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巧晖 杨杰宏
2017年11月11—1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湖南大学主办,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年会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30余个科研院所与高校的200余位学者参会。大会开幕式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宗宇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曹一家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朝戈金研究员和湖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杨永锋致辞。大会就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宏观理论、少数民族文学与口头诗学、地域写作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收获良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愿景》从学科发展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重点阐述了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口头诗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论述了“鲜活的、发展的、变化的文学现象,不能用僵化的、教科书的观念来解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本学科发展,也能与其他学科在更高层次上对话”。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认为,“玛纳斯学”经过16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当下《玛纳斯》无论从研究者的代际传承而言,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布,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学术交流的繁荣发展,使得口头史诗传统的传播和互动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典范。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提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中的“集体记忆”具有浓郁的跨境叙事色彩,其跨境叙事的陌生化和神秘化效果又具有另一层面的民族建构意义。他以裕固族、撒拉族、鄂温克族、京族为个案,阐述分析了跨境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失忆”、家园意识与强调性“记忆”、跨境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记忆”、“失忆”与“记忆”等。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阐述了彝文的创制及其文明的推进、彝族母语生态诗学与彝族文学的地域使命、彝族地域文学传统及其现代传承与传播、彝族母语生态诗学的思想根基和理论内涵、当代彝族诗学的互译性与互文性等,并强调开拓彝族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意义。罗宗宇(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介绍了《民族文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就呈现了一种世界眼光。2007年,以主编叶梅为首的编辑班子更是明确了“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办刊宗旨,将长期以来杂志编辑中的世界眼光由实践追求提升到了理论自觉的层次。如果说文学的世界性指的是“在相当的审美层次上,从内容到形式诸方面,世界各民族对某一民族文学作品的认同、共识或共鸣”的话,那么文学杂志的世界眼光则体现为追求并促进文学世界性的行动,而这也正是《民族文学》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和践行世界眼光的体现。龙宁英(苗族作家、骏马奖获得者)结合自身创作体验,阐述了自己在写作中侧重苗族书写,了解民族历史并到湘西走访,在走访中发现和了解到当地老百姓对世界、人生、财富、爱情、家庭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她期冀在今后的写作中能书写苗族民众的幸福、痛苦和仇恨,因为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以盘瓠神话为例,阐述了母题解构及其功能,指出母题研究的未来趋势是要关注和进入网络以及数据库,母题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并介绍了查找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的方法。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提出明清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诗人——特别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的诗人“宗唐”倾向较为凸显,他们自觉接受唐诗影响,可以归纳为对唐诗文字、意象、意境的借用、化用,以及对唐诗体式的效拟和对唐人唐诗的吟咏、文人大家的批点等方面,而且在他们对唐诗的接受和学习中悄悄融入了本民族独特的气质个性。黄南津(广西大学教授)提出,《布洛陀》文本繁多复杂,长期在民间流传,保存状况堪忧。他以1991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汉译部分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文本选择异同、文本文字和标音方式异同、文本排印体例异同、汉译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希冀能让研究者对这两种文本有一定的认知。杨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以198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民族意识表达为重点,探讨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表达问题。宗教仪式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创作中须正面、审美地对待宗教意识。民族意识要在爱国的前提下表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少部分作家缺乏开放的视野,局限于部分题材,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要用民族性遮盖艺术性。陈思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认为,《青藏辞典》的词条无疑是作家格绒追美对青藏这一文学对象颇具典型意象的形象注释,也是其对辞典体小说文体探索的重要贡献。而这种文体再开拓的文学意义,也必将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认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关键结构是“织女失衣——用牛皮追织女”,并且提出假说——织女的原型是蚕,认为“结茧=织女纺织”,同时认为故事的成因是蚕头的形状,经过分析最终认为牛女故事寓意整个蚕蜕皮的“异化”过程。
