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MOOC学习方式比较与分析

2018-03-31 09:28杨慧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

【摘要】自2012年“MOOC元年”以来,多种多样的MOOC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平台、不同科目的种类繁多的MOOC课程,究竟哪一种的设计更合理,更符合认知规律,更方便学习。针对以上问题,作者通过选择不同国家开发的不同平台、不同科目进行MOOC学习体验,并从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平台功能等不同层面比较分析了不同MOOC的特点并进行了初步总结,为今后学习和设计MOOC打下基础。

【关键词】MOOC 学习方式 比较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07-02

MOOC[1],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通过MOOC平台学习了5门课程,其中三门是专业相关课程:一个是Edx平台提供的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另一个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课程,还有一个是学堂在线平台提供的清华大学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另外两门是生活常识课程,都是由四川大学开设的《化妆品赏析与应用》和《生殖健康》课程。在学习了这些MOOC课程之后,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课程界面设置

1.课程初始界面设置比较

整体来说,在这几门MOOC课程的界面设置方面,国内学校的课程界面设置因平台的不同而稍有差异,比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课程界面设置和学堂在线平台的课程介绍界面就稍有差异,前者是视频介绍在右上角,左上角是课程简介,页面中间是课程概述,再往下是证书要求、预备知识,最下面是课程目录、参考资料和常见问题几个模块;而后者的界面是视频简介和课程目录一起再页面左上方,右边是课程积分排名情况,下方是课程进度和学习交流区域等等。

因为界面设置不同,功能的侧重点也随之不同,就拿学堂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来说,前者在界面设置方面就给学习者一种直观的比较,个人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排名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就更能够使学习者知己知彼,从而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与调整;而中国大学MOOC在这方面就稍有缺欠。

相比之下,国外的MOOC界面设置就更加简洁一些,比如Edx的课程介绍很简单,总体包含三个模块:课程更新介绍、重要课程日期和继续课程。

2.课程讲授界面设置比较

课程讲授界面的设置通用是因平台的不同而又差异,比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课程讲授界面的设置中,课程目录是利用下拉列表的方式进行的,而学堂在线MOOC平台的则是利用书签列表形式呈现课程内容,这两种课程目录呈现方式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我作为一个学习者,通过比较这两种方式,感觉利用书签列表形式将课程内容全部呈现到授课视频左边,既方便学习者整体了解课程内容框架联系和课程进度,也利于学习者进行详细章节的选择与学习。

3.视频技术方面的比较

综观国内外的MOOC视频,在技术方面,都利于了视频播放速度调整技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情况,灵活的对视频播放速度进行调整,这样就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理解能力强的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快,他就可以将讲授速度调快;而在理解上稍微有困难的学生,不但可以保持原速,还可以使视频播放速度更慢,已适应自己的需要。在这点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MOOC,都达到了这一技术水平。

不仅如此,国内的MOOC还增加了一项功能:及时提问,检验学习效果。比如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课程就是这样,老师对某一问题讲解过后,视频就会暂停而出现刚才讲授相关的问题提问,学习者只有在回答了这一问题之后,视频播放才能继续,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学习者看视频时漫无目的的现象,而且又达到了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每个平台的视频都满足字幕下载功能,这样,学习者在学完线上课程之后,可以将字幕下载到文档里面,打印出来,这就是一份很详细的教案,方便学习者进行及时复习。

在满足以上几种视频技术的基础上,国外MOOC平台(Edx)还增加一项功能:字幕灵活性。麻省理工大学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就利用了这种字幕技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整字幕的播放与显示风格。字幕不仅可以显示在视频下端,也可以整个显示在视频右侧,随着说话者的速度而进行相应的改变,方便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进行灵活的学习。

二、课程提醒

这种MOOC课程的提醒时间都是在上一门课程结束和下一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提醒。

这5门MOOC课程内容虽然不同,但是课程的提醒方式却非常相似,都是通过学习者注册MOOC平台时填写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到邮箱,内容都是针对学习者的上次课程学习与应用情况的简单询问和对下次课程内容的大概介绍,并带有一些鼓励的话。

这种提醒的方式我感觉有些许过时,因为学习者不可能一天24小时盯着电脑屏幕,看着邮箱,所以利用邮件进行课程提醒的方式已经不能达到及时提醒的目的,这种方式已经稍显落后。

至于哪种课程提醒方式更及时、更有效,在现在这种手机App软件盛行的年代,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App通用性、有效性、及时性、使用性能等等,至于选择何种课程提醒方式,仍需要综合考量,也有待探讨。

三、课程讲授

在授课方面,教师的授课都是讲授法,不同的是,授课技巧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生殖健康这类常识性课程,在讲授使视频制作者会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图片或者数据等等更直观的方式动态得转化出来,这样就方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减少学习者自己去网上搜索相关知识的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而麻省理工大学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課程,一方面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为学习者讲授,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教授者与专业领域内的不同学者交流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到前沿学者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使学习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探索,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

四、作业布置与评改

在作用的布置方面,不同的MOOC平台都采用了每次课程结束之后进行作业布置的方式,布置内容不仅有针对授课内容的直接提问,还有一些主观性很强的问题,使学习者充分调动大脑,进行主观性思考,将自己的观点借着MOOC平台,分享给更多的学习同伴。

作业的提交时间一般都有15天左右,给学习者充分的时间来思考,也给学习者更多的灵活性来调整学习进度和各个科目学习方面的冲突。

至于课程的评价方式,综合多个MOOC平台和不同的课程教授结果,评价方式总体来说包含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使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更具有时效性。

另外,在课程得分方面,客观题的得分情况很容易得出来,而对于主观题,MOOC课程一般都是利用同伴互评的方式,进行综合得分:比如每一位学习者的答案都有5位学习同伴进行评判,最后取得的平均分作为学习者这一次作用的最后得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主观性差异而存在的评分不客观的问题。

每一位参与学习的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在评改别人的作业的同时,学习者也可以从不同的学习同伴身上学到别人的优点,借着为他人批改作业,使自己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样就事半功倍,充分利用了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五、总结

在学习多门MOOC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平台、不同科目之间的异同发现,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为学习者服务。同伴小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比个人的学习效果更好,且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闫寒冰.关照MOOCs的开放教育正能量[J].开放教育研究, 2016,(6).

作者简介:

杨慧(1989年-),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研三学生,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