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精准脱贫成效应加快乡村文化小康建设

2018-03-31 19:41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乡贤贫困村群众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 250014 )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但在有些基层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村,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还存在差距,精准扶贫重点依然放在增加村民收入上,聚焦在物质生活小康建设方面,文化小康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尽管不少地方对文化扶贫工作也进行过诸多探索,但很多乡村依然存在文化观念滞后、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生活枯燥的现象。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导致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集体观念、法律意识淡薄,生活方式落后。如不能尽快扭转这种状况,加快推进贫困村的文化小康建设,脱贫攻坚的根基就会不牢,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就会不足。要巩固扶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就必须把文化扶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快贫困地区的文化小康建设,建构能保障持久脱贫的乡村文化。因此,在农村城镇化、乡村空心化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脱贫成效,需要有战略思维和长远考量,将脱贫攻坚与中国乡村文化重建结合起来,正是当前急需认真思考、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当前部分扶贫村的文化建设现状和脱贫致富面临的问题

(一)贫困村公共文化阵地缺失,村民文化生活匮乏,削弱了自身脱贫致富的基础

以笔者挂职担任村第一书记的山东西部H市为例,一些精准扶贫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形式单一,多年来,始终处于简单粗放型发展状态,村委的几间房屋,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内部除了有一台电视外几乎没有其他文化设施,甚至与文化有关的各种标牌展板如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儒家讲堂、村民娱乐中心等连挂的地方都没有。村内狭小的健身广场,农收季节用于晒粮,农闲时用于停车堆放杂物。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文化活动也备受制约,农民看电影、看戏要么村委会出钱,要么只能在富裕户有活动的时侯。村内各种文化课堂、夜校、实用的技能培训等也难以见到。农闲时大街小巷树荫下、门楼里见到的往往是一桌桌搓麻打牌的群众,这也就是村民们一年四季空闲时的娱乐活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管耕耘,等待收获的日子,精神无依靠、无寄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活滋养。但现在不少贫困村恰恰缺乏滋养广大农民精神生活的“田园”。由于村内没有相应的文化阵地,缺乏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娱乐,更少有推动经济科技发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文化活动,减少了促进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的机会,削弱了村民获取致富信息、增强知识技能、主动对接市场的有效渠道,形成了群众仅仅依靠土地种粮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削弱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

(二)贫困村群众文化低,观念落后,降低了脱贫致富的能动力

贫困村的情况表明,贫困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贫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很小。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见识短浅,考虑问题简单,视野不开阔,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慢,法律知识难以普及。发展家庭经济没有计划、没有技术、没有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务工,收入也与文化水平较高的打工者有很大差距。受文化水平所限,部分群众把贫穷视为自己的命运,不相信自己能摆脱贫困,宁愿苦熬,不愿苦干;少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明显,在发展经济方面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敢闯敢干的勇气,只希望做些送上门来的既简单又收入快收入多的事,没有自我争取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宁愿守着土地做低效益生产,也不愿从事高效益农业生产,满足现状,安于清贫,不思进取。甚至连某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也“‘等、要、靠’思想突出,有些村干部等着上级给钱,向帮扶单位要钱,靠救济过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1]这种“等、靠、要”甘于被命运束缚的思想意识,大大降低了脱贫致富的能动性。

(三)贫困村缺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丢掉了很多有助于远离贫困的良好村风

在移动通讯、互联网的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农村群众在向往城市生活,感受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猎奇和盲从心理也让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愿望形成了新的参照系。对外来文化简单模仿和崇拜,致使许多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冷落,一些传统礼俗、传统美德日渐式微,部分人特别是青壮年人渐渐对乡土传统文化产生了疏离感和自卑感,勤俭持家、孝老助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与邻和睦、自强不息等道德观念逐渐被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所替代。有一些村民变得越来越短视、趋利和自私,做人做事顾虑增多,不愿赡养老人、不孝公婆,攀比讲排场等不良风气造成老人无人照料,甚至因老或因病致贫、因大操大办婚丧等事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弘扬传统文化氛围的缺乏,加之贫困村的基础教育也没有加强传播传统文化以及上好音、体、美等艺术类课程的第二课堂建设,对农村新生代的成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降低了新生劳动力素质,弱化了贫困村自身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加了致贫返贫的风险。

