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爱华 郑志远
近年来,为了顺应医改的要求,一些大中型医院逐渐由过去单一医疗机构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法人治理结构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在管理机制上也出现转型性变化。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医院财务政策的统一、信息反馈渠道建设、财务对医院集团战略发展的支持性和对医院集团整体经营发展计划性及指导性,主要通过加强医院集团整体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收筹划、标准体系、资产管理等精细化管理和日常财务监督体系的建立来实现,有利于医院集团整体的资源配置、经营活动和投资发展。
医院集团是以具有技术、人才、管理和服务优势及良好社会基础的医院为中心,由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医院及多个投资、管理机构共同参与,采取资产重组、合并、兼并、合作及合资等形式,通过医疗技术的渗透、管理理念的推广和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个技术水平高、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完善和具有规模效益的医疗机构集合体。1996年底,当时的南京鼓楼医院与处在同城的口腔医院、儿童医院协作成立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时,医院集团化时代就拉开了序幕。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集团化风潮后,如今很多公立医院都已“试水”集团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优势集中表现为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与财务资源,通过“以强带弱”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产生“1+1>2”的效果,这在医疗资源紧缺、医患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显必要和紧迫。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集团化的医院必须敢于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医疗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敢于突破传统习惯和模式的束缚,实现全功能或全口径的集中管理。
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则是指医院集团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通过提高集团财务和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对医院的整体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同时,集中各个成员单位的核算账务,从最底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加工处理,将整个集团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决策支持等功能融为一体,建同一套账,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与管控制度,以医院集团财务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等方式来实现集中监控,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新模式,是“由粗放型管理逐步衍变为集约型管理”的必然选择。
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就是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集团财务管理一般分为集权型、分权型、混合型三种模式,与此相适应,这三种财务管理模式也就是医院集团可选择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医院集团对下属医院的一切财务事项行使绝对决策权,对下属医院进行直接管理,整个集团与下属医院的财务系统、财务数据等统一设置,下属医院的经营活动由医院集团控制。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势可以使集团意志能够顺利实施,有利于集团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劣势是医院集团权力过大,决策一旦出现重大失误,会给整个集团带来很大风险。
在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医院集团只对下属医院的重大财务事项实施决策权与审批权,其他一切财务事项由下属医院决定,医院集团的年度目标与财务管理通过下属医院的管理团队实现,医院集团对下属医院进行间接管理,下属医院的经营活动不由医院集团控制。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势是下属医院相对独立,可在一定程度上因地、因时制宜地独立决定本单位的财务事项,分散整个集团的风险;劣势是下属医院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未充分考虑集团整体利益,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等问题。
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是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与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结合。在这种模式下,医院集团对下属医院的战略设计、经营决策、投资计划、全面预算、利润分配等事项实施集中管理,在医院集团的授权范围之内,下属医院享有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在医院集团的授权与指导下,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措、投放、营运、分配于一体,从下到上的多层次决策的集权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既有利于医院集团从整体上安排重大财务活动,发挥集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功能,又可充分调动下属医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集团整体利益的顺利实现。
医院集团建立全功能或全口径集中型财务运作和管理模式,实现从分散财务向集中财务转型,需要创造一系列的条件。
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医院,其资金流结构非常复杂。为了提升医院集团的财务管理,靠传统的医院财务教科书的知识是不够的,应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医院深化改革的要求,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现代医院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医院领导不要以为财会知识的学习是财务部门和专业财会人员的事,作为医院的领导,更应该解决财会知识的缺位问题。
1.建立统一的财务系统,将医院集团及其各成员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有机联系起来,确保核算统一、管理一致、信息真实。
2.制定医院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会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统一医院集团及其成员医院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建立有效的各级财务负责人聘用制度,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增强财务人员贯彻执行医院集团意志的能力,保障医院集团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
目前,医院治理的基本模式是院长负责制,缺乏约束与制衡机制。从以往的经验看,改进和完善医院集团治理结构,需要借鉴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改造的经验。
1.建立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董事会、医院管理层与监事会的有效分离,强化医院集团内部的权利制衡机制。公立医院集团董事会的设置,可以借鉴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的设置模式,并可实行外派董事制度。
2.设立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为了保持财务负责人的独立性,可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国有独资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选聘制度。财务负责人由医院集团委派,负责推行医院集团的财务战略,贯彻医院集团的统一财务政策,建立成员医院的财务系统,监督成员医院的财务行为,对损害医院集团利益的行为及时纠正或报告,防止医院集团整体利益被损害。
医院财务与业务的全口径集中运作或集中管理,势必会大大弱化分院的财务和业务权限。与现有分散运作和管理的体制比较,会对分院的利益(特别是不合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分院的抵触或消极态度。这就需要集团总部根据集中后分院的职能,兼顾公立性医院的公益性特征,改进和完善对分院的业绩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综合业务和财务的平衡计分卡模式可以尝试应用到医院集团的内部考评。
医院集团财务运作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但是不论选取怎样的模式,医院集团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医院集团的内部集中运作和管理体系由四大分支系统组成,即人力资源集中系统、业务集中系统、财务集中系统和管控工具的集中系统,其中管控工具系统涉及战略、预算、数据、制度或流程、运营分析、业绩考评、合同、文化等等。
财务集中则涉及到几个方面:(1)财务人员集中。财会人员集中到集团总部,由总部统一委派必要的会计人员,负责分院的原始数据的审核、录入及日常零星开支的处理。(2)会计核算集中。由集团总部财务部门集中处理后分开账务核算及报告。(3)集团资金集中。即取消各个分院的独立银行账户,由集团总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统一资金收支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或“差额收支两条线”,对分院实行“核定收支、以收定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等管理模式。(4)审批权限集中。是将重大财务事项、大额资金支付的审批权限集中在集团总部,分院的财务审批权集中在小额零星的支出。(5)投、融资集中。是指由集团统一对外融资或投资,各分院不得进行对外投融资业务。(6)全面预算统一。是由集团统一编制、上报财务收支预算及各院区经费预算,实行垂直式预算管理,预算指标下达采取“自上而下”方式。(7)财务分析集中。是由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对集中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分析报告,提出改进集团业务与运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8)管理制度集中。指集团总部制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流程和执行标准,各院区依照统一执行。(9)审计工作集中。要求集团总部设置内部控制委员会及内审部门,集中实施内部财务审计与业务审计职能,及时对集团及分院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分析,不断完善集团内部控制体系。(10)信息系统集中。要求集团建立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与集团其他业务实现有效对接,实现集团信息资源共享。
全功能集中型模式能够借助综合性信息系统平台,合理、有效地将业务集中与财务集中相结合,将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集中整合,使集中的范围做到了医院财务和业务全覆盖;同时将“分散运作、集中管理”与“集中运作、集中管理”二者相结合,例如选择“集中运作、集中管理”的模式的物资采购,由医院集团总部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集中统一管理,可以较好的实现集团精细化管理,激发公立医院规范行为、控制物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和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国家医疗改革的要求,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公立医院有效利用自身的品牌和人才优势,在实践中探索运营经验,不断丰富全功能集中型财务运作与管理模式理论,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助力。
[1]谢静.公立医院集团化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17).
[2]王青,肖建军.医院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探讨〔J〕.会计师,2014(03).
[3]韩晓丽.医院集团的财务管理〔J〕.经营与管理,2015(12).
[4]国办发〔2017〕55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