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济南 250022)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的学者都在对新时代文明与文化发展的规律、样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其反思的焦点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在冲突、融合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不断地发扬光大。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发展路径与趋势又是怎样的?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已不再是世界冲突的本源,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世界冲突,世界上“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1]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理论范式,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吉登斯认为,我生活的这个世界处在晚期的现代性之下,它与先前的世界有着很大不同,是一个充满世俗文化风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焦虑的情感变得越来越突出,自我认同被创造并不断重组,以抗拒日常生活变化的经验以及现代制度的细碎化倾向。[2]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针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理论,哈贝马斯有感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从而产生的“意义失落”与“自由失落”的异化现象,导致人类丧失了自主与反省的能力。总而言之,西方学者在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与探讨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时,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观点与思想,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分析问题的立场的局限,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我国的学者站在纵向历史传统与横向世界格局的交汇点上,提出了与西方学者有较大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国学者费孝通从人类学与民族学角度所提出的“文化自觉”观点。他指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张楚廷先生认为“大学独特的文化,当然需要独特的文化自觉,自觉其文化之深邃,自觉其文化之独特,自觉其文化之意义与价值,从而,自觉到大学之为大学。”作家冯骥才认为,“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4]正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孔子曰“和而不同”,多样性的统一。庄子“天和”,人与自然和谐。《中庸》主张“中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文化自觉视野下面向未来的大学文化育人应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的理性境界。
笔者认同这样的大学文化自觉,即“大学的文化自觉是指一所大学对文化在发展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大学的文化自觉是大学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对大学发展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大学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6]
大学文化自觉,就是既要遵循自身的发展逻辑,坚守合理内核,又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要引导、反思、批判社会,让大学文化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国家文化的高地和社会道德的灯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真正的大国,最终的较量表现在文化上。政治上的决定力、经济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威慑力、制度上的被信赖与文化上的被向往,这五大要素的集合,才能造就大国与强国。因此,欲强其国,必强其文化;欲强其文化,必通过教育。在这一方面,大学义不容辞。经过多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我国大学的类型结构日益多样化。从总体上来看,办学条件更加优化、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大学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过分满足市场需要、一味追求市场化与产业化,工具理性高扬、价值理性衰微,导致了大学精神文化的衰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引来社会的不满和诟病。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学校忽略了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进步发展的核心影响力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大学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文化育人,有利于深化对大学本质、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深化对我国大学文化的探索,有利于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深化对大学发展理念的认识,有利于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大学自身建设与促进大学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综合实力的比拼,渐趋取决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基于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文化育人,要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大学文化,以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这是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真谛。在我国,本科地方大学在学校数量、学生人数上的庞大体量,更加体现了文化育人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
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与软实力,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文化是一所大学诞生、发展的基础来源。大学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自我认识,以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大学的文化自觉。文化建设在办学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大学人从文化自觉的视角下需要清醒认识的。对于大学对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大学自身的竞争力,还关系到能否承担促进社会进步的重任,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水平也会受到大学文化自觉的影响。
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与软实力,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文化是一所大学诞生、发展的基础来源。大学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自我认识,以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大学的文化自觉。文化建设在办学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大学人从文化自觉的视角下需要清醒认识的。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支持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没有大学文化,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显现和提升。大学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其无形的文化精神传承久远,历久弥新。大学文化浸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无时不刻地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锻造着大学师生员工的人格,大学文化作为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心理寄托、心灵归属,是推动他们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建设大学、发展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样才会不断促使学校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同时,大学文化对整个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今天的大学绝不是中世纪的象牙塔,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密切的联系,让大学制度规范大学人的言行,让环境氛围发挥好育人效果,让大学师生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从而以大学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培养人才,也必将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的文化建设有利于导引社会健康发展。