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素
大家都在谈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忽略看似非专业的素养,其实,真正限制专业发展的恰恰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如果教育是改造生命塑造个性的工程,教师的人生经验就是最重要的专业素养。犹如德育在教育中还有大片没有开垦的荒地,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沉睡不醒,虽然人人都讲为人师表。我们从成人的世界看到太多道德沦丧的悲剧,总唤醒一种职业忏悔,正是教育的荒疏造成社会道德的缺失。扪心自问,我们都给孩子播下道德的种子么?教育迷失于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里。多少教师在金钱的腐蚀下丢失崇高的精神自我,在卑琐的职业生涯(本应是多么崇高的职业)扭曲得惨不忍睹,还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什么指望呢?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书本知识很神圣,师生都必须以书本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认定掌握知识的方法是练成技能,认定技能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唯一方式;离开教材,似乎就没有教育,教师就无所措手足。正是因为书本知识远离人生经验,我们的教育又没有认识到教师的功能恰恰在于把书本知识经验化,培养独立的思想,于是铸成高分低能的命运。教育是为未来发展作铺垫,不仅奠定知识基础,更是铸定未来光明的发展前景。教师授予孩子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及其技能,更是人生经验,即认识自我的智慧。孩子不仅懂得由习惯和环境意志支配的现实自我的可悲命运,更懂得由独立思想和个性主宰的未来自我的美好前景,并不懈追求美好人生。孩子从教师那里不仅获得书本知识,更领悟到鲜活的人生经验,即独立的思想。如果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结晶,那么文化就是认识自我的智慧结晶,教育要拥有文化熏陶的功能,教师必须成为人生导师,成为经验丰富的生动的教材。那个德国青年在广西农村支援中国的教育事业,就是凭着笨拙的嘴巴(勉强能说汉语)和丰富的人生智慧为教材的,人生经验是他鲜活的教材,赢得孩子们热烈的响应,并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
教师立于讲台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逼真地表演积极的人生。教师是爱的导师和榜样,用最亲切的言行传递爱的讯息,让孩子懂得爱是人生的最高真理,是尘世唯一能窥见的天堂美景。唤醒孩子种种创伤的经验,开发尊严,启蒙自爱的觉悟;唤醒心灵深处积淀的对他人不幸的怜悯,启蒙他爱的觉悟;唤醒认识世界的经验,启蒙对知识的热爱:把爱灌注到生活中,让孩子在追求爱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还有比这更神圣的教育使命?爱是生命的寄托,是人最本质的需要,是真正快乐的体验;恨是生命走向的死胡同,是不幸和痛苦的体验:孩子从教师身上获得爱的真理,就铺垫美好的发展前景。教师热爱每一个孩子,用爱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是崇高的幸福追求,是专业才能的根本标志。反之,对孩子冷漠甚至厌恶的教师,不论拥有怎样了不得的专业知识,都只能拒孩子于千里之外,不可能拥有真的教育才能。爱学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学生是生动的生命形态,注定带有成长中的种种缺点,特别是恶习,很容易惹得教师嫌恶;又因为应试教育的势利,教师很容易染上狭隘的功能主义,歧视和排斥差生。
同时,爱又是痛苦酿成的琼浆,爱的修养指痛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深厚的创伤之痛及其为维护尊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经验,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启蒙孩子自爱觉醒的根本保证。自爱是高贵的情愫,成为创新人生开发天赋创造事业的精神源头,可对于尊严积累肤浅的教师,自爱教育就是空白。教师对人类不幸和灾难深广的怜悯,特别是对孩子不幸和痛苦的高度敏感是非常难得的教育素养,对孩子的爱是教师生命的要素,是一切教育行为的精神支柱。教师失去对孩子的爱就不可能称职,就没有职业追求,所谓专业发展就是奢谈。正是教师深刻的怜悯之痛成为唤醒孩子尊严的法宝,而教师的嫌恶正是孩子自暴自弃的源头。教师是亲情的生动榜样,为亲人之痛而痛,为亲人的幸福而奋斗的经验,成为启蒙孩子亲情觉醒的源头。教师也是追求事业不断创新人生的亲切榜样,永葆青春活力,积极面对人生挑战,追求个性的经验,是启蒙孩子超越习惯和环境意志不断创新人生追求知识的最佳教材。
在热情的鼓舞下,教师才积极地干预世界,影响孩子,形成丰富深刻的思想,从而启蒙孩子思想的觉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凭自己的头脑思索世界,从而得出独立的不苟同于他人的思想,是创新学习的伟大成果。思想是热情与智力有机结合的新知识,是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是个性化的知识,是行动的伟大意志,是创新才能和创新精神的标志。思想虽然不能靠教师的传授得来,可教师的思想却能打开孩子思想的大门。没有思想的教師是知识的奴隶,同样用知识来禁锢孩子的思想,使孩子沦为书呆子。在思想的指引下不断行动,最终积淀为个性和道德品质。教师个性斗争和道德实践的经验是启蒙孩子个性和道德觉醒的法宝,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个性和道德的亲切榜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个性和道德追求的教师就失去人格魅力,无法影响孩子的人生,纵然有满腹的知识也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总之,教师是基督徒,是哲学家,是积极人生的大旗,是个性的光辉典范。
然而,教师的人生是封闭狭隘的,三尺讲台是职业生涯,家庭是情感生活,就是对几十个孩子,也往往十分疏远,哪来丰沛的怜悯之痛?哪来深厚的个性斗争经验?所以,未来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必须有其他职业生涯的铺垫,以此自觉培养自爱和他爱,自觉丰富思想,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充实个性经验和道德智慧。否则,我们凭什么培养孩子丰厚的爱和深刻的思想,塑造强大的个性和高尚的道德?
(作者单位:重庆万州外国语学校(天子湖校区) 4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