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的独特贡献

2018-03-30 10:57海明月
学理论·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恩格斯

海明月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马恩合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基本原理在当时乃至今天仍被实践证实着先见性与真理性。立足《共产党宣言》创作前恩格斯独著的文本,《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进行对比,以期突出恩格斯对其创作中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独特贡献

中图分类号:A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030-03

169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通力合作完成他们的第三本“巨作”——《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它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树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科学纲领,从此共产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步入新阶段,进入新时期。有关《宣言》创作史相关问题的探讨,马丁·洪特著有《〈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产生的》,巴加图利亚著有《〈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的形成》等,国内研究也层出不穷,从老一辈学者高放到中青年学者杨金海、李锐等均有相关研究成果。关于《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学界在其合著的作品及其二者一生的合作过程方面都有热烈的讨论。马克思的倾心付出是无法抹灭的。同样,挖掘恩格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具体做出怎样的思想和实践的努力,这样的探讨也耐人寻味。我国学者高放独树一帜,他在2013年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是国内第一个公开对“恩格斯主义”做出书面解释的学者。他在2015年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际,再一次提出并论证“双星合璧论”,更加重视恩格斯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沿着这样的思路,回望《宣言》中恩格斯的独特贡献,以不同的视角解读《宣言》,以期更好地立足原著,得其思想精髓,更有效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探究恩格斯在《宣言》创作中的独特贡献,首先要厘清《宣言》创作要从哪个时间算起。任何经典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头脑中的“灵感一现”,而是在实践中经历产生、发展、凝练、检验的阶段,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进而发展,《宣言》的创作也是如此。关于《宣言》的创作史开始时期的确立,马丁·洪特从历史发展的视野指出,《宣言》产生过程和同盟自身的思想演进过程是相伴的,至少要从1845年算起。国内学者聂锦芳基于文本研究的视野指出,《宣言》的创作从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同盟时就已经开始了,认为魏特琳的“20条”“十一月公告”“十二月公告”是《宣言》草稿的草稿。尚没有能力考证二者孰对孰错,但至少给我们启示:《宣言》的创作史和其中的理论思想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文本自身,联系早期的著作,置身于创作连续和历史的长河中,也许能给予我们更宽阔的视角重新认识《宣言》。

一、《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与《宣言》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恩格斯的第一篇经济学著作,于1843年底至1844年初完成。而此时,马克思刚刚涉足英国和法国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就政治经济学研究来说,恩格斯要早于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用唯物主义观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做了最初的批判,提出了政治经济学一些科学论点,开启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并为其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高度赞扬恩格斯的这部著作,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称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是“天才的大纲”。这部恩格斯独立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序幕之作为《宣言》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渊源。

首先,《大纲》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指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切概念和范畴都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为资本主义辩护的阶级实质。恩格斯指出,当时的国民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意义是一样的,本质都是“私经济学”。在《宣言》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1]“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1] ,“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1]。对比发现,在《大纲》中,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宣言》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资产阶级展开驳斥,首先就提出消灭私有制。

其次,恩格斯对价值、资本、竞争和垄断、工资、经济危机、人口过剩规律等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和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恩格斯细致分析了竞争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揭示了竞争和垄断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竞争如何引起供求关系的失衡,从而导致“商业危机”。恩格斯在《大纲》中指出,经济学家努力地构建着“生产永远不会过多”的虚伪的理论体系,全然脱离实践中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关于竞争和危机理论的相关思想,在《宣言》中体现为,“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个别工人和个别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1] “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1]恩格斯提出的经济危机的相关思想,虽然未触及经濟危机的根源,但是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发展趋势及后果有一定的卓越认识,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定支撑。

最后,恩格斯还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人口过剩的原理。“如果马尔萨斯不这样片面地看问题,那么他必定会看到,人口过剩或劳动力过剩是始终与财富过剩、资本过剩和地产过剩联系着的。只有在整个生产力过大的地方,人口才会过多。”[2]80而在《宣言》中体现的相对人口过剩原理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愈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也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1] “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值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生活的时候才能生活。”[1]在两处的对比中,我们找到了理论契合之处。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宣言》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下简称《状况》)是恩格斯1844年9月—1845年3月在巴门写成的。恩格斯通过二十余月的时间深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考察工人阶层的生活、生产状况,了解他们的苦难、斗争和要求。与马克思善于思辨相比,这也是恩格斯独特之处,因其家族商业背景,恩格斯得以深入现实接触最本源、最真实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状况。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是促成一切社会运动的起点,暴露着当时社会条件下最尖锐的困难。“为了肃清赞成和反对这种理论的一切幻想和空想,研究无产阶级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2]385

首先,在状况中考察部分,恩格斯先后对制造业、农业以及爱尔兰的无产阶级的形成和生存状况逐一进行了考察。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总体状况,恩格斯将其比喻为“逐渐下降的阶梯”转而在竞争一章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人彼此之间的竞争对已经形成的无产阶级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工人之间的竞争如何造成工人的失业,并揭示了资产阶级垄断生产资料是工人之间产生竞争的根本原因,最终表现为工人阶级愈加离不开资产阶级。这在《宣言》中以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形式呈现。“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值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也同样受到竞争方面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1]