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依据出土文物材料和中国创世神话历史发展进程,阐述了中国创世神话单一释源阶段、综合释源阶段、系统释源阶段的不同阶段以及神话在每个阶段的价值与意义。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授)引入“文化场”概念阐述壮族民间文学,认为壮族民间文化在各个文化场,汇聚了时间及空间的各种观念、融合了本土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各种价值取向。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达斡尔族乌钦的发展为例,探讨了群体诗学向个体诗学的过渡,指出不论是达斡尔族群体诗学向个体诗学的发展,还是达斡尔族母语个体诗学到汉语个体诗学的发展断裂过程,对整个中华民族群体和其他少数民族诗学到个体诗学的归纳和总结都有参考意义。农丽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讲师)受诗学启发,结合田野调查,以那坡网络山歌为个案对壮族山歌的族性叙述特点进行分析。宁梅(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教授)重点阐述了《格萨尔》圆光艺人的再创作是通过别人绘制的再创作,大脑文本模糊等因素导致了表达存在误差,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存在宗教身份、文本与叙事方式的复杂性。蔡熙(嘉兴学院教授)阐述了《亚鲁王》史诗的迁徙叙事不仅仅存在于史诗文本中,而且也存在于苗族的其他表意文化形态中。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纳西族“哲作”为个案,通过对“哲作”的概念分析,发现不仅口头传统中存在“大词”,仪式叙事中也同样存在“大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口头叙事与仪式的同构互文关系。
热依汗·卡德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以裕固族民间口头传统与集体记忆为题,论述了面对复杂的居住环境和急速变化的社会发展,民间歌手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努力歌唱,他们的歌声折射出的民族想象力,激发了裕固族人对民族未来的信心。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论述了盘瓠神话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他者”视野逐渐转为“自我”视角,通过对盘瓠文本叙事的分析与阐释指出过山瑶的盘瓠神话并不是他们的族源神话,其深层是一种“秩序与关系”的言说。海力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述了《阿诗玛》隐含的深层主题为撒尼人亲属制度中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间存在的结构性张力,认为保持血亲与姻亲两个维度之间的平衡以求得社会结群的实现是《阿诗玛》中暗示的规训内容。乌哈娜(中央民族大学)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述了不同的文学传播途径使蒙汉两个版本共同构建了口头文学创作的完整样貌,实现了口头文学创作与民族艺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艺术境界。和跃(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样式,在其生成的机制上,必然也会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生成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叶江玲(中央民族大学讲师)分析了彝族说唱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彝族说唱音乐的分类、彝族说唱音乐的特征。田波(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通过分析壮族的坡芽歌书、花山岩画与马家窑彩陶在图画文字之共同点,指出壮族蛙神节、米洛甲神话、伏羲神话等与马家窑文化的蛙崇拜遥相呼应。
黄中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的嬗变为例,指出从无形的口头传承方式过渡到有形的手抄和印刷形式的传承方式,再发展到音频和视频文本形式的传承方式,是包括哈萨克族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陈金文(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围绕壮族班夫人有两种主题完全相反的传说,班夫人传说对马援南征二元化评价的形成,既与时代的变迁有关,也与传说创作者着眼点的不同有关。徐美恒(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在人类起源神话的比较视域下,指出藏族的始祖神话经历了从“猴子与哲塞姆”到“猕猴与罗刹女”的演变,演变动力来自吐蕃王朝意识形态的转型,即以佛教取代本教。徐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在综述巴拉根仓故事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故事文本及研究成果的汉译工作以及新领域的拓展仍有待完善。王陈程(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以《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例,通过“程式”理论推导出史诗修辞和结构上的语法规律和流变过程中的传承规律,这无疑可以管窥哈尼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内在实质。杨宁宁老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通过对南宁等地歌者的调查,探析了广西传统山歌向网络山歌转型的一些特点。袁咏心(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婚配型神话起源论进行了解读。
