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SBP、RR与SaO2等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诊集束化治疗;临床疗效;心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2..02
急诊集束化治疗属于急诊治疗方案的一种,该治疗方式对急救的操作性和流程性进行了高度重视,有利于将急诊救治质量提高[1-2]。本研究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应
用了该治疗方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于2013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5.28±4.98)岁,共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与冠心病患者分别有5例、12例、10例、2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6.02±5.98)岁,共48例,男性32例,女性16例;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与冠心病患者分别有6例、11例、11例、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排除标准:肾功能衰竭者;严重慢性肺病者;重症肺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治疗):将患者的血压水平、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水肿情况、肺罗音以及临床症状作为依据,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吗啡、强心药物等对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组(急诊集束化治疗):(1)对患者早期收缩压进行合理控制,于2 h之内将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10~140 mmHg
之间,平均动脉压控制在8~15 mmHg之间,每小时的尿量在0.5 ml/kg以上。(2)氧气治疗:在两小时之内控制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94%,或者对其进行20分钟的鼻导管吸氧之后,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满足以上条件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通气模式设置为CPAP,起始通气时设置为5 cm H2O,然后再每隔五分钟将其提高1 cm H2O~2 cm H2O,一直到最终得到较为合适的参数指标,控制潮气量为6 mL/kg~8 mL/kg,吸氧浓度为40%~50%,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治疗,则要及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3)心律失常应对措施:于两小时之内,調节快速房颤心室率为每分钟110次,如果患者有心动过缓的现象出现,则要采用临时起搏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4)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干预措施:如果患者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且有PCI指征出现,则要在90分钟之内对其进行PCI治疗。(5)对患者血糖进行合理管理:确保患者血糖低于10 mmol/L,防止其血糖过大波动或者导致低血糖出现。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急诊治疗前后心肺指标变化情况,包括PaO2(动脉血氧分压)、SBP(收缩压)、RR(呼吸)与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2)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短期之内的症状改善时间;
(3)对比两组气管插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x±s)和(%)对计量、计数资料进行表示,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心肺功能指标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SBP、RR与SaO2等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1。
2.2 平均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气管插管率对比
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2.08%(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P<0.05。
3 讨 论
临床上,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常见急诊科疾病的一种,对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3]。本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急诊治疗与急诊集束化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aO2、SBP、RR与SaO2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充分看出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急诊集束化治疗在医疗实践中充分融入了急诊管理理念,将急诊流程量化后对其进行合理执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对医护人员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与约束,为急诊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其次,本研究认为该治疗方式能够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快速检测机制有利于将各项治疗措施及早落实;及早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能将恶性循环及时阻断;及早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有利于将其心肌耗氧量降低,促使氧合得到改善,将插管率降低;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能够将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将心律失常与电解质紊乱现象及时纠正能够促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在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秦 良.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43-45.
[2] 许爱平.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53-54.
[3] 张 娙.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5(11):2532-2533.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