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以实验为基础校本课程的思考

2018-03-31 16:47王建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创新教育初中化学

王建雷

摘 要:新课程的诞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几年来实施新课程教学最凸显的矛盾就是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能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恰好为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契机,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探究、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各种生活现象;根据教学中产生的实际矛盾,带领学生偿试改进教材实验;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化学原理,增设各种延伸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这种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获益最大的是学生,运用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 校本课程 创新教育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其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教学带给了广大教师极大的挑战,不仅是思想上转变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在面对中考的压力下,如何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初三年级的化学教学中,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来充分开展各种活动。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释各种生活现象

例如:学过二氧化碳密度的知识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农业大棚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容器要放在高处;学过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后,就会知道可用家中的醋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学过了三类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后,就会解释我国许多盐碱湖,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道理;学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就应该清楚为什么洗发液呈弱碱性,而护发剂却显弱酸性的;学过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就知道出售的即食即热产品的奥妙所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注意在做、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将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化學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化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根据教学中产生的实际矛盾,带领学生偿试改进教材实验,使之更明显,使得重现性和创新性更强

例如: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按照教材中的操作,每每实验结果都不够理想,所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与学生一起探究其原因。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是不是集气瓶内水面以上部分未能准确地平均分成五等份的问题,改进如下:用量筒将其准确分为五等份,实验后结果仍不理想。第二步,提出是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在检验后也排除了这种可能。以后又依次对集气瓶外壁注明体积数值,增大红磷的量,减少或增多集气瓶内最初水量等情况加以考虑,但效果都不好。最后,有的学生提出实验中导管中的空气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呢?于是又设计了以下实验:多增加止水夹,调整止水夹的位置,从而找到了真正原因所在。进而我在教学中又提出如何更好的改进实验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终于得出:将导管内先注满水的办法最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在学生接触到白磷着火点较低的知识时,又提出将实验中的红磷改为白磷,利用镁带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或用白炽灯通电后放出的热量在瓶外引燃白磷。

实验二:面粉爆炸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较为复杂,一旦盖塑料盖与吹气时间掌握不好,实验就不容易成功。生活中由于受到调料盒的启发,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改进:将塑料盒用一次性纸杯代替,在一个完整的纸杯底部用针扎出许多小孔,另将一个纸杯剪去杯子上面大部分,只有一段杯底,将先前扎有小孔的纸杯倒转过来,上面撒上面粉,然后将只留有一段杯底的纸杯套在上面,旁边用胶带密封好,再点燃一小段蜡烛,将刚才的装置从上往下套,并轻轻地振动,使得面粉从小孔中掉落,爆炸现象非常明显。

一节学生主体参与的实验课,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创新,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的简约之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实现了对实验的再创造。

三、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化学原理,增设各种延伸实验

例如:实验一: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也增设如下实验:取一支试管,加入冷水后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将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向试管中白磷附近通入氧气,观察水中白磷燃烧的现象。

实验二:方程式计算学习后,提出问题:你能否测定某一深井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从而完成对仪器的选用、操作步骤、计算方法等方面知识点的考查。

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可以把教材上安排的实验进行拓展。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后可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一些实验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的可贵品质。

四、利用校本课程教学的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较少而且杂,不利于教学,于是,我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从动物、植物、家庭、本地区、本国、世界等众多不同角度选择主题,让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在课上展示,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了水的相关知识。

又如: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分别安排了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扮演蛋白质,有的人扮演维生素,有的人扮演钙元素……,课下分别收集资料,在课上讲述自己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并实行“学习先进的,借鉴成功的,总结自己的”策略,克服困难,改正不足,让校本课程更加完善,使每一位教师的校本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创新教育初中化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