贾蔓(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金鸡崇拜的民间传播及文化内涵入手,阐释了白族民间故事中的金鸡崇拜,期冀引起学界对宗教信仰中的图腾崇拜予以更多关注。阿比古丽尼亚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分析了维吾尔族达斯坦主人公斯依提形象从口头文学中的“好汉”到小说中能歌能唱的歌手型好汉形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口语演说转换到书面表达的思考。戚晓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论述了“阿欧怜儿”山歌由众多富有岷州特色的山林意象、农事意象、田园意象以及神圣意象等地景意象构成,这些地景意象寄寓着歌者对岷州生活深层的情感书写、人生书写、历史书写。荣四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以歌手为切入点,将口传史诗文本的属性聚焦于其作为传统叙事歌的口头/听觉的本质,认为共时、历时及共时-历时三个轴线期贯穿于史诗文本的生成过程。周友谊(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比较分析了武陵山区和雷公山区洪水神话的异同,解读了武陵山区苗族人民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和武陵山区苗族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杨夏苗(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通过对壮彝灰姑娘型故事比较研究,指出壮彝灰姑娘故事内容受到两族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信仰,价值观的影响和限制,民间故事不仅体现着民俗,民俗也反过来制约着故事的叙述。苏雄娟(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对大理洱源士庞村回族和白族信仰进行调查,指出宗教信仰在民族和谐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宏莹(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简述了对民间神话传说的收集工作与思考过程。
杨红(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以阿来、潘年英为个案,指出新时期以来(主要指20世纪末以来)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深受人类学思想的影响,大都自觉地以民族志的写作方式书写本民族文化,即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
牛学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认为,藏族作家严英秀的小说是一种可以倡扬的女性写作经验,并从西方福柯等人的文艺理论出发,反思民族内部结构、习俗等特色之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胡沛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当代藏族小说中,藏族女性打工者形象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当代藏族女性文化更为丰富多元化,也丰富了当代女性文学的题材。吕萍(长春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教授)指出,当下许多作家作品中都反映了萨满文化中所信奉的“万物有灵”观念及生态文化、生态文学,其对于保存萨满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汤志辉(湖南大学文学院)指出,1930年代作家老舍在齐鲁大学开设新文学相关课程与讲演,编辑文学杂志,参与新文学活动,培植新文学社团,为新文学进入现代大学体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魏永贵(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阐述了2016年内蒙古文学不论是文学外部环境的经营,还是文学内部的探索都表现出蓬勃多样的发展可能,但同样也存在着地方经验、民族经验的表达呈现雷同化趋势、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有效互动严重不足、作家写作的自觉意识较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马明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对张泽忠小说《蜂巢界》进行了文本分析,认为作者在试图建立生态叙事的核心命题本体性神性。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教授) 以小说《风马》为个案,以“跨地边界与越界”为话题,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界”的问题,少数民族书写文化既是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寻找出路,也是为了校正他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误读——大群体对小群体产生的偏误。马绍英(青海民族大学教授)以安多藏区才旦、尕藏才旦与万玛才旦三位小说家的代表作品为例,考察了当代藏族作家的活佛转世叙事,指出其作品重要的叙事元素及不同的主旨、内涵。冯晓燕(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认为藏族作家龙仁青的小说立足安多藏区空间进行叙事,其文本在多元化融合背景下对铁卜加草原自然风貌、民俗人情、牧族经验以及藏族宗教精神进行了“在地性”的书写。
曹萌、张剑钊(沈阳师范大学民研中心)认为尹湛纳希及其作品对近代以来东北蒙古族作家的影响:对草原和草原生活与人物的描写与热爱、对蒙古族英雄的崇敬与刻画、对蒙古族民族传统的传承弘扬。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对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长篇小说《祭语风中》进行了简介,并指出次仁罗布的写作直抵灵魂的彼岸,作家小说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和技巧的探索,更是心灵的守望和灵魂的探求。叶立群(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以尹湛纳希、玛拉沁夫、萨仁图娅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辽宁蒙古族作家所营构的具有多重内涵的文本,蕴藏着深刻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他们的创作,不但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还有着不可低估的民族学价值。