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2018-03-30 09:19石佳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师应语文课堂

石佳

摘要:语文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语文学科拥有素质教学的功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有利。为了促进小学生五育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应放弃保守的的教学理念,将素质培养教学任务融入到课堂中。

關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教授方法,围绕语文教材进行教学,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完善学生语文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得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活用拓展点,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对语文老师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语文老师在上课时 应该更加着重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当前背景下,语文课程 在教学方法有着综合性特点,老师应该把各种教育因素融合到课堂当中,如:阅读实践、字词理解等,在不断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低年级小学生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在不喜欢的科目课堂上,经常会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所以语文老师必须要创新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课堂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开展字词教学活动,包括:汉语拼音、笔画等,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语言框架系统。语文教师不应直接将答案告诉小学生,而是应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概念。如在课文《葡萄沟》中,其教学目标是:灵活运用生词组词;理解课文中的成语意义;模仿文章句式造句。在正式授课前,语文教师应提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使学生们将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标注,以便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询问教师。上课期间语文教师应重视互动环节,提出与《葡萄沟》有关的问题,不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如:葡萄沟产地在哪儿?那个地方还会生产其它水果吗?在“新词教授”期间,语文教师应让小学生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并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讨论问题,随后统一解答小学生们的疑惑点,在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往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教学方法 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所帮助。也能让学生 在日常的生活中 对于事情的思考能力也十分有利。当《葡萄沟》课文讲授结束后,为了培养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情,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符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语文课程根据文章内容实施教学活动,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着重发展“文本阅读”环节,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记叙的文字中想象这一情景。普通的“文本阅读”教学环节只注重背诵目标,忽视了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教授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技巧,使小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这一视角,语言教师应该扮演“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通过不断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观点。如:在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而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应让小学生背诵个人喜爱的段落。另外,为了使小学生更加直接地观赏到大兴安岭的美丽,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前准备与大兴安岭有关的图片视频,运用课堂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以提升小学生课堂兴趣的前提下,为小学生塑造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

三、培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教学

在素质教育思想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师应该按照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引导同学们感受语言图像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小学生性情的目的。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中,该课文是诗歌题材,语文教师可以使小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诗歌比赛。为了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教师应提前教授诗歌在排版布置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小学生们运用日常积累的语言词汇进行诗歌写作,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观察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运用多个意象创作诗歌,在文字意境中感受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要求小学生熟练运用文字,具备表达意境美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收集成语。《雪地里的小画家》描述了一群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脚印的画面,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置成语比赛活动,只要成语中含有动物的字即可,例如:龙飞凤舞、闻鸡起舞等等,小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后,将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

四、从“课堂创新”走向“课程创新”

教学而言,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堂应立足于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多元文化、个性化解读、独特的体验、创新思维,为语文教育插上了神思飞扬的翅膀。这就必然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大胆地为学生量体裁衣地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特色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读万卷书是阅读,行万里路也是阅读;读有字之书是学习,读无字之书也是学习。当师生因特色文化课程走向社会、自然、人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课程的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五、发展核心素养,依托大阅读推进

“大阅读”有两重涵义一是大内容,即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大量实践; 二是大环境、大的阅读群体的形成。无论是古人学习语文的实践经验、一些名家的读书名言、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以及当今中国人的读书习惯,都说明了大阅读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我们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就推进大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常态。郭思乐教授说:一堂语文课的优劣要看大阅读推进未否,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做到以大阅读为中心,依托课堂,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做法是围绕“一个中心,二条原则,三大抓手”来推进大阅读。一个中心指的是“大阅读”。二条原则是:“短线阅读”与“长线阅读”相结合的原则和课内与课外相结介的原则。三大抓手是:课前3分钟;40分钟课堂; 课外活动。

结语: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北京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创新教学方式,以锻炼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建立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荣.核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应然的实践取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3).

[2]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2016,(02).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师应语文课堂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