接下来,在“结果”“个别的劳动部门”“其他劳动部门”三章中,恩格斯进一步考察了贫困给无产阶级在体格、智力和道德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尤以道德伦理方面为例,《宣言》中也有体现。“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这种家庭只是在资产阶级那里才以充分发展的形式存在着,而无产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的卖淫则是它的补充。”[1]“无产者的一切家庭联系越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他们的子女越是由于这种发展而变成单纯的买卖对象和劳动工具。” [1]无产阶级迫于贫困的选择引发了道德伦理问题,一切源于“私有制”。

三、《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与《宣言》

学界普遍认为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下简称《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宣言》的草稿,也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共识与互补。《信条草案》是恩格斯于1847年6月参加“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一大”上拟定的纲领草案,共22条。学者李锐有文献考证,“由于恩格斯考虑到争取同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对同盟成员头脑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不得已的妥协,这造成了《信条草案》的少数几条回答带有明显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这在《信条草案》1-6条中得以体现。1847年10月在巴黎共产主义者同盟区部委员会上,恩格斯批评了赫斯提交的意欲代替《信条草案》的纲领。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对草案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彻底的修改产生了《原理》,共25条。在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成员一致同意马恩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马克思最终定稿。至此,《宣言》问世,正式同工人阶级見面。恩格斯独立起草的两个前期文本对《宣言》的产生也做出了其独特贡献。

立足文本,逐条分析。《原理》第4条和《信条草案》第9条关于无产阶级产生的论述是一致的。恩格斯将无产阶级产生由机器转变为更科学的工业革命,详细探讨了机器使用的普遍化过程和“工厂制度化”。呼应《宣言》第一章。“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1]《原理》第5、6条是对《信条草案》的加写,说明了无产阶级在大工业和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不得已出卖自己的“劳动”问题和工业革命前的劳动阶级问题。《原理》7—10条对应《信条草案》10—12条,仅做了一些概念的修改,阐释了无产者和奴隶、农奴、手工业者、工场手工业工人的区别。尤其是与工场手工业工人的对比,充分突显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剥削着无产阶级的一切。《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1]《原理》第11条,恩格斯力图回答工业革命的发展简化塑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对立阶级,以机器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逐渐代替了以工场手工业为代表的生产力,在取得经济统治之后进一步谋求政治权利,同时,无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不断壮大。《原理》第13条的加写主要围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有关经济危机理论的相关论述,前与《大纲》和《状况》相联系,后与《宣言》相联系。《原理》第14—17条主要强调要用财产共有来代替私有制,废除私有制的形式问题。《宣言》第二章主要以私有制的废除展开论述。《原理》第18条列出12条为改造社会所做的举措,它是对草案第16—19条的概括和补充。《宣言》第二章列出的十条改造资产阶级旧社会的举措大致与前者相同。虽然在其后的《宣言》屡次提到这些举措已经过时,但也证明了恩格斯的提法曾得到认可。《宣言》第20条描绘了私有制废除后的图景:生产过剩危机将会终止、需求愈加扩大且能被满足、教育使每个人全面发展等,在末尾两段两次提到“联合体”概念,“共产主义联合体”和“由全社会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充分展现了人和社会之间的积极关系。呼应《宣言》第二章结尾,“代替那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信条草案》第20—22条对应《原理》第21—23条,回答了共产主义者如何对待公妻制、民族和宗教问题。《宣言》对此有所借鉴。《宣言》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实质就是公妻制,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剥削与被剥削生产关系将消灭,公妻制将消失,民族将消亡,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将消失。《原理》第24、25条是对《信条草案》的补充,同时构成了《宣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的重要参照。《原理》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流派别进行分类、定性。《原理》中分为封建和宗法社会、现代社会和民主主义社会的拥护者,对应《宣言》反动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原理》最后表明的对现存各政党的态度与《宣言》一致,即在当期,“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1] 体现策略的灵活性和坚定性。

四、几点思考

第一,恩格斯坚定无私的人格魅力。纵观《宣言》前期创作过程,恩格斯立足实践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生活和资产阶级的各种现象并发文著书,《宣言》产生的广泛影响离不开恩格斯孜孜不倦的贡献。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和工人阶级的关怀也并没有止步于《宣言》的发表。在《宣言》发布后期,恩格斯对《宣言》的维护和局部修正也做了与时俱进的贡献,并始终捍卫着马克思的理论,并加以宣传。以七篇序言为例。马克思逝世后,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凝练了《宣言》贯穿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涵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等之间的基本原理,并说明这个基本思想基本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再一次重申这一思想归属。

第二,严谨务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态度。随着革命实践的变化,《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这在马恩合作的第一篇序言中已明确提出。但恩格斯仍然客观地评价了《宣言》的积极作用,结合现实,捍卫着他们共同的成果。这表现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1]“《宣言》十分公正地承认了资本主义在先前所起过的革命作用”[1](1893年意大利文版《宣言》)。关于阶级斗争的历史时间的变化体现了恩格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神。在正文第一部分提出的总命题——“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的表述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得到修正,表述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一年過后,恩格斯根据马克思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笔记和他收集的资料,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完成了马克思生前未完成的关于原始社会的著述。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到“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1]

总的来说,毕生为整个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是马恩一致的理想信念,二者思想中的差异也恰恰体现二者各自的独特之处。《宣言》的不朽地位始终离不开恩格斯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