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仪式层面透视

2018-03-31 19:00马雪梅王小琴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科礼仪仪式

马雪梅 王小琴

预科教育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系统中采用的一种,办学形式,它通常指的是大学预科教育。十八世纪后期,国外一些国家开始在高等教育中设立预科教育,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也曾设立过预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先在民族院校设立预科,以后预科教育逐渐扩大到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在西方教育体系中预科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它归属为高等教育的层次。由于大学预科在从基础教育顺利接轨到高等教育的阶段中起到桥梁中转的作用,它被称为高中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

一、预科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第五条将民族预科班定义为:“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二、仪式模式与预科教育的关联

(一)过渡礼仪模式与预科教育的共性特征

既然民族预科教育是介于高中教育和正式大学教育之间的教育形态,那么它就具有一种过渡性的仪式特性。这里出现了一个概念,什么是仪式?在教育的语境中,笔者认为仪式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张力的重复性的交流讯息的行为。过渡性在仪式研究中被称为过渡礼仪模式。二十世纪初,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对仪式研究作出了创新性的重大贡献。经过观察与分析,他发现人类的诸多社会行为,例如人类的婚姻、丧葬、成年礼入社、年节、庆典、教育,等等都具有仪式过渡的特征,并且他将这一特征叫做过渡礼仪模式,将过渡礼仪模式分解为三个阶段来解读,即第一阶段分隔礼仪(阀限前礼仪)、第二阶段边缘礼仪(阀限礼仪)和第三阶段聚合礼仪(阀限后礼仪)。[1]这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相关仪式现象和人类教育行为的认识。那么相关的三个层面作何解释呢?第一阶段分隔礼仪,表示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即个人或者社会群体从原来的社会结构中或者文化状态中的地位分离出去。第二阶段边缘礼仪,表示仪式的主体(个人或者群体)在整个仪式的周期中处于一种边缘的模糊阀限,他从文化的一个领域通过,既不属于先前的状态,也不属于未来的聚合状态。第三个阶段是聚合礼仪。即重新聚合和重新融入的阶段,此时,仪式主体重新获得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一种结构性的权利和义务。

(二)“结构——反结构——结构”模式对预科教育的启发

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之后,英国文化学者特纳重新阐释和发展了这一仪式分析模式。他将这一仪式分析模式发展为“结构—反结构—结构”模式,尤其是充分说明了阀限期的反结构(交融)性质。[2]并且特纳在一篇论文中实际上触及了仪式中教育的状态,他说:“在阀限期,通晓礼仪的司仪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将潜在的悟性转化成真正的诺斯(真知)。”[3]特纳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指的是在一些社会,当孩子的年龄到达一定程度,他(她)就会被允许进入特殊的地点入社(进入秘密社团),在通晓礼仪的司仪的指导下学习社会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往往是当地社会视为最珍贵的社会知识,通常带有神圣的性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入社的人结束学习,然后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状态,他(她)被视为成人了,或者从此被认可具有某种头衔,因而具有参加某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据人类学、社会学的大量报告,这种入社的阀限阶段往往充满危机,伴随着模糊的生成特质,而且最重要的是社群的知识在其中也得到传播。应该感谢人类学、社会学,它们使我们认识到了教育仪式的这一阀限阶段和过程,并且启发我们深思在阀限阶段的教育。不过,人类学、社会学对阀限阶段的教育模式、教育特质和教育意义兴趣不大,相关学者很少关注和探讨其中的教育问题。因此,这或许给教育学带来了一些新的观察的视角。

(三)民族预科教育的阀限性特征

按照教育学的划分,上面提到的一种入会式的仪式教育,它属于社会教育的层面。诚然,在现代化之前,一些社会(特别是无文字社会)确实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学校教育,他们的社会普遍存在着的教育形态是司仪式教育形态。他们和现代的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当然,反过来,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学校教育其实也具有一种仪式教育的性质。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习惯像卢梭一样,不进入学校而完全通过自学就可以成才,事实上,我们得习惯靠学校。此时,如果给出一个定义,那么学校系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就是社会从自身抽出的一个教育装置,社会期望在他(她)和原来的阶段告别之后,通过很多年的学习,可以获得一种社会认可的新状态。当然,从明显的特征来说,民族预科教育,它是非常契合我们说的过渡仪式模式。当然,它的阀限阶段的特质就非常明显,因为,很显然,正如很多人观察到的,在我国,它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脱离高中阶段后,进入大学之前的预备性教育。这种预设的阀限性,就决定了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

1.阀限的特殊性关联着模式与创新

现在,教育实际上处于一种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对于所有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希望能够循序渐进地、有选择地传承下去。这当中就产生一对相对的角色,即老师和学生:老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当然,这是所谓的老师是指导者,并非是灌输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自主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所以,在预科教育中,就必然出现一种模式与创新的范畴,而且显得特别突出。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预科就是把知识弄牢固就行了,甚至认为预科就是高三补习班,好像,把知识装进脑子里就万事大吉了。这时候,就把学生当成一种恶补知识的容器。的确,民族预科学生在考试中确实存在相对分数偏低的情况,很多情况下还同时存在严重的偏科,但是,我们应该想到,民族预科学生还是一个有个人主体性的学习者,这时候,教育者就应该自然想到其实民族预科教育应该将模式与创新同时关注。这里举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例子:16岁时,爱因斯坦在考大学(瑞士理工学院)时失利,但是,爱因斯坦从来没有气馁,恰好这一年,他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从而对经典物理学理论产生困惑和怀疑。试想,如果,爱因斯坦就像木偶一样只学习不思考,他能产生这种种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吗?试想,如果没有塔尔儿梅等老师引导,他能在10岁就对科学和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吗?所以,引导是很重要的,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笔者这里的理解是,想象就是一种思维的探索与创新。而这里,还包括了一些自学的成分,自己潜心思考的成分。所以,国外一些预科把自学能力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的这种教学方式。当然,一种完全自学的方式也是不适宜的,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灵活学习都很重要。

