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视野下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018-03-30 08:36赖卿李高峰方新张晓龙魏晨婧肖天骄屠其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3期
关键词:器具辅助课程体系

赖卿,李高峰,方新,张晓龙,魏晨婧,肖天骄,屠其雷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北京市101601

目前,我国有三十余所大学开办康复辅助器具相关专业,其中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有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工程技术、临床工程技术、假肢与矫形器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社区康复、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儿童康复,但开办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的只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1]。在国外,康复辅助技术已成为一门融工程、经济、政策、法律和社会工作为一体的学科[2-3]。北京社会管理学院于2009年首设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康复辅助技术专业方向),2011年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申报新专业——康复辅助技术,经与会专家审议,建议更名为“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归属公共服务类(6503),专业代码为650316。2012年该专业开始招收学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康复辅助器具行业的成熟,以及专业教育实践的深化,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时,学院建议将该专业更名为“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并获得批准,归属健康管理与促进类(6208),专业代码为620809[4]。

本文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理论模式和分类体系为指导[5-15],构建康复辅助器具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以期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特色专业。

1 ICF视野下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树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1 调研提炼符合市场需求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

通过对近年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发现市场对康复辅助器具人才的需求主要为辅具配置、销售及技术服务与销售相结合的工作,由此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工作岗位为辅助器具技术岗和销售岗;对企业描述的岗位任务进行分条细化,归纳出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图1),划分好行动领域内容;再实现工作过程向岗位能力的转化[16],归纳出需要重点培养的岗位能力为康复辅助器具的营销、评估、适配、改制、训练和维修能力。

1.2 搭建ICF视野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依据ICF建立的功能和残疾的包容性发展新模式,打破标签式的“残疾”、“残障”[6-15],设置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为功能障碍者提供肢体类、视力类、听力类和言语类辅助器具评估、选配和使用等配置服务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服务与管理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剖析实现培养目标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选取中等复杂程度的典型工作任务(各类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销售服务)作为载体,实现由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重构学习领域基本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核心、职业拓展能力和相关课程。以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支撑学习领域,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图2)。

1.3 基于ICF构建“树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ICF对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功能和残疾发生的环境进行身体、个体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分类[5-15,17],构建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树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图3)。

图1 职业岗位(群)分析——划分行动领域

图2 职业岗位(群)分析——转换学习领域

图3 基于ICF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树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设置有关身体功能和结构的内容:人体解剖学、人体运动学和功能障碍评估等职业基础课程。设置有关个体活动和社会参与以及影响个体活动、社会参与的环境因素的内容:以移动辅具配置、自助具配置、沟通辅具配置、助听器验配、低视力康复、假肢矫形器评估与适配、康复辅具定改制、无障碍环境设计与改造八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为主,以康复辅具综合配置、居家无障碍设计实践等素质拓展课与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为辅[18-21],兼顾基础与专长、理论与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型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力依次递进,最终使学生达到中等复杂程度康复辅助器具综合配置能力。

1.4 ICF视野下“课证融合”多元化教学特色

考虑ICF架构的人与社会融合模式,在培养康复辅助器具专业人才过程中,将岗位证书考核纳入方案中,建立“岗、能、证”相结合的“课证融合”多元化教学特色[22]。通过“课证融合”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中融入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强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我反省及综合应用能力。这种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学习情境,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完三年学历课程成绩合格,即能免培训参加相应的岗位证书考试,毕业时即可取得“双证书”(毕业证书和岗位证书),增加其就业优势和行业认可度。

2 ICF视野下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实践培养体系建设

康复辅助器具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强的技术,通过适配技术使功能障碍者在无障碍环境中不再“残疾”,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依据ICF“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模式[5-15],归纳出“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实践培养体系[23-24],切实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1 一体化实践培养体系的建立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依据ISO 9999国际康复辅助器具分类,以移动辅具配置、生活辅具配置、助听器验配、低视力康复、沟通辅具配置、无障碍环境改造、假肢矫形器配置等常用康复辅助器具的评估和适配为基础,各自设置实践项目,易造成实践内容相对独立、缺乏完整性,课程之间横向联系较少。因此提出和建立“一体化”实践培养模式,打破康复辅助器具分类体系的局限,安排综合性和开放创新性的教学实践,以精选的实践内容为载体,将相关实践知识、实践技术和实践方法有机串连,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实践教学。

2.2 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按照基础型、综合型、开放创新型三个层次设置实践项目(图4)。

第一层次为基础型实践,以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培养学生基础实践方法、素养和技能,为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如轮椅使用训练、洗浴辅具配置、纯音测听、视功能检查等。

第二层次为综合型实践,强调多课程技能间的交叉、同课程多知识点间的交叉,以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培养学生整合理论知识和多种实践操作和技能的能力。如辅助器具入户评估、辅助器具综合配置、助听器验配、低视力康复等。

第三层次为开放创新型实践,是在基础型实践和综合型实践的基础上开设,在三年级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技能竞赛/鉴定形式开展,培养学生胜任岗位技能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2.3 多形式实践教学模式

采用多形式实践教学手段,如课内练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现场操作与微课、动画、视频、富媒体演示等多形式相结合,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等,应用示范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方法组织实践教学,以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康复辅助器具人才。

