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媒介、译者和海外人员的家国意识研究

2018-03-31 10:11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译者话语

熊 欣

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国际社会离不开中国,也成为了一致的共识。而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多寡,往往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大小,即: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建设更为透明,军事力量足够强大,文化建设更为自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从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来看,中国式的价值认同和话语方式为世界所接纳,如经济领域里面的Peking Pound(北京镑)、Leading Dragon(领头龙)、China Bear(中国熊),话语方式上的Taikongnaut(宇航员)、Gelivable(给力)等,文化方面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如The Zhongshan suit(中山装)、Dragon Boat Festival(龙舟) 等已经深植于西方受众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当然,从整个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大国形象和话语权获取途径来看,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媒体的品牌意识

把控对外传播主流网站和媒体的宣传效度与宣传主题,在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和语言形式的运用上不能脱离受众主体的现实信息需求和审美维度,切忌自说自话、盲目自大而置受众接受心理于不顾。网络传媒应更大程度地去接近受众,通过增强传媒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受众性和唯我性,努力扩大传媒主体自身的品牌意识,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多地把控话语的主导权。国外著名网站和主流媒体如BBC、Times等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巨大,从而使得中国一直处在国外著名网站和主流媒体在各种传播目的“精细化”加工下的被动传播,外国受众难免受到各媒体或网页的意识流影响,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过于片面、模式或抽象。在国际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国际主流新闻传媒和网页的大环境下,中国形象大打折扣,常常被某些媒体有意或无意地扭曲,甚至对中国某些负面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矛盾刻意夸大,以此达到贬低和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的政治目的。

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要主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如在外文网页、外文广播电台、影视外宣等方面的技术建设上予以资金扶持,通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断增强中国元素的国际影响力,转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以此赢得更多的海外受众,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话语主导。当然,仅有政府的对外宣传和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鼓励民间外宣队伍的培养,加大民间对外传播网页建设中的资金资助,深入探讨民间对外宣传和传播网页如何有效地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最大范畴地拓展其海外受众,提升该网页或广播传媒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政府要对民间外宣网页进行有效管理,尤其在语言规范使用上和版面设计上予以及时指导,使其做到科学性和信息性的有机结合,严肃而不失活泼,多样而不失有序,尽量避免某些有损国家形象的消极外宣,并树立起自身品牌效应的国际竞争力。

二、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媒体对外传播活动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中的媒体或网络记者,作为国家的喉舌,首先应该具备传媒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的热点并且引发了广大西方受众的密切关注,而世界上中国媒体人自己主动发出的声音却相对单一而薄弱,未能充分占有国际话语市场的主导。日益发展强大的中国,像“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强势理念到底将会给世界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愿景,将会把世界带向何方,对于西方普罗大众的理解和认知而言,仍然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势崛起,看到了日益成熟、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亦不免“新殖民主义”和“新霸权”出现的恐怖与担忧。故而,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报道中,在争取国际话语份额的同时,应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意义的对接。切忌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要始终牢记国家和人民所赋予记者的神圣使命和宣传祖国的重大责任,同时兼顾西方受众的接受心理,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兴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乃我们党和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外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真实、贴近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为了让西方受众更为主动自愿地去了解一个生动鲜活的中国。在“以我为主”的传播策略基础上,想自己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尤其是在议题的预设上,要兼顾不同译语受众的选择性需求,把握时效性及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心理。作为传播者的媒体人,需要不断学习,深化认知,把握住时代变迁,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这是社会和历史赋予一个媒体人的历史责任,也只有牢记传媒人的责任,培养国际传播意识,方能更好地给予受众传播中国的政军理念、经济主张和文化精髓,以此达到在对外传播的国际话语活动中增加自身的话语份额,逐步提升和把控国际话语权的能力。“信息发布得越早、越快、越多、越准确,就越能抢占舆论制高点,越能赢得信任。”这是一个好的媒体人必须时刻谨记的行为准则。

三、译者对外话语权意识

译者的对外话语权意识,主要体现为译者翻译目的实现,即:译文文本呼唤功能充分体现。译者对外话语权可以确保本土文化在译入语语境中的主动再现或强势或者是润物细无声地移植。中国在构建全新的国际话语权过程中,对外传播中的译者,其责任举足轻重。这里所说的译者,主要讲的是中国本土译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要想不断赢得国际社会的了解和信赖,必然是基于中国不断增强的软、硬实力,以及国际受众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受和认可。此时的译者就应该坚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以我为主”地增强对外话语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创造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中国声音的国际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和中国特色对外传播与阐释中的话语份额获取,要通过向外国受众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人民了解到当前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来得以实现。尽管西方汉学家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中举足轻重,但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甚或是意识形态上分歧的存在,客观上不足以担当起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使命。

