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红
摘 要 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倾向。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地获取知识。
关键词 数学课堂;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056-01
一、发挥教材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人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由主题图呈现信息,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展开教学。主题图往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背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数学第十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说说从主题图上得到什么数学信息?(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根据这个数学信息,你能编一道数学题吗?(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用加法),结合这个数学问题里,你能说说分数加法的意义吗?(把两个分数合拼成一个分数)。怎样进行合拼计算呢?(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同分母加法是因为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分子相加)。这样的素材能直观地、浅显地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及算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好主题图这一素材来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精心设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問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探究新知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引入设疑的:“你们知道孙悟空的最大本领是什么?”很多同学都知道:孙悟空的最大本领是“变”,但怎样“变”,他是孙悟空,对吗?其实我们也能变,今天,我们利用“变”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学生对今天的课堂研究的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三、创设主动探索情境,促成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情境中,经历获取知识思维过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主题图(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然后提出问题:要铺满地砖(地砖是整块的),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最后要求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画一画,摆一摆,试一试,议一议,进而发现这些整数原来既是地面长16的因数,又是地面宽的12的因数。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更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了感性的认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
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指导方法,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后,通过课堂的小结,对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使学生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刻。如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在教学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先指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用什么方法掌握了“同分母加法“的知识(观察主题图——提取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例1的学习方法,自学解决例2,并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学生运用例1学法的迁移,轻松地理解了分数减法的意义及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素质教学的要求,更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给学生充足自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自主学生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旧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