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

2018-03-29 07:48刘太平
读写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小学数学

刘太平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好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应该完成高質量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本文将对课外作业的布置,提几点意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高质量布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248-01

一、实施数学作业的特点

(一)生活性。小学数学的课外作业应该讲知识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地方,作业布置可以和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家庭、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作业应该有层次有条理的涉及多方面,让不同学习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自己的数学表达思想。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情况出几种适合他们的作业,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以此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总结性。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视应用的科目,它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范围广,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真正的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总结知识点,脑海中有比较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结构。

(三)兴趣性。真正有趣味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性的作业能够帮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外作业布置的现状

(一)缺乏个性。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较多老师都习惯性地布置标准性、同步性的作业,未考虑到学生间的个性及差异,这样一刀切的布置作业方式,会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

(二)重应试,轻能力。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一般都是以书面作业为核心,善于利用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忽视了对个性化、实践性作业的布置,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

(三)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之所以设计作业评价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做作业中,提高学生的做作业热情及能力。但由于老师作业评价时过于重视客观结果,忽视了人的主体情感,导致师生间的情感并不融洽,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做作业的态度越来越被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布置课外作业的策略

(一)目的性明确

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明确作业布置的目的,对于学生需要巩固哪方面的知识,就强化哪方面的练习,布置作业前,教师要把作业内容理解透彻后进行布置。例如,学习加减法凑十计算后,想巩固本课练习,首先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凑十原则,使学生明白哪些数字可以应用凑十原则,然后,课下练习就要围绕此原则展开。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或计算,充分的掌握課程内容和计算原理。

(二)探究趣味作业课题

(1)增设绘画式学业课题。作为教师要充分考慮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建立各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相互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设立绘画式作业题材,从绘画的角度理解知识内容。比如,在学习“物体与几何图形的认识”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图形设计不同于教材的图案,图形可以叠加或组合使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将美术类和数学类结合的问题解决,使学生在绘画数学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乐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知识的魅力。

(2)开展趣味数学作业模式。学生对游戏是毫无抵抗力的,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设计形式丰富,活泼有趣的游戏作业,在学习中融入游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货币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这样布置课后作业:父母发给学生一些钱,有一角的,五角的,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让学生去超市买一些学生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具,或者食品,对购买的物品做好记录,根据记录及剩余钱数核对总钱数。这样的趣味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生活常识等。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

对于低端的数学作业,想要做到生动有趣,形象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也不能缺少实践操作的环节。以“认识钟表”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准确熟悉的认识时间,教师可以这样布置课外作业:每名学生回到家中,注意观察自己每天上学,放学,吃饭,写作业,睡觉的时间。计算吃饭用多长时间,写作业用多长时间。除此以外,还要细心观察钟表时针,分针,秒针之间形状区别,并通过观察找到三者的联系,并做好观察记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既有趣又好奇,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四)制订亲情合作作业模式

课后作业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主动去完成,不用督促就能自主完成。而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的耐心配合,参与到其中,协助学生共同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使作业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而是充满着浓浓的关爱。例如,在学习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时,学生家长配合,在教师的提问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学生跟家长一起测量出长方形的有关计算面积的数据,最后计算出面积。学习测量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别测量出家中家居,茶几、餐桌等长度,宽度和高度,还可以测量出家长的身高、腰围等,测量后进行数据对比。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能够使学生情感交流,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也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数学的课程需要课外作业进行延伸,教师要做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师,2015(15):87.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小学数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关心
关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