3 教学成效

3.1 培养社会紧缺的康复辅助器具专业人才

截至2017年9月,学院共培养康复辅助器具专业毕业生368人,在校生176人;就业质量和职业稳定性逐年提高,初次就业率达97%,平均专业对口就业率77%,平均就业满意率85%;80%毕业生去往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企业,18%去往民政、残联等事业单位;从事销售为主相关岗位的占42%,从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为主的占37%;毕业后1年内平均月工资4350元。毕业生受到民政、残联、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学生顶岗实习供不应求,实习平均月工资2600元。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与国际理念接轨、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技能强的专业人才。

图4 “一体化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3.2 建设专业社团

以康复辅助器具专业为背景,创设雨丝社团,开展丰富的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如燕郊社区之家志愿者服务、假日梦工厂活动、“走进伤残人的世界”——雨丝社团服务进医院活动、北京东城区辅具配置、脊髓损伤辅具定制、老年居家无障碍改造志愿服务、每届国际福祉博览会专业志愿活动,以及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金点子”创意发明活动。专业社团服务受到企业及服务对象好评,人才培养成效初显。

3.3 搭建国家教育部资源库

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搭建教育部智慧职教《老年人辅助器具应用》云课程平台,可供教师无纸化情境式教学,学生/学员远程互动式学习,实现教育、交流环境无障碍,在全国范围同行业教育培训中使用和推广。为从业者提供1000余条原创在线学习资源,其中微课63个,视频和动画315条,PPT 362条,图片和文本415条,题库588条,不受教学地点和时间限制,共享教学成果,并接受全国同行的建议和反馈。

4 总结与思考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是新专业,在国内没有同质专业可以参考,专业从无到有,不断增强教学软硬实力,一定程度完善了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专业教育体系,也为行业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适配理念和现代残疾观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事业的历史机遇下,未来要继续探索以国际康复理念为指导,发挥国内首创及自身资源优势,探索更加深远的发展路径,从教育领域更有力地推动这个新型业态健康快速发展。

4.1 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教育和培训

师资团队应加快梳理现有教学成果,深入开发康复辅助器具专业课程和教材,并立足民政业务强项,大力发展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康复辅助器具行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做更深远贡献。

4.2 打造康复辅助器具政策智库

以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为契机,团队应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加快开展康复辅具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打造政策智库,为行业转型和发展出谋划策。

4.3 共享培养经验

2016年,由我院师资团队牵头成立了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国内外教育和培训交流活动;同时,昆明医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先后来我院调研交流,借鉴培养模式,计划开设相关专业。未来要立足专业教育,引领行业发展,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教育、通信、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EB/OL].(2015-10-28)[2017-08-15].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53/201511/t20151105_217877.html

[2]Harniss M,Samant Raja D,Matter R.Assistive technology access and service delivery in resource-limited environments: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issue of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Assistive Technology[J].Disabil Rehabil Assist Technol,2015,10(4):267-270.

[3]Ripat J,Woodgate R.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disability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J].Disabil RehabilAssist Technol,2011,6(2):87-96.

[4]赖卿,李高峰.探索“两主一辅”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N].中国社会报,2013-06-05(006).

[5]邱卓英,主译审.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国际中文增补版)[M].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5.

[6]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7-10.

[7]世界卫生组织分类、评定、调查与术语项目小组(CAS).《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在世界健康调查项目中的应用[J].蔡飞鸣,张爱民,鲁玉红,等,译.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4-16.

[8]戴圣婷,杨剑,邱卓英,等.中国ICF的研究与发展——基于CiteSpaceⅢ文献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137-1144.

[9]邱卓英,丁相平.《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应用指导(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5):278-281.

[10]邱卓英,王朴,王博.《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发展和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85-86.

[11]Grimby G,Melvin M,Stueki G,et al.ICF发展应用:康复学科知识体系与临床工具构建[J].张爱民,吴弦光,译.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01-1102.

[12]邱卓英,陈迪,陈艳.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现代康复学科和康复教育知识体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2):1193-1195.

[13]Bornbaum CC,Day AM,Izaryk K,et al.Exploring use of the ICF in health education[J].Disabil Rehabil,2015,37(2):179-186.

[1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ow to use the ICF[EB/OL].(2013- 10). http://apps.who.int/classifications/drafticfpracticalmanual.pdf.

[15]Moretti M,Alves I,Maxwell 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 and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 in education:a useful tool or a flight of fancy?[J].Am J Phys Med Rehabil,2012,91(13):S103-S117.

[16]刘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37-38.

[17]Maxwell G,Alves I,Granlund M.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in education and the ICF and the ICF-CY:findings from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Dev Neurorehabil,2012,15(1):63-78.

[18]屠其雷,方新,龙华,等.辅助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5):488-490.

[19]陈钢,王国祥.ICF-CY理念下特殊学校开展适应体育课程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6):741-744.

[20]金梅,高飞,马勇.基于ICF构建特殊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6):513-516.

[21]王国祥,张鑫华.ICF视野下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9):1002-1005.

[22]Hollenweger J.Developing applications of the ICF in education systems:addressing issues of knowledge creation,managementand transfer[J].DisabilRehabil,2013,35(13):1087-1091.

[23]赖卿,李高峰,唐艳军,等.双腕掌离断者的辅助器具适配个案实践——基于ICF框架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6):522-526.

[24]戴莉莉.“三层次一体化”在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器具辅助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