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小学高年段人物画欣赏中的运用

2018-03-31 09:13罗丽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物画组员角色扮演

罗丽丽

一、顺应时代发展 改变教学策略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1]

社会在不断的改变,变化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网络资源的越加成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常规的课堂教学。

《艺术创想》(Art Attack)是英国CITV的一档针对4-16岁孩子的高人气艺术类儿童节目,共两季,它也是CITV播放最久的儿童节目。这是英国1989年开始播放的节目,距离现在已经28年。28年前的英国创意节目放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竟然还能让我们感到创意无限,这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局限的课堂教学,不变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生一代。

“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角色扮演活动教学实现了自主探究学习,不但解放了教师还满足了学生各样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提高,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角色扮演的疑惑

角色扮演教学已经在其它科目里应用。

既然学生能使用角色扮演教学,那在高年段人物画美术欣赏中当然可以使用!当一幅画经过现场的扮演后,学生就更加直观的了解画面的每一处细节,哪怕扮演的相似度只有10%,学生仍然可以从中获取稳定并持久的知识,借助角色扮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愉快有趣的活动教学中获得崇高的审美情操,这样的课堂是非常有效。

不能否认的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确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看,整个过程学生所呈现的状态是积极的,没有一个学生有提前结束课程的想法,反而希望再多给一些时间好让他们准备得更充分,能把作品演绎的更好。记得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个班其中一组学生由于演绎得没有另外一个小组好,第二次的课堂上他们向我提出重演的请求,他们以更完整的姿态带给其他同学视觉享受,我很感动,被他们的专研学习的精神为之欣慰。从收获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在这一段的时间里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收获了人物画作品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了画作的内涵,人物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以及作品的背景场景都研究得非常透彻,学生在这样的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虽然过程长了,但是这一过程中的团队组织、探讨、绘制道具等无一不是在加强着学生的综合能力,把繁杂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学习简单化了,学生既增强了各种能力还掌握了知识。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优胜之处

我认为兴趣是保持持久学习的稳定剂,在小学高年段美术课上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难发现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我们使用许多新的教学媒介,比如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课堂的新鲜度,从而让学生喜欢课堂。

欣赏是美术课中知识量相对比较大的板块,作者、历史背景、社会价值、情感内涵等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如何吸引小学生?往往我们都以失败告终,比如五年级中国画《流民图》,画卷上可学可读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图片的不清晰,再加上作品表现的题材脱离了学生生活,即便学生经过努力学习,这些记忆只是短暂的。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我做了调查,学生均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从我一人的滔滔不绝变成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参与他们改变了对人物画欣赏的看法,也对欣赏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力量,所获得知识会永久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不可磨灭的长久记忆。[2]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的性格、学习能力的高低以及自身的素质,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他们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角色扮演活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组员之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组核心成员,这样就可以在每一项中把优点放大,保证了探讨学习的有效性。[3]

许多人认为角色扮演活动只是一场表演,这并不正确,表演只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后一环节,在此之前还有收集资料、谈论分析、道具服装的准备。而每一环节都有着不一样的工作任务,在查找资料中擅长计算机的同学可以发挥他的特长,指导其余的同学进行该任务的展开;擅长文字组织的可以帮助小组整理资料;朗读特长的可以在旁述这一环节大展身手;擅长绘画的则可以在制作道具和准备服装;表演爱好的在最后的负责展演。每一个环节中学生们都各司其职,发光发亮,他们快乐是因为得到了肯定。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可见要达到50%以上的有效学习是主动参与其中的团队学习,而被动的传统教学的有效性只有30%以下。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主动探究学习的模式并且进行最后的展演“教别人”来完成整一个学习,这一活动教学有着不可否认的有效性,其有效性甚至可以达到75%以上。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小组合作能力、对画面的空间以及色彩的感知力、观察力、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等。

自主学习无疑就是学生自我探究、研究的学习,而这种自主学习是教学中最理想的状态,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增强的幅度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大胆尝试,我们会发现他们可以做得到,并且做得比我们想象中的都要好。

要把作品展演,学生还要对画面进行观察分析,查看画面中每一个细节,这是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另外除了观察环境之外,还要理解人物之间在画面中的空间关系,比如《意外归来者》这一幅画空间关系的非常明显的,学生在模仿主人公的同时会感知到人物之间有着不一样距离,学生通过模仿再修改再模仿增强其对画面空间的感知力。与此同时画面的色调也是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人物的衣着上需要认真比对,这样的比对过程无形是在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和敏感度。另外,作品的内涵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深刻理解后才能再展现,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通过扮演能深入了解作品。

在一个团队中学生的能力也有高低,正如前面所说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如果把教师比喻为学生的“诸葛亮”,那么他们的同学则是“臭皮匠”了,在各小组能力强的组员在团队中可以充当一个小老师的角色,引领其他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有了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获得成功。教师被解放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被激发了,并在活动中迅速成长。