大学从封闭的象牙塔到成为社会的发动机与轴心机构,与社会的联系不可分离,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的存在唇齿相依,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正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注视并回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与社会每天都在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与资源的交换。大学服务于社会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实际上,从中世纪的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一直是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中心,是社会的灯塔,道德的高地,民族的良心,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在文化上的引领。比如说,在我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就是由大学人发起的,当时的思想解放具有拨乱反正的现实意义,对于整个国家从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文革状态走向改革开放之路起到了思想、理念先行的指引作用,从而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大学先进的文化引领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大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直接体现在育人为本上。文化,不但存在于有形的物质形态中,而且存在于各种无形的文化形态中,存在于人的心灵、精神与行为中。评价一个国家或是一所大学是否有文化,不但要看其有没有完备的文化设施,还要看这个国家、这所大学的人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上是否有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上有文化的人,才能够决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学作为展现国家文化的名片,一定要在文化建设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做出贡献,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大学一方面要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让每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都成为有人文关怀、人文素养、文化情操、道德情怀的人,都成为兼具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具有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的人。学生在大学期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铸就人格,步入社会就会发挥其自身的影响力,把文化的血脉延伸到社会,大学文化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能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青年一代。新时代的大学生是饱受当代文明的濡染、行为上自觉自律、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敢于担当具有公共情怀,立足于平凡岗位又能够人尽其才,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市场经济、功利化、效益与效率的追求,是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的挑战,有的时候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绝不在于仅仅是为了谋生或者是为了过上奢华的生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绝不能够成为学生的人生追求。真正的青春一定要志存高远,蕴含生命的热情,又有远大的理想并且能够为之不懈奋斗。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就曾说过:“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7]
在大学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精神文化存在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第一层次,是一所大学价值理想、思想观念与办学追求的集中凝结。大学精神文化会与时俱进地变更自身的形态和内容,但它始终是大学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全体大学人的精神支柱。因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大学独特的文化品质与大学自身的办学特色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种文化品格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精神文化往往是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大学精神文化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与核心竞争力。
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作为文化发源、继承与创新的主要阵地,一定要具备相应的文化自觉意识。大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中心,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强盛有赖于科学和文化教育,这是一项基础工程。我们所说的的大学文化自觉精神,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知识经济崭露头角的今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就是大学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大学应该更加自觉地扛起先进文化的旗帜,在继承传统优良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引擎与动力源,成为国家的智库,以及创新思想、创新思维的策源地。大学文化不能仅仅单纯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与引领者,用自身的知识优势与智慧优势引领社会文化,起到一个文化高地的作用。由此看来,文化自觉是植根于大学的内心修养,外显于大学的行为习惯,规范大学的思想意识,大学文化自觉要做社会文化自觉的指引者与领路人。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大学必须继承的,大学文化还要不断勇于创新,富有创造力与创新性,做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南针与航标灯,在这方面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责任义不容辞,既是大学自身的使命,也承载着国家、民族与社会的重托。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精神文化育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需要确立自身办学的价值追求。大学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追求,也是大学精神塑造与创新的基础,必须处理好大学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关系,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真善美、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必须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要以育人为本,营造更加适合于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化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其自觉形成主体意识,把学生塑造成为真正具有健康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主人翁精神,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与创新潜能,最终能够实现其个人价值的全面发展的人。大学还要以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为指导,确立国家利益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根本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从价值观方面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与此同时,大学还要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植根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又要承担起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创新者与社会文化的推动者的历史使命。
第二,大学要平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共性是在一百多年的大学发展历程中所凝结成的精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中主要的共性元素。每所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个性,是不同的大学所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大学由于自身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处的地域、人文、环境等不同,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领导方式等不同,各自彰显着特有的精神品格。特别是很多大学是经过了共建、合并、划转、协作等方式而成立,无论哪种方式,大学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建设统一的精神家园,确立共同的价值认同。在我国,不少大学建校历史短,但是在建校初期却承担着更多的规模发展的任务,忙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数量的增加、占地面积的扩张、招生数量的增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被眼前利益所遮蔽。从而没有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价值取向、办学定位与精神诉求。那么从这样一所大学走出来的毕业生,就难以从他身上看到其母校的影子,千人一面,给人造成脸谱化、标准化的印象。大学精神文化的演变集中体现在其理念的革新,决定着一所大学的生命力与办学特色。