因此,中国译者在对外传播英译活动中,应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和高超的双语语言涵养。政治素养,就是要求译者应该有着最起码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在译文语言个别语词表达形式的撷选或对某一现象进行具体定义辖定之时,不能因为译者的政治敏感低下,给译语受众造成事实如此的依据,从而损害到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如“海外投资”就不能简单地译为:investment from outside of the mainland,如若指的是外国投资,则必须加上限定部分except Taiwai,Maco and Hong Kong等。此时中国译者必须具备国家主权意识,可以试着将之译为 foreign investment、investment abroad或 overseas investment,否则,不恰当的译文必将导致中国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争端中造成话语权的丧失。另外,译者的对外传播英译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受到原文影响而出现的翻译腔,导致译文生硬,无法满足受众的话语习惯,导致阅读的费力,如此,该译文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国际传播力和改变译语受众的思维定式或某些错误认知的影响力,导致传播活动的低效或无效,从而丧失话语活动中的主导权。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支政治、文化和语言素养高的、稳定的传媒队伍和译员队伍,同时不断提高其后备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译学理论、评价体系、主体意识等多方面着手重塑译者的话语权,并建立自己对外翻译的话语规则。

四、海外人员的家国意识

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广泛询问了美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了解途径,发现他们更主要地还是从当地留学人员和接触到的各类出国人员那里直接得到相关信息,因此,对于海外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其他出国人员来说,首先要有最基本的爱国情怀,不能自毁长城;其次,在与国外受众的交流和沟通中,要做到不信谣,尤其不能传谣。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形象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应该具备最起码的是非观念。对国家某些政府部门的、个人的,或者说对于国家中某些现象存在着的意见和不满,没必要在国外受众中进行宣讲、比较和讨论,因为这样很容易为某些别有居心的人利用我们的这种爱国情怀,达到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的目的。如果遇到某些故意破坏中国形象,或作者/说话者因知识缺失、认知信息的不足所导致的误解和误传的相关文字或言论时,出国人员就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国家意识,从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出发,向外国受众有理有力有据地加以解说,甚至不妨据理力争。此种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导致对中国形象无意损毁的现象,在如今的国际传播文字和言论中比比皆是,作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代言人,就必须对此要有最起码的敏感性。例如在美国的学术期刊Adult Learning/International Adult Education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在其第三部分的开头如此写道:“I have been fortunate to work in numerous countries,including Brazil,Germany,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outh Africa,Canada,Slovenia,Egypt,Jordan,Cyprus,U-nited Kingdom,Thailand,Hong Kong,Australia,and Italy.”本句中竟然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列入了“国家”范畴。这就属于作者本人典型的知识缺失,或者说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甚或是别有用心地刻意而为之。当然,或许这仅只是中国所受到的屈辱历史造成的外国受众的认知误区吧?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外国普罗大众对中国“台湾”的认知,他们所获取信息的途径绝大部分来源于如BBC、VOA等政府资助的广播中,或外文网站上某些别有用意,故意歪曲或抹黑中国政府的不实报道上。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途径单一,如此促狭的信息了解通道,隔离了他们真正认知中国的根本途径,不可避免地导致外国受众对当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改革现状、民众生存环境以及国家文化和文明建设现状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有效的信息缺失。在中国走出去的大环境下,我们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各级各类访问学者和海外从业者,就必须承担起宣传祖国正面形象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先哲的一句话,放在这里,实有必要:父不嫌子丑,子不言父过。生活在海外的国人应该勇敢地承担起中国国际形象代言人的职责和责任,更多地宣传祖国的正面形象,少一些夸大的负面宣传。或者说,应该更加实事求是地在比较两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情况下,公允地评价中国社会中的某些负面因素,毕竟很多问题都属于社会的共有现象,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的。

中国的国际话语主导权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大国地位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形象极不相称。国际话语权的丧失,必将导致中国主张和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被隐形,如此,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际环境建设,而不利的国际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从话语权的诸多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切实提高我国对外传播活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译者话语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