祁晓冰(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分析了作家帕蒂古丽的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创作,认为作家的寻根之路预示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异文化对他文化的接纳,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阿布都外力·克热木(西北民族大学教授)从维吾尔现当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诗歌来看维吾尔族的祖国认同,指出维吾尔文学中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诗篇十分突出,也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黄蓉(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指出,个人成长记忆、日常生活与历史文献中对蒙古民族的误解和偏见,不仅成为席慕容刻骨铭心的民族创伤体验,也赋予了她的族性书写与文化寻根更复杂的面貌。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指出,甘南诗人扎西才让的作品采用感了兴——叙述——感怀的写作方式,其诗歌创作隐约彰显着甘南诗人群的写作姿态,即形塑文化甘南、想象甘南、原乡甘南的整体“对称”的希冀与实践。
周锦国(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指出大理白族地区从元代末年至清末民初的数百年间,有白族女诗人数十人,皆有诗作传世,有诗集数部,是少数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文学现象,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任淑媛(宁夏大学教授)指出,当下受观照的宁夏作家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创作题材的本土化上,同时对宁夏作家所存在的单一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栗军(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选取了分别代表卫藏、安多、康巴三个地区的次仁罗布、万玛才旦、格绒追美三位作家,通过细读和分析具体文学作品,梳理和解读了作家们所展示的青藏高原的文学地理世界。郭景华(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以《湘西秘史》 《巫师简史》《铁血湘西》为例,阐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湘西历史书写的承继和新变。李莉(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指出,少数民族作家的乡土小说是充满审美想象的地域文化小说,它们不但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播了地域文化,而且能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审美感知。石丽芳(广西民族大学讲师)指出,严风华散文集《一座山,两个人》从民间立场怀乡村人事,并在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获得精神的宁静,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深重的避世思想。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阐述了当代蒙古族小说是民族意识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在与异族、他文化的互动中,蒙古族文化逐渐扩展了自己的边界,形成了一种凝聚多元的独特性。曲圣琪(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通过考察采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群和汉族女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叙事,来审视“女性主体意识”与民族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通过对拓拔斯《最后的猎人》、乌热尔图《一个猎人的恳求》的比较研究,阐述了拓拔斯、乌热尔图的写作特点。冉石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认为小说集《长河》中三种对立模式的实质,是现代文明对乡土社会的冲击与浸染、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反遮蔽与被遮蔽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嬗变。
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从民族文学的视角审视了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专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中讨论的民族文学观问题,系统地阐释了韦勒克民族文学观,同时指出要警惕民族文学的狭隘性,要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情绪既是推动人类进步的良药,也是制造社会动荡的毒瘤。黄晔博士(湖北工程学院)探讨了清代学者杜文澜所辑《古谣谚》中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相关的22条谣谚的民族美学价值。李锋(中南民族大学)认为明天启刻本《田子寿诗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文本,同时为有关田九龄的文学交往和文学批评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材料。左洪涛(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重点关注了青海河湟地区“花儿”的情爱书写,分析恋爱时期和婚后生活不同阶段的情感表达差异,以期还原青海“花儿”的现实生活。吕东亮(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重审十七年文坛关于《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正常”面目,显示了文学场域中诸多元素的构成情况,同时也展现了所谓“正常”的限度,呈现了正常的文学场域的边界。王植(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探讨了生态批评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视角、特点、成就以及不足。