然而自主研究学习的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活动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学习其实就是一个探索成长的过程,而成长是需要“错误”的出现,“错误”是这是一门必修课,没有人会没错,遇到了问题只要积极面对并努力想办法解决这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角色扮演活动教学不在于能有多么出色的团队展演一幅完美无瑕的作品,而是在于在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享受欣赏带给自身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四、角色扮演活动教学法的过程

1.分组能力平均化

分组,这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能力均衡的分组会使得小组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一开始尝试按照学生喜爱自由搭配,但是存在的问题很大,有些小组由于没有能力较强的组员而出现没能及时呈现作品等问题,小老师没有了,就感觉船失去了舵,没有一个人可以主持小组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未能按时完成,展演的时间也就只能一拖再拖,有个别组还出现草草结束情况。后来就尝试着随机分组,按照班级原来的座位就近原则分组,因为座位紧挨着方便了一开始组员之间的讨论,比起第一种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还是出现了不尽人意的问题——学生探讨学习的过程太慢,展示也同第一方法。

可见分组十分重要,这是教师唯一可以干扰的环节。不希望由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距太大所导致的负面情绪或失败感过大,理解角色扮演活动欣赏人物画只是我们用作人物画欣赏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产生对人物欣赏的兴趣从而增强美术修养,这不是一种比赛,过程的学习是最重要的。虽然说结果不重要,但展现的高低好差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冲着他们的在乎教师必须干预分组,提前了解班上学生的大概情况,把男女生分开,再从男女各大组中再分出AB两组,最后从个性别AB组中各抽相等数量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各组综合能力差距缩小,让学生享受角色扮演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师只需要提供相关平台的链接,罗列出需要收集的问题,比如画者的背景、社会价值、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画者相关作品等,提醒他们分工合作重要性,因为合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随即学生变可自行学习。学生乐此不疲的完成阅读,比起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要更容易接受,学生需要这样的平台自主学习,这是一个在学习领域成长的过程。

收集其实就是在阅读,他们在阅读一本关于这幅人物画的书,可见这过程是接收信息最大的,也是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求学生掌握并理解内容,同时还可以比对一下自己一开始看到作品时的感受。如果每一幅人物画欣赏作品都能经过自主的查找、讨论和分析,在以后的欣赏中就能得心应手了,欣赏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组员把收集回来的资料进行第二次讨论并有效整合起来。资料都是零碎的,组员之间由于收集的内容各不一样,所以必需 把问题展开阅读,大家共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同时总结出解说演讲稿。

3.分析作品并进行角色分配

小组整理资料完毕后即可以进行作品的分析了,根据文字资料的导读性,细心观察画面所有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衣着、道具、场景等,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内心活动,以至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只有通过分析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画面所传達的内在精神和深层含义,这是教师在说教中无法取代的,是一种自我对作品的感悟。

角色被分析理解之后再根据各组组员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进行角色的分配,角色的分配必须在作品被分析后进行,因为只有理解后方能选角。角色以外的组员则会安排到道具组和服装组中。

4.道具的准备和彩排的练习

道具准备和彩排可以同时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比起成人还是差很远,在道具方面并不苛刻要求,相似即可。比如五年级的第一单元中的《查布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这幅作品,画幅庞大,全是难易找到的物品,里面的道具不下二十样,衣服更是奇形怪状,还有光头赤身的壮汉,如果要依葫芦画瓢来完成,即使再用两个月的时间也无法达到,这样及失去了角色扮演的意义了。

彩排借用课余时间,教师提醒画面的空间关系,因为小学对空间的理解尚未成熟,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与此同时,其它小组的成员看到排练,在无形中是在读画,不用刻意说教,他们会在耳濡目染之下感受了美,提高审美能力。

5.展演

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也是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时光,

场地应该选择有投影的课室。一开始安排在礼堂进行,学生邀请了其他老师前来欣赏,但是问题发生了,学生倒是津津乐道的展演,舞台很好但唯独没有投影,原作没法有展示,也就是说参照对象不在了,观众不能参照作品观看展演,无法从简单的道具服装中理解原作。欣赏原作,那么角色扮演人物画欣赏就只能说是角色扮演,缺少了对作品的鉴赏。所以在选择展演的场地必须是课室。

角色扮演活动的存在着境遇性和开放性往往是教师难以将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对于学生的活动,教师更多的承担着说明、示范、组织、指导、反馈的功能,不能直接干预。

学生有趣的再现扮演,把沉闷的欣赏赐予了鲜活的生命。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深入了解和认知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现,通过四维的全方位欣赏加快对作品的感知认知,体验欣赏的快乐,感受欣赏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贾小川.从旁观者到当局者的角色转换——活体雕塑运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行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 冯璐.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美术课程“设计·应用”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4.22.(29-30).

[3] 范会平.浅谈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浅谈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青年文学家.2011.(66).

猜你喜欢
人物画组员角色扮演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小组落幕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