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幼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该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90例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血糖控制。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的空腹血糖值,早餐、午餐和晚餐后2 h血糖值,都要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面的血糖控制,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合理平稳状态,从而提高其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关键词]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120-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骨折疾病,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也是其高发群体。因此,老年人较年轻人来说,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但一旦两种疾病同时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则骨折会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导致其治疗效果严重受影响[2]。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是临床上公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临床研究指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说,在采取PFNA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为了积极规避高血糖状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治疗的不利影响,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该文以下就对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2017年1—12月间在该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45例患者,包括男18例,女27例;其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62.8±6.8)岁;患者的糖尿病病程4~16年,平均病程为(6.2±2.5)年。对照组45例患者,包括男16例,女29例;其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63.5±7.4)岁;患者的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病程为(6.4±2.7)年。不同组别之间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资料和病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相对照研究。参与该研究的90例患者全部阅读并签署了入组同意书,且该次研究是在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进行的。
1.1.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②患者均能够理解并同意该次研究内容的患者,签署了入组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Ⅰ型糖尿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③入组前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临床研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心理障碍、听力障碍或由于其他病理、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
1.2 临床方法
90例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血糖控制,具体措施如下:①血糖监测:麻醉和手术创伤均会引起患者血糖波动,因此,术前要严格监测患者血糖,使其保持在理想范围,即空腹血糖不得超过7 mmol/L。②加强术后血糖观察:加强对患者术后的观察,特别是那些术前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更要延长观察时间,提高观察频率。从患者手术结束后的当晚就开始观察其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血糖监测,据此来合理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在血糖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避免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情况,患者术后输液均使用生理盐水,液体不可含糖。在术后禁食期间,要静脉滴注胰岛素,并控制输糖量,使血糖控制在9 mmol/L以下。③药物护理: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于三餐前15~30 min口服降糖药,服用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问题。④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积极控制饮食对于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患者机体状况,将每日摄入热量进行量化计算,并合理的将其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指导患者定时定量饮食,严格控制热量摄入,使其既能够做到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又能够满足机体营养所需。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情况,分别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值进行测定,并计算其平均值。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包括优:经治疗后患者的骨折完全愈合,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正常;良:经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髋内翻在5°之内,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负重时有轻微疼痛感;可:经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髋内翻在5~15°之内,关节活动受限,行走时有中度疼痛感;差:经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髋内翻在15°以上,患者无法行走、自行坐立,疼痛较剧烈[3]。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和(x±s)表示并录入,以上不同类别数据的比较,分别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的空腹血糖值,早餐、午餐和晚餐后2 h血糖值,都要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处在高血糖状态,会引起术中血糖不稳定,增加感染风险,易引发诸多并发症,术后恢复缓慢等。因此,对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要加强围术期的基础护理,同时还需在整个围术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合理而稳定的状态[4]。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全面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血糖控制,从而将患者术前血糖和术后血糖均能够控制在较为理想的状态下,最大程度上减少血糖波动对手术治疗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显著改善手术疗效,具有十分顯著地临床应用优势[5]。因此,建议应该将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一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实施。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面的血糖控制,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合理平稳状态,从而提高其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袁晓明,姚琦,倪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36-839.
[2] 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3] 陈玉凤,郭献山,王林栋,等.糖尿病合并非创伤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和危险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0(1):138-141.
[4] 张龙,武晓颖.辛伐他汀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愈合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5):648-650.
[5] 王洪义,高明林.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后凝血指标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1):10-12.
(收稿日期: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