米彦青(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认为在当下研究多民族融通下的古典诗学演进,跨越蒙汉文化语境的光宣诗坛诗潮研究,不仅是蒙汉文化间视点、立场的交融,更是主流文学学术领域和多民族文学创作领域如何解决文化问题的对话与交锋。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清代壮族文人郑献甫的骈文批评指向桐城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其骈文批评丰富了古代壮族文学宝库,在推动清代骈文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涂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以文化混血中的叙述焦虑与潜在话语为重点,探讨了当代民族报告文学主体建构中的意识形态传达。马建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认为,正是藏族诗性智慧和理性智慧交相辉映,才造就了藏族文学理论鲜明的特色——既有非逻辑的艺术性,又有科学实证的学理性。刘亚娟(广东财经大学讲师)对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背景、困境与问题予以反思,认为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具有“跨形态性”,“汉族/少数民族”之二元对立逻辑的先在性制约造成了研究上的困惑,同时少数民族文学或文论研究中的划分、归类,都带有以“民族身份”硬性切割的问题。
龚举善(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探讨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生成与可能视界,强调“多民族文学史”不等于也无法替代“全民族文学史”,过度强求多民族文学史观不仅有可能造成中华文学史的功利化“拼盘”效果,更有可能陷入非唯物论风险。龙晓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送葬歌”的空间意识在不同地区、 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方式,不同的死后去往的“空间”的建构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特点,又承载着仪式的转化与生命的生生不息。孙静(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分析了中国当代首批蒙古族作家的生成,指出中国初期少数民族作家生成不仅仅是国家培养的结果,他们的生成也是个人条件、组织培养和发现、国家政策、翻译、评论、出版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翟崇光(暨南大学)指出,民族文学理论与宗教关系研究呈现了从民族民间文学、民族作家文学到学者理论批评与宗教关系研究的嬗变,并在以往资料积累基础上逐渐走向纵深研究。徐寅(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对藏族文学与文化生成关系进行探究,认为藏族文人心态是以宗教人生价值观为指导,缺乏强烈的仕进意识,具有一定出世观念,对自然、生命拥有独特关怀。黄明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关注了作家马笑泉小说的地域文化隐喻与民族精神书写,认为能够正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刻意崇拜或诋毁,正是马笑泉及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昂晋(云南大学文学院)以石林县小圭山村为例,对《阿诗玛》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阿诗玛》的传承现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师徒传承关系出现断痕,二是教学方式以唱一句学一句为主。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认为在建构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必须建立完整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数据库,利用信息交互技术提升文化事项的传播维度,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互补,共同构建强有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并处理好文化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龙成松(大连理工大学)指出,新出石刻史料极大拓展了唐代民族文学研究的史料范围,并将推动文学史书写观念和范式从单线条的汉族文学史向“中华文学”、“多民族文学”转变。
李小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将清代泰州回族学者俞楷的交友范围划分为遗民文化圈、江南文人圈和宗教圈三部分,认为俞楷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清代泰州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穆斯林学者的自信。孙书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解读了蒙古族民间舞蹈所体现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大”、“刚”、“悲”的美学特征。许峰(宁夏社会科学院)认为“回族文学”这一概念在争论的过程中涉及到关于族属与题材选择的分歧,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学观念、民族记忆、文化认同、国家叙述等现代知识。
与会学者还对 “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认为少数民族作家写的作品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即使他们书写的不是本民族生活,但也属于民族文学。例如玛拉沁夫写的《非洲旅游日记》属于蒙古族文学,因为这是一个蒙古族作家眼中的非洲文化,它反映的应该是少数民族作家视野中的世界。吕双伟也认为,在处理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时,这种以族属界定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不然则很难判断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
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探讨了国内民族院校不同于主流比较文学学科的格局与我国民族院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优势,对不同民族、语族、语系间的文学比较研究及学科设置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孔占芳的(青海师范大学教授)从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眸、对现代化的浸入直面剖析、对融入现代文明世界的愿景与引领三方面对万玛才旦的电影进行了主题探讨。马慧茹(北方民族大学教授)认为多媒介时代的回族文艺面对信息大潮的冲击,呈现出生产主体多元化、创作内容短平快、尝试对接资本市场、受众主体意识凸显等特征。张中旭(中央民族大学)论述了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生态叙事特色,同时指出少数民族动画的生态叙事尚不成熟,需要加大研究与评论力度。迪丽达尔·阿卜杜马那普(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认为,从中亚翻译过来的丰富文学名著不仅为现代维吾尔文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薛育赟(西北民族大学)以《罗摩衍那》传入中国傣族地区的时间路线研究为题,梳理了傣族地区与印度进行地域交流的可能情况,指出了一条被忽略的重要文化交流通道——川滇缅印通道。