第三,大学要注重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以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为主要支柱的追求真理之精神。审视现实,弄虚作假、实用功利等不良风气正不断侵蚀着大学的精神品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对高校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现象的报道屡见不鲜,令人堪忧。种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弄虚作假的风气侵蚀了大学的求实创新精神,实用功利之风侵蚀了大学的自由探索精神,阻碍了大学科学精神的提升。人文精神的指向是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理想和价值,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之所在。大学的人文精神植根于大学人的心灵与思想,凝固于大学人的血液与灵魂,是大学人行为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规范,固化为大学人的行为习惯。然而,当前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的泛化强烈消蚀着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和迷茫,突出表现在重功利轻理想,精神追求贫乏;政治信仰迷惘;个人本位凸现,集体观念减退;道德水平下降;人文素养贫乏等方面。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构,更是产生前沿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场所。大学在培养学生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教会他们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科学需要人文的引导,人文需要科学的奠基,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历史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保证大学存在并促进发展的一系列规则与规范,并外化为大学在历史的发展与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观念等。
大学的制度文化一方面约束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将其定格为文化习惯,学生在制度文化的规范体系下生活,同时学生的文化行为反过来也检验了制度文化在刚性层面是否完备科学,在柔性层面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并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制度文化查遗补缺,促进制度文化的发展演进跟上时代的要求。被检验过的制度文化最终凝结成这所学校的文化结晶。
基于文化育人的视角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做到:
第一,大学要加强对制度文化的发展创新,突出其民主性特质。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定和执行中应该吸取民主性这一原则,充分尊重教师尤其是教授在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决策制定中的参与权和质询权,突出教师在学校运行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对学术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同样,学生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如何管理好学生成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命题。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一定要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适当的空间,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制度文化,在管理制度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民主化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表现为制度制定过程中的民主性、制度内容的民主性和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民主性三个方面。但当前大学行政化管理倾向较为严重,有些大学还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没有民主商议程序,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很少考虑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需求,也导致了大学师生民主参与意识不强。这明显反映了一些大学制度文化的缺失,很难体现制度文化建设的民主性、普遍性和透明度。
随着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逐渐增强,在设计制度时,要建立依法治校的文化心态,把制度约束变成师生的文化自觉,而不是为了管理的便利,只有这样才能为制度的建立和正常运行提供文化支持。在制度文化的发展创新上,应该认真考虑我们需要制定哪些规范、制定的依据以及制定规范的目的。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要探究我们的制度在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哪些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等等。审视目前大学现在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监考制度。监考应该是怎么使每一个学生不能作弊,做不成弊,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反复考量,使我们制定的制度切实可行,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处理。再来看大学的课程设置。现在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一门课拿不到学分就拿不到学位,这就会影响他的一生。胡适先生说过,大学,第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第二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事,第三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共事,第四,学会如何做人。没有一句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然而,教育部实施的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却是一刀切式的,全国一个标准,这就有问题了。例如有的学生记不住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却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过省市级或国家级大赛奖励。但是按照评估标准,卷面59分,老师不能改,不能提分,这样的学生能说他不合格而不让其毕业吗?这说明我们在对学生的考评制度方面存在问题,死板,教条,因循守旧,不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更谈不上“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改变这样的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制度,使对学生培养与考评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常态,在制度建设方面,从上到下更应该加强论证,实施更有效的评估机制,建立对学生更有利的学业评价体系。
第二,大学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大学文化可以对学生实现长期有效的精神引领与价值驱动,能够持之以恒地充实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学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大学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方面,需要树立“三个为本”的理念,即“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既是管理学生,更是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史证明,大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的制度建设与良好的精神文化陶冶。越是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越是重视自身文化建设与精神的培育,并把自身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精神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历久弥新与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但在现实世界中,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功利化思想甚嚣尘上,制器高于育人,这种观念是将人看作是冷冰冰的机器人、机械与进行知识灌输的容器,而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这背离了大学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理性的开发和促其健康人格的养成,才是大学教育与培养的目标,而不是培养工具人、机器人。大学文化育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着眼于培养精神世界丰富、有公共视野与大众情怀、掌握专业知识、有创新意识的人,而不能是知识的工具和专业的奴隶。
