“产融结合”新路径,助力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健康发展。[18]充分运用金融资产经营管理的专业优势,为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保障。积极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努力实现金融业的市场化转型。重视引领核心区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区建设的持续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1.核心区防范金融风险应有全局观念。防范金融风险是对核心区驾驭风险本领、把握主动权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重大考验。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排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和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是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保障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扎实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核心区建设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工程。金融支持核心区建设,应树立全局观念,严密“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9]既要深化国际国内金融合作,又要严密防范和科学高效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形成核心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共建沿线大部分国家共同开创国际货币体系的新格局。防范核心区金融风险,要有国际视野、全球思维,特别是要有全局观念,既要着眼于核心区,还要着眼于全国,更要着眼于“一带一路”共建的大事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统筹发挥好核心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多边机制和平台为重点,综合运用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工具,逐步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新机制,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核心区应加强和优化政府金融监管职能,深化改革的重点是针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议中央加强统筹地方和核心区金融监管,强化人民银行的银监、保监、保险等法律法规监管的职责职能,发挥其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统筹协调作用;优化银监和保监的监管资源配置,强化综合监管;坚持中央统一金融管理规则,健全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高效有力的金融监管法治体系,并赋予地方和核心区相关属地金融监管职责,确保属地金融稳定安全。核心区金融领域要在汇率管理方面抓住两个难点:一是汇率波动剧烈的风险突出,二是货币大幅贬值导致货币危机。[20]这就要求在核心区建设上,要率先在汇率管理和经贸合作发展方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一带一路”全局,科学运用中国的成功经验,根据不同国家的差异,设计差异化的货币金融合作与监管模式,促进人民币与“一带一路”国家货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并积极发挥“汇率锚”的作用,帮助相关国家解决汇率管理难题,促进经贸合作发展,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积极性。探索推进外汇期货上市,丰富外汇市场风险对冲工具,满足核心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管理汇率风险的现实需要。
2.核心区防范金融风险应有战略思维。核心区应树立债务和金融风险防范的战略思维。坚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投融资和项目管理,坚持从战略层面着眼,综合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金融政策,严禁违规融资举债搞发展,从源头上杜绝政府债务,统筹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项目、资金联审联批制度,确保政府债务零增长。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核心区建设,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共建事业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核心区必须增强战略思维,主动面对和承担来自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的困难与挑战,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家和全局的层面来部署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持从战略层面加强对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围绕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补监管短板、强监管弱项,强化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措施和化解预案,着力强化投资资金、公司治理、股东资质、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等行为的监管,防范和遏制金融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导。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1](P19)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应高瞻远瞩,善于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理性科学地处理问题,准确把握风险走向,这是核心区防范金融风险,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因此,核心区防范金融风险要有很强的战略意识,应不断拓宽干部的战略视野、及时更新战略思维、增强战略素养、始终保持战略清醒。防范金融风险要统筹科学性、长远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做到有把握有能力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更为重要的是,应始终坚持全领域、全系统、全流程的防范和遏制,坚决杜绝金融风险在核心区建设中的滋生和蔓延。
3.核心区防范金融风险应增强忧患意识和化解能力。统筹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核心区金融工作的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纳入“三个一以贯之”,①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防范金融风险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核心区和金融界要增强主动防控风险的意识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加强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机制建设,应设立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部门,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应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核心区内的银行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注重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依法妥善处理公共关系,自觉健全风险防控的制度措施,从国际国内金融体系内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核心区内的商业银行应实施差异化的经营与管理,引导和规范商业性金融机构找准各自定位,禁止盲目竞争,并为其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核心区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核心区建设,可适度采取PPP模式联合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应重点围绕金融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和金融体系内部形成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制定重点领域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预案与措施,坚持防微杜渐,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坚决杜绝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重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审判体系,多方面多层次营造核心区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核心区金融工作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发挥金融法治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金融案件的指导,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管辖法院对金融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金融审判体系,不断提高核心区金融审判的规范化、专业化的法治水平。新时期,核心区的金融工作只有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重要指示,始终心存忧患、重视监管、肩扛重担,才能化危机为机遇,化风险为平安,保证核心区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华详.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的法治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2]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7-07-16.
[3]姚彤.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进各项工作[N].新疆日报,2016-09-18.
[4]金浩.国家开发银行将向新疆旅游业授信100亿元[N].新疆日报,2013-01-22.
[5]戴岚.新疆两开发区获600亿授信[N].人民日报,2013-02-21.
[6]新疆金融办:六大举措支持新疆涉外经济跨越式发展[N].新疆日报,2011-06-22.
[7]顾华详.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法治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2).
[8]裴广江.推动构建新型全球金融治理格局[N].人民日报,2016-09-26.
[9]王永飞.法治风暴缘何席卷新疆银行业——新疆银行业转型路径探析[N].新疆日报,2016-03-29.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11]彭小兵,冯宗茂.重庆市培育金融核心区:布局、路径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12]小清单撬动的大改革——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经验[N].光明日报,2016-06-23.
[13]许健,缪锦春.加快商业银行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的操作策略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4).
[14]辜胜阻.采取六大对策激活民间投资[N].人民日报,2016-06-29.
[15]薛敬明,燕锋,邓君,殷建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城商行的转型与创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01).
[1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29.
[17]谭璐.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J].中国发展观察,2016(15).
[18]赖小民.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16-06-28.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0]丁志杰,鲍思晨.深化一带一路货币金融合作[N].人民日报,2018-03-28.
[21]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