(四)贫困村缺乏具有文化气息的引领人,少了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脱贫致富环境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千百年来,很多从乡村走出去的或学,或仕,或商的精英,由乡愁所牵,或衣锦还乡带回了财富、奋进精神;或叶落归根带回了技术、知识服务家乡,这些乡贤用自己的奋斗经历为村民树立了榜样,不断的教化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引领着村民创造美好未来。但目前在不少农村,人们对乡贤文化、乡绅文化的记忆成为了过去,没有了具有文化气息的人才引领,缺少了振奋精神、以文化人、开启心智、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融合,在把乡村培养出来的优秀分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定居的同时,剩余的农村青壮年也普遍外出务工,乡村日益空壳化,精英流失,人心渐散。最活跃的文化活动参与者和有特长的文化活动带头人的流失,使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开展,自发的村民文化群体组织逐渐失散,吸引群众扶老携幼参与的乡村活动已难觅踪迹,离开乡村的年轻一代也很难再会保有原来的乡愁记忆,在外面生活的精英或“乡贤”也不愿或再难以回到乡村。乡村文化的日渐凋敝,让贫困村的群众失去了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脱贫致富环境。如何再次重建乡贤文化,焕发这些优秀乡村传承的活力,也是我们推进贫困乡村可持续脱贫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三、夯实精准脱贫根基,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小康建设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发展的机制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时明确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实践证明,要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除了物质上的帮扶,更为重要的是要先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引导帮扶对象转变思想观念,打开视野。如此,才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自立自强拔穷根,让贫困不再重来。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文化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开启心智,获取知识,提升素质。所以,应提高对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扶志”与“扶智”作用,建立健全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和目标,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乡村文化小康建设。要强化政府在脱贫攻坚中文化扶贫的责任意识,将文化小康建设纳入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制定具体的文化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乡村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及路线图,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基层文化单位担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定期对贫困镇、贫困村的文化建设跟踪核查,完善扶贫绩效考核机制,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脱贫攻坚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二)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筑牢文化小康建设基础

文化场所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基础条件。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政府应首先搭建好乡村文化服务与产品的消费平台。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以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落实和保障文化扶贫资金投入,以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大贫困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贫困乡村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如建好村民学校、阅报亭、图书室、宣传栏等,提升文化服务水准,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便利的知识学习、普法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体育健身等综合服务场所和设施,确保文化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扶贫工作,以城市带动乡村,多措并举共同努力,推进改变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局面,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动力,筑牢乡村文化小康建设基础。

(三)创新乡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重构乡村文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指示,应重视加强乡村文化扶贫,在贫困乡村集中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扶贫项目,着力创新乡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送进农村,让群众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唤起贫困群众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贫困乡村的文化发展动力。

既要继续重视和强化传统的文体服务,也要大力推动贫困村的网上文化服务;既要推进面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公益性科普活动和文化艺术培训,也要加强针对劳动力的技能技术培训;既要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也要强化紧扣群众现代生活的文化服务。要致力创办好乡村文化大讲堂,建好利用好村广播站,甚至可以在村里做一些图文并茂的文化、科技喷绘,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好乡村文化氛围,普及实用新技术,推广科技新成果,让群众以科学指导生产生活,用知识脱贫致富。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引导人、教育人、鼓励人,让贫困群众摒弃依赖思想,树立艰苦创业、自立自强意识,打破乡村固有文化平衡,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科学健康的乡村文化生活新形态。要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教育工作,重视文化艺术课程对人的熏陶教化作用,适当增设农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课,逐步改变贫困农村人口的文化知识技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四)强化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为实现贫困地区文化变迁提供保障

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的文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明确镇村文化发展、推进、管理人员的岗位编制、标准和责任,强化文化单位在文化小康建设中的担当。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和扶持贫困乡村文化能人,组建好群众文化普及宣传队,发挥好民间文化人才的作用,形成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增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研究吸引社会精英深入乡村、扎根乡村的机制政策措施,增加乡村吸引力,培育新乡贤群体,凝聚新乡贤力量。新乡贤不仅仅是村民们学习的楷模,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乡村富裕的引领者,鼓励离职离岗的公职人员、专家学者、商界精英走上乡贤之路,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反哺桑梓,回乡建设美丽乡村。这既可以解决乡村文化人才缺乏问题,又可以满足乡贤们受乡愁乡情所牵反哺桑梓的愿望。更为重要的是新乡贤的榜样作用,可以让乡村群众耳濡目染、见贤思齐,受到教化,从而涵养文明乡风,让贫困地区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变迁,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为在贫困地区传播先进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五)着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精准脱贫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富矿,它可以润物无声地改变人们精神世界。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把“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弘扬传统文化,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新时代新的内涵,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以文化人,开启心智,唤醒群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让传统文化在精准脱贫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针对精准扶贫实践中贫困群众老弱病残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的实际,应在贫困村将传统文化中的孝善扶弱敬老、和睦邻里等传统理念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传承与弘扬孝善文化,引导村民孝老助困、崇德向善,尝试设立“孝心基金”“村级互助养老”“慈善救助”等孝善养老助困扶贫新举措,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新乡风,以巩固扶贫成效,提高扶贫质量。倡导勤俭持家,移风易俗,大事俭办,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培育良好家教家风,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好青少年,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传承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文化,自觉摈弃现在的一些不健康做法,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懂得怎样生活更健康,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1]李海鹏.精准扶贫环境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以山东省D市N县X镇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2).

猜你喜欢
乡贤贫困村群众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多让群众咧嘴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