第三,大学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在转型过程中,大学要注重制度先行,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制度文化要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它所培养的人才就会打上其自身办学特色的深深烙印。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指导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等,能否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师生的心田,不仅取决于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也取决于学校党委、行政的顶层设计;将这种设计变成各部门各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不仅取决于制度的规范,也取决于学校中层干部科学发展的领导水平与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将方案与措施变成具体的行动,则取决于广大师生对上述两个环节的高度理解、认同,这种认同是浸润与融合的共同体,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实现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恒动力。大学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明晰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成长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自我发展动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四,大学要解决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只有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合理,才能使大学的权力结构更加优化,才能对大学的各种事务做出科学决策。我国大学目前的现实情况是,行政权力挤压了学术权力的生存空间,决策偏向了行政权力,学术自由受到压制,这实际上是无视大学作为一个教育组织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的大学,行政权力的膨胀销蚀了历久弥新的大学精神,严重阻碍了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
大学的物质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是大学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物质存在,而且是大学人工作、学习、生活的智慧结晶与劳动成果。大学的物质文化系统由经费保障、硬件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三部分组成,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大学文化建设系统基础的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大学校园内各种物质设施与校园硬环境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是大学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大学物质文化以直观的形象被广大师生员工以及外来人员所感所知。
着力建设大学的物质文化,不仅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而且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物质文化虽是有形的,但其涵盖量大,给大学物质文化系统的构建增加了难度。在建设大学物质文化过程中应做到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经济实用、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寓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于物质文化建设中,将艺术性与时代感紧密结合,体现出大学人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追求、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内容。
文化的发展规律,应当是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物质文化育人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大学文化的演进过程是有历史性的,大学文化是历代大学人辛勤耕耘的历史结晶,也是大学人对大学文化进行继承、发展、传播的过程。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物质文化育人必须尊重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按照文化的发展规律,谨慎地破旧立新,保存好学校的古建筑、遗址,因为这些古建筑、遗址正是大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物质文化的见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学物质文化育人要勇于创新,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秀美、科学的大学物质环境。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是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条件的重要体现,是其对外形象的重要标志。当前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尚存在诸多不足,物质文化建设往往停留在表面、局部或技术的层面,缺乏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应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大学物质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影响。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大学物质文化育人要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大学精神的文化特质。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台等各种物质文化形态都蕴含着、记载着大学精神。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对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起引领作用。没用精神文化的指引,物质文化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往往以物质文化作为载体加以体现,所以说,大学里一枝一叶总关情,就是这个道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合理、清静幽雅、温馨美丽的校园。校园环境体现了大学的文化价值,校园环境是负载学校的文化历史、办学特色与育人环境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氛围与环境建设相得益彰、和谐发展,能进一步丰富校园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更好地发挥学校环境育人功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格调、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校园环境,能够被生活在其中的广大师生所感、所知,须臾不能离开,校园环境建设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高雅的校园景观文化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大学校园环境积淀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身的历史、文化等等。大学师生员工能够通过欣赏校园文化景观拥有审美知觉,从中感悟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文化内涵,解读所蕴含的各种地域文化信息,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欣赏校园环境,可以解读校园环境中蕴涵的大学文化精神和地域文化精神。大学应本着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采取夯实校园文化底蕴、提升校园人文格调和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等全方位的措施,大力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对校园环境特色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环境中与地域特色息息相关的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美化以及再创造的过程,进行对其育人价值挖掘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是大学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大学作为“精英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源流之一,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其中深度的、根本性地自觉是自觉自身的文化使命,既要完成自体的传承与创新,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和履践先进的文化实践。大学要自觉地承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不断创新文化,使其获得新的时代生命力,同时还要自觉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清理、留存甄别、弘扬的使命,以期更好地完成文化育人的使命。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
[2]杨玉洁,赵岩.自我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形塑——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对自我的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8(06).
[3]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成长春.大学文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5).
[5]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王建南.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文化自觉[N].福建日报,2013-3-26.
[7]王德峰.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