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高校阶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

2018-03-30 03:27朱丹妮张敏苏婉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阶梯式资助育人教育公平

朱丹妮 张敏 苏婉

摘要:本文基于探讨高校传统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旨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探索“阶梯式”资助育人体系。“阶梯式”资助育人,即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帮扶。该体系注重“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从而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教育公平 阶梯式 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99-02

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方式包括“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等,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经济帮扶的作用。有学者指出,高校教育公平的补偿形式在我国仍处于较低层次——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阶段,更注重了“入口”环节,但对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的“过程关注”体现不足。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迈过了传统的经济帮扶“输血”阶段,正向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素质、打造未来强有力的“造血”能力转变。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和精神扶贫力度,本着“树信心,长技能,强素质”的育人理念,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施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工程“圆梦计划”。“圆梦计划”是华农经济管理学院转变经济困难学生传统资助方式,不断丰富资助工作内涵的创新与突破。“圆梦计划”构建起“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的资助工作模式,致力于“为同学创造公平和全面发展的机会”,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圆梦计划”结合学院已有活动进行“存量改造”,以“外修内练、制度护航”为核心内容。“外修”即励志强能培训项目,包括计算机实操技能培训、就业竞争力提升培训等,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提升技能,获取自信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内练”包括心理健康训练营、感恩教育等,旨在优化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其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外修”: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硬实力

“外修”即励志强能培训项目。项目课程设置针对性强,贴近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授课方式多样化,采用团队辅导、即兴演讲、剧情演绎、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课程。注重增强课程實操性,如“启蒙运动”课程人手一台电脑授课,实践性强。

(一)“启蒙运动”——技能提升

“启蒙运动”,主要为计算机实操技能培训,教授Office、AE、PS等软件操作。该培训面向学院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开设线上一周基础教程,追踪学员作业动态,线下设置现场教学进一步巩固计算机操作技能。线上线下的作业评审考核监督学员学习情况,考核优秀的学员将获“优秀学员”称号。授课形式如下:

(1)针对不同学员培训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一的情况,设立易班动态展示作业环节。学员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将作业发布到个人动态,工作人员通过动态追踪学员作业情况,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等。

(2)及时发布启蒙运动培训反馈问卷,了解学员的进一步学习需求,为后续优化易班线上教育平台做筹备工作。

(3)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线上软件网课培训课程,录制系列教学课程并同步上传至网,扩大技术性技能培训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覆盖。

取得成效:经管学院共举办4期“启蒙运动”,覆盖约300名学员,课程大大切合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需求,为今后更高效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经管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也为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种教育方式提供了经验支撑。

(二)CG课程——就业竞争力提升

CG课程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给予经济困难学生25%比例名额),通过构建完整的求职体验,将课程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真模拟从简历制作到拿到offer的过程。开展形式如下:

(1)职业指导&职业生涯分享: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向同学们介绍职业选择的可能,分享在职场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课后布置制作简历的作业。

(2)求职路径&简历制作:从简历的模板到内容,层层剖析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以及HR在筛选简历时的关注点,修改简历。

(3)模拟面试&面试培训:全真模拟面试,让同学们提前感受真正的面试环境,便于认清自己的不足;而后进行面试培训,包括着装、谈吐等。

(4)进入职场:模拟全真的工作环境,现场互动教学,随时交流与改正,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以及了解职场生活。

(5)回顾与反思: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分享心得,老师解答疑惑。

取得成效:经管学院自2009年起启动CG课程培训项目,每学年两期,每期学员48人,至今举办20期培训,覆盖约960名学员,其中经济困难学生占25%。CG课程让学生提前接触职场,激励学生思考职业规划以及明确努力方向,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就业;同时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外实践——学术力提升

(1)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组队参与大创、三下乡等调研项目以及企文、行析等学术竞赛,给予指导和相关调研技能培训,进行答辩指导,提升作品质量。

(2)结合个人意愿,培养学生担任培训导师,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学生在担任导师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二、“内练”:优化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品质

(一)心理健康训练营——调适心理释放压力

(1)抗压及自我调节能力训练:以游戏形式进行,主要教授学生情绪调节以及自我减压方法,每堂课让学生完成一些“任务”并做小游戏,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排解情绪。

(2)心理投射与自我成长训练营:对象全部为经济困难学生。课程运用心理投射牌卡、心理沙盘以及房树人心理测验等有趣的技术手段,从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亲密关系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心理调适技巧,优化心理品质,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经管学院坚持感恩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注重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院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积极推进感恩教育,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组织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探访老人院、探访智障儿童、关怀精神康复者及轻微智障人士、“拾荒行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以行动回馈社会,从而构建“社会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学生促进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

三、“制度”:护航“圆梦计划”扬帆破浪

(一)建章立制与激励体系——规范资助育人新章程

学院从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入手,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可操作,制定《“圆梦计划”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对培训课程的学员选拔、管理、考核以及激励措施等事项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其中,激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二)推动信息化建设——开辟资助育人新阵地

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利用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 群、易班等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将“圆梦计划”的最新动态以及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等管理文件,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向学生发布。

“阶梯式”资助育人体系根据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他们的内在缺失出发,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拥有表达自我、展现自我、体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如何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阶梯式资助育人教育公平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AAB制吃饭等
习题教学的阶梯式设计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方略探讨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