董秀团(云南大学教授)从印度佛教传播、大量梵僧故事的流传以及对白族龙故事的形塑等方面,论述了印度佛教对白族民间故事产生的影响。罗文敏(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基于统计分析,认为《伊利亚特》更重视“叙事性”,而《格萨尔》更重视“抒情性”。李国德(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认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的典范,作品的虚构性突出,细节密度较大。余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从叙事策略研究出发,认为影片《云上太阳》的导演利用剪辑技巧和蒙太奇手法对片段的画面进行处理,使之构成完整的时空复合体,从而创造一种非连续的连续性。贾慧(河套学院讲师)从电影叙事与美学观照的角度切入,对电影《狼图腾》的美丑进行了比较研究。卡丽比努尔·吐尔逊(西北民族大学)认为“禁忌”隐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和心理层面,维吾尔民间故事《勇士秦铁木尔》正是由于其自身所带的禁忌,进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心理层次。孙胜杰(哈尔滨学院讲师)认为对“寻羊”的叙写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文化冲突困境的探寻,对“向死而生”的羊的重复叙述是对少数民族生命信仰的呈现,对“放生羊”的赞美和肯定,是对宗教的祈祷与救赎。王玉(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从新背景下对跨语际传播的再认识、当下跨语际传播与接受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目前困境的建议。罗燕萍(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探讨了园林空间及园居生活对宋诗的生成作用、园林审美体验与宋诗的诗学意义。肖太云博士(长江师范学院)认为涉及土改的沈从文的文学作品蕴含了沈从文的情感律动、心灵轨迹,是他后半生人生的真正开启点,具有完成和开启的时间及生命意义。张兆芹(中央民族大学)对《苗族史诗》英译的程式进行分析,指出语词的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句式的排比和递进平行程式的英译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有效的借鉴。吴侠(广西民族大学)以《百鸟衣》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学在当代的影视作品中的改编与出路,认为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要减少不同文化背景受众观看时的“文化折扣”。 吕昕阳(中南民族大学) 认为影片《百鸟衣》成功在立意与时俱进、故事内容更加完善、故事情节更有逻辑、民俗事象得到增添,而缺憾体现在遗失壮族特色山歌、语言过于书面化与人物名字的粗糙上。陈莉(广东金融学院) 对电影《青春祭》予以深度解读,认为现代文明围困下的原始文化出路在于:文化的多元对话、理解与共存。贾馥瑞(西北民族大学)则从藏民族所生活的以雪域高原为背景的地域环境、以依生自然为目的的民族习俗及以藏传佛教为根基的精神信仰三方面入手对藏族题材电影中的审美意象进行分析。陆晓芹(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指出“麽”(Mo)在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阿曼古丽·衣明(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梳理了20世纪维吾尔文学与俄罗斯文学、与汉文学的接触过程,结合维吾尔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成就展现了维吾尔文学在多边交流中的发展情况。
马豪杰(西北民族大学)论述了次仁罗布的小说创作特点,指出次仁罗布的苦难呈现指向了对存在的终极叩问。金传胜博士(扬州大学)以阿来为具体个案,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讨论了身份问题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安琪(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生)从非母语写作对于作家、读者与批评家、社会的关联出发进行阐释,对新时期蒙古族作家的非母语创作意义进行了分析。钟会兰(云南大学硕士生)通过对哈尼族创世史诗《十二奴局》不同异文进行的母题分析来阐释不同异文之间的联系。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东主持,汤晓青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她呼应朝戈金会长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愿景,指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文学研究开不出书单的问题。其次,我们一直在呼吁重写民族文学史,我们能不能把56个民族的文学放在一起,写一部好的文学史?现在我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各自为战,需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学文献学的工作。而这一问题当下面临的是其资料有口传的和古籍;有民族语的,有汉语的。再次,现在少数民族的文献大部分是文学资料,但缺乏整理。学科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新资料的发现有关,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和规范,很能解决问题。现在民族的文献是有经典文献,但口头传播的还在流变,这种活态的文化如何与文献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搜集,轻整理是现存的一个普遍问题,保存和共享还没有做得很好。当下国家支持力度很大,研究环境很好,可以做出更多的成果,现在就是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总之,民族文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力量迅速壮大,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对话与交流中,在“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