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的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经营发展。
近年来,我省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陆续出台了七项大的举措、成立管理会计研究专家工作室、并组织了81人专家团队进入12家大型国有企业开展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做管理会计体系。这些工作对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等要求,结合我省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安排和具体做法,以及从调查了解的企业实际情况来看,我省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近几年来,财政部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站位和作用提得很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办法和规定;我省财政部门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落实措施和探索方法,推进的力度和效果明显。但对部分企业来讲,领导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发自内心的响应,使得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存在着“提得高,落不实”等现象。
我省的主管会计业务是由财政部门来推行的,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问题不大,因为这些单位的预算是由财政部门管理的;但对于企业来说情况就不同,国企的主管部门是国资委,财政部门只能从专业的角度起一个牵头,不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推动能力不强。
虽然财政部门建立了智库、成立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室,组织了专家团队,邀请了著名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入企“会诊把脉”开出“药方”,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还得依靠企业自身来实施和完成,企业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业务精通的专业人才。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在风险防范控制、投资决策分析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且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任务需要长期来执行,不是一日一时能完成的。
目前,我省的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在实际运用中缺乏信息化的支撑,并且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全面地、系统地提供财务各种报表和管理报表所需要的信息,有待加强和完善。
目前,我省的部分国有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的财会核算制度进行管理,规避及防范风险意识差,而且企业的内部监督力度不强,起不到监督职能和作用,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一是我省的财政部门要联合国资委等部门,共同来宣传和倡导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国资部门要强制在国企掀起学习和如何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新热潮。二是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让企业管理者充分意识和认识到推行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树立科学的市场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规避能力管理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利用国有企业的资金和资本优势来开拓市场。
一是组织专家学者将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找出发展规律,便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国资委和财政部门要将成功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在各企业宣传推广,让企业真正能“看得见”和“摸得着”。
一是国资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管理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其适应企业的发展。三是结合我省实际,在现有工作室和专家团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为我省的管理会计发展建立人才储备工作。
一是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二是不断创新,鼓励国有企业聘请管理会计方面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
一是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内控制度,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优化企业的管理会计机制,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从粗放化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三是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要优化管理会计的各项指标,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得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强财务管理的社会监督效益和企业内部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