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兰 郑思东
学习力是学习组织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见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睿斯特(Jay Forrester)1965年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上世纪80年代,学习力逐渐成为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在欧美教育领域兴起,主要关注影响师生学习力的因素及干预提升策略。
英国“有效终身学习编目(ELLI:Effective Lifelong Inven-tory)”项目,建构了一个包含七种要素的“蜘蛛图”学习力动态评估框架,是国外学习力研究成果中影响大的。在我国,学习力理论方面的研究百家争鸣,而应用方面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尤其未有切实可行的学习力提升策略,大大降低了学习力对于学生成长方面的真正价值和提升作用。学习力大体上可以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互惠力和学习创新力五大要素相互叠加、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图1),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目前,本项目组经过几年的实践,拟通过完善小班化教育策略的途径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目的。教育存在缺失,中小学生学习力整体水平一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班化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人数减少,而是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运用“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教育公平”等现代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样起始于上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小班化教育”,要达到有效的提升学习力的目的,就必须对教学目的、过程、评价等方面都提供新的视角与线索。
一、增加多层次的教育交往提升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来源于个体对知识的追求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特征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林崇德提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力教育必须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只有依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小班化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交往能够从目标导向、情感激发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现代教学认为教学过程就一种交往过程,具有赋予价值、形成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特殊意义。学生说:“我很喜欢上某某老师的课,因为她给我们每个人发言的机会。”而教师们则认为:“学生现在比以前更愿意和我聊心事了,而且我也比以前更愿意倾听了”。在小班教学中,教师更容易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孩子们可以随意发问,教师也比较可能满足学生“再讲一遍”的要求;学生的作品经常得到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一点儿火花都能在教师这里得到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教师可以根据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开展更加充分、全面和多层次的教育交往。教师可一根据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不同,提出符合每位孩子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教师也有可能去关注到每位孩子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并给予适时和恰当的肯定。由于目标的设定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由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经常受到鼓励和表扬的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增强,或者学习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
二、运用多样态的课堂设计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不断学习和获得新知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班化教育的课堂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能力包括感知、接受、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受遗传的影响,后天的培养也非常关键。比如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探索和发现以及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为了培养、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课堂设计要从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向多样的教学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传统班级师生比过大,客观上限制了这种教育转型,而小班状态则为课堂设计的多样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正如一位教师所言,“和以前相比,课堂确实改变了,丰富多了。原来总担心教学内容讲不完,不自觉的就讲多了。现在人少了,时间好像也多了,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形式自然就多样了”。理科的教师也表示“小班教学中,器材、空间都相对充裕,解决以往少数学生做,大多数学生只能‘陪坐、‘陪看、‘陪听的问题。而既节约了时间,又满足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愿望,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班教学中,“师讲生听”的传统课堂样态教学比较容易打破,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普遍较为多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在实踐操作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模拟情境中学。小班化教育在客观上为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互相交往、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保证。这种具有分析、推理、解释不同情境中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通过多形式的教学环节增强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持久力及形成的稳定的意志品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学习毅力的锻炼。作为个体意志的一种特殊属性,毅力通常与人的认识、情感、精力都有密切联系。正确的认识可以确定方向,恰当的情感可以激发行动,充沛的精力是行动持久的保障。学习毅力的培养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锻炼,从平凡细小的具体学习任务做起,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
小班教学的实施赋予“课”新的内涵,教学环节的重新设计和组织,为提升、磨炼学生的学习毅力提供契机。由于小班状态下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拓展,教师可以进行精准的课前的调查,对学生进行作业的面批,个别化的当面答问等多形式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更长、更连续的反馈。小班化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使教师可以更全面地观察、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反馈的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增加某些教学环节:知识方面的问题,进行巩固、加深;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拓展、迁移;情绪方面的问题,进行鼓励、激发;习惯方面的问题,进行纠正、优化。
小班化教育的过程通过多环节学习活动展开,以诊断、调整、重复、完善和再诊断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品质日趋优化。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持久连续的过程,小班化教育条件下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更为适当的学习机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使学生在小班化的学习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稳定性的学习意志品质,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进行学习和积极探索学习奥秘的毅力。
四、促进多方面的合作互动提升学习互惠力
学习互惠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小班化教育秉持的沟通互动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习互惠力的增强。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是孩子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有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在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可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习互惠力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互动又可以分为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和生生间的合作互动。其中,生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互惠力的培养和发展尤为有利。生生合作互动也有多种类型,包括“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互动型、“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互动型、“学生个体—班级”互动型、“学生小组—学生小组”互动型和“学生小组—班级”互动型。创设个性化互动的情境,增加多方面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学习互惠力的提升。
实施小班化之后,通过重新分配、组合教学时间和空间,使教学环境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这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从量上获得更多的合作互动时间和空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教学中的合作互动更为有效。生生合作互动在小班化的课堂氛围下显得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对于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