2.阀限的特殊性关联着认同敏感期

很多人已经谈到民族预科学生的身份特殊性,即,他们的少数民族身份,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相对比较复杂。首先,这和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认同敏感期有很大的关系。少数民族学生大都20岁左右,由于其身心的进一步成熟,对划设的民族身份逐渐加深认识,对民族身份比较敏感,所以,这时候是固化民族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不一定是突然激发自我区分和认同的最早时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因为升学的原因,进入了一个民族预科班,这会刺激他们的认同与区分;第二,在民族预科班级内部,多民族学生在一起,这同样也会刺激他们的认同与区分;第三,在校园环境内,班级、寝室等划分和人群的交往都会刺激他们的认同与区分。所以,整体而言,在民族预科的一年(民考汉)中,预科学生的民族认同会激发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引导,这是非常正常的时期。

但是,笔者认为,像现在国内外热论的族群原生认同和工具认同并不能很好解释现在民族学生的认同问题,因为认同是一个社会进程和人自身的发展认识进程。在原生认同论者的眼中,好像人生下来就会认同族群或者民族似的。在工具论者的眼中,好像什么都是别有用心似的,笔者认为不历史辨证地认识族群或者民族认同问题是不妥当的,会造成很多误解。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认同问题,我们应该采用教育措施恰当引导。当然,在预科教学阶段,我们现在有国家统一教材“民族理论与政策”,这非常及时。同时,我们也应该把视角再扩大,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心态,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人群,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人类知识文明成果。我们要将我国各民族公民的四个认同贯彻落实到底: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一颗文化的心去看待互相的文化,以一颗互相欣赏的心去学习人类知识。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避免一种盲目的民族主义,避免一种盲目的以自我族群或者民族为中心,让大家认识到我国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

三、仪式模式视角的预科教育管理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有以上论述的仪式阀限性特点,所以,相应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科阶段学生的一种危机性。这种危机性表现在包括学习、认同、生活等很多方面的一定压力。但是我们应该把危机朝一种能产出正能量的方向引导。正如教育学家O·F博尔诺夫指出的,“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开创新起点的机会。”[4]考虑到民族预科教育的仪式特点,在预科管理上就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管理方式方法和视角。除严格实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方面还有以下三方面需要考虑。

(一)加强班级管理,引导预科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班级管理在预科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应该建立有力的班团干部队伍,同时加强党组织的号召和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积极作用。由于预科阶段和正式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区别,所以,有的同学并不热衷于课外活动,并不热心于承担责任,一心扑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拼命型”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得过且过,在他们的心目中总认为一只脚已经跨进大学,学习好坏无所谓,参加活动与否无所谓,担不担责任无所谓。其实,以上两种情势都很磨灭意志,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当然,也不能让班干部过分热衷于班级活动,从而荒废学习。好的班级制度和管理方式是解决危机的重要保障,所以,这时候,班主任、辅导员应该积极介入,随时关心、随时观察、随时总结、随时纠正,不能“懒政”而听任之放任之,但求不出大问题顺利毕业就了事。

(二)规范教学管理,培养预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管理包括对教育思想的总体指导、对师资的配备、对教材的选定以及对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管理等方面。在教材已经选定和师资已经配齐的情况下,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以数学为例,首先,教学人员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对预科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再赘述;其次,数学教师必须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与符号,因为数学语言与符号的准确使用与否关系到整个数学体系能否建立,为后续的数学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在满足上述两点后就是教学方法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预科数学是包含了中学已经学过的初等数学和大学才学习的高等数学,所以对于中学数学,有些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缺乏新鲜感,满足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部分学生在整个预科学习的一年里,数学没有得到预期的提升。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授课教师在开始预科数学教学时就需要将其重要性给他们分析透彻。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公式等的由来,提高学习兴趣,在后续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上得以更好地适应,从而遇到问题也就不觉得突兀。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勤练习、善思考、多总结,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会做几道题目以应付考试。

(三)重视生活管理,关爱帮助贫困预科生

在生活方面,有些预科生家庭确实比较困难,所以应该特别关心。首先是学校相关部门应全力解决学生经济方面的问题。目前预科学生还不能享受普通高校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资助,所以,国家在拨付预科教育款项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制度性的专款。其次,尽量找一些帮扶的方式,例如学校层面的资助与奖励,包括助学金、奖学金或勤工俭学。又如,教师、同学、社会企事业的资助,等等。总之,不能让民族预科学生不能因为贫困而放弃学业。在受委托培养的学校,也不能把预科生当作一个匆匆的过客,认为他们不是自己“正宗的学生”,作为教育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而不能产生一种事实上的“阀限期歧视”。要把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关切提高到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让民族预科生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感到一种切实的人性温暖,从而度过这段相对危机的仪式阀限时期。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其作为介于高中和正式大学教育之间的教育形态也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预科学生的边缘危机、身份认同等过渡性的仪式特性,需要学校、教师在开展预科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时有效地引导,使之顺利度过预科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逐渐成长为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预科礼仪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跟踪导练(二)(6)
筷子礼仪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礼仪篇(下)
Talking strategies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预科课程的态度与需求分析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