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2018-03-29 09:01王琳
商情 2018年9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新媒体环境

王琳

[摘要]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新媒体在为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多元的文化,甚至充斥着部分不良信息。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应用对艺术类高校审美教育的带来机遇和挑战,结合艺术类高校美育的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艺术类高校 美育实施路径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应用规模日益扩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这7.24亿”可见,中国青少年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获取互联网信息的需求增加,娱乐消遣、信息分享、个人创作等行为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类高校在这一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笔者尝试通过新媒体技术应用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冲击和影响,结合艺术类高校美育的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发展新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带来美育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数字技术的虚拟性和全球性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今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更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共享性,这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与资源,为艺术类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全球性使得世界上多种多样的审美资源和美育方式汇聚于多媒体平台,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数字技术的共享互动性也促使不同审美主体间的交流更为简单和紧密,这种资源的共享又推动了审美资源的不断增值。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思维更为活跃、情感较为丰富、对外界的刺激敏感、自我意识强烈,在学习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的追求,体现着个体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好的满足了学生对于丰富学习资源的需求,便于学生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色彩浓厚的见解,例如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欣赏到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与评价,在交流中学习到各种多元化的知识。或者将自己的创作作品放到网络平台共享,彰显自身对美的感受与理解,这种自主的学习和审美感受提升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二)新媒体环境促使美育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好奇心浓郁、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中覆盖面更广,带来网络课程、微阅读等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字技术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也带来数字化的审美艺术,如在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的装扮类游戏、模拟养成游戏、MOBh游戏等,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容颜服饰、感受生活波折,通过抽卡进行美化变型,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参与者既创造了美又欣赏了美,从颜色搭配到道具选择都试图凸显个体化的独特美,这种审美感受也吸引着学生夜以继日投身其中。“网络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现实,高校的美育工作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之下,也必然会带来美育工作方法的多样化创新”。新媒体传播带来的学习方式转变,高校美育必然在内容方式上做出相应调整。一方面扩大了教学研究的视野,由传统领域如绘画、影视、音乐为平台的审美教育方式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另一方面以新媒体为教育媒介,创新教学模式产生多样的审美教育形式。艺术类高校美育工作贯穿于艺术课程之中,以视觉化、形象化的审美实践提高教育实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教学,师生在不断地交流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新媒体环境改变美育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审美教育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是“育”——“被育”的关系。新媒体的互动、开放特性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实现,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度极高。现今,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主动利用各种途径获取丰富多样的知识,有侧重性地了解个人感兴趣的信息。如动画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资源网站观赏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动画短片,了解3D动画创作的各种软件,通过信息的整合,在进行个人创作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艺术见解,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展现给大家。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即是美育的受传者同时也是美育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成為创造者。新媒体的大环境,促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转向“育”与“被育”的循环变换,教师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再被动的接受。在庞杂的共享资源中,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审美判断力,这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学相长的互动学习,使教师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学生生活之中,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学生,使审美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教育、单门课程学习的层面,而成为一种全面化的教育。

二、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发展新挑战

(一)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审美价值引导问题

新媒体环境带来美育资源的多元化,但资源的开放性形成的庞杂信息也对美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各种文化思潮、艺术形态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受众进行着意识渗透,多元文化的冲击容易影响到学生已形成的审美价值观念,尤其作为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促使学生大量获取各种不同的艺术资源,专业上的共鸣容易使学生感性地接受各异的艺术形态,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审美价值观念。这些形态各异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难度,新形成的审美价值观念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有可能是脱离现实的具有偏差的审美观念。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普遍具有强烈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崇尚另类的标新立异的事物,喜欢独立思考问题,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网络的复杂性对学生日常的审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艺术类高校在对学生提高专业学习要求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审美价值的正确引导。例如网络文化中的快餐式文化,集中体现为一种泛化的审美意识,注重追求感官享受,对于物质欲望的需求远超对高尚精神层面的追求,这种文化的快餐审美致使网络中充斥着“娱乐至死”的思维病态。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体验虚拟化问题

“高科技正在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以仿真、虚拟的数字、图像语言,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视觉表达,以虚拟现实、再造现场、制造幻境,改变着人们对真实的观念,另一方面又以其便捷的生产和传播渠道,改变着人们接受文化的方式和潜在的需求,进而改变整个时代的人的生存方式。”大学生群体对于互联网、各种移动终端、APP的使用率逐年上升,审美体验的方式和途径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审美体验是依靠虚拟化的网络技术所获得的,这种审美感受与亲临现场所获得的直接的审美体验是无法比拟的。如果长期将虚拟审美体验作为个人审美能力提升的渠道,学生将失去对现实生活中审美对象的感受力,无法真正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的韵味,造成思想和行动上的不协调。网络的虚拟性,使低级审美趣味的内容得到无所顾忌的传播,通过简单的复制、转载、微圈共享等,这些内容被不断地批量生产出来。审美感受不同于一般的感觉,是一种渗透着理解的感觉,仅仅通过短暂肤浅的浏览阅读就对网络元素进行转载复制,审美感受就停留于感情表象之中,所谓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也会变得虚幻不真实。席勒曾经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具体形态的把握来实现的,直接的感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网络时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审美鉴别问题

大众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摆脱了传统的相对严肃、精英化的文化,为审美主体创造了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下,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平面化、表层化、破碎化和同一化特征。各大网络平台,对艺术经典的恶搞、对社会事件标新立异的解读、对网红文化的盲目追崇随处可见且传播力极强。随着娱乐化、商业化的趋势,哗众取宠、彻底的媚俗成为艺术的价值取向,艺术上的取巧渐渐取代了艺术的创造与创新。如果大学生长期接触这部分肤浅、功利的大众文化,将会逐渐放弃理性的思考,乐在其中。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观察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所以我让你看这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你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逐渐提高审美鉴别能力,只有不断地进行审美体验,才能使鉴别能力逐渐由低级达到高级。在大众文化的渗透下,对于流行时尚的盲目跟风、片面追逐等,垃圾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审美观念的构成,极易降低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这与高校美育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高校美育既要关注大众文化,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辩证地看待大众文化所引起的学生审美教育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美育实施的优化路径

(一)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大众文化在高校的盛行从侧面反映出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缺乏,呈现出审美趣味平庸化的趋势。国家教委曾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咎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在保证学生美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艺术类课程的建设,通过艺术实践、艺术鉴赏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艺术类高校的治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艺术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师生长期身处艺术熏陶之下,学习期间通过各门课程获得相关的艺术体验,耳濡目染之下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笔者所在院校倡导以“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理想,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师生人文情怀,着力塑造师生美好心灵,努力凝聚全院之合力,着力培养最美人才。校园建筑的艺术性及其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洽,使学生在校园中可以时刻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艺术气息浓郁的人文环境,营造师生互动的育人氛围。这种人文艺术环境有别于一般社会场所的氛围,通过美育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他们自觉地抵制低俗的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效地促进了美育的落实与渗透。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行网络美育

虚拟、开放的网络满足了学生对于自由成长空间、特立独行谋发展的向往,然而网络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大众文化极易使学生陷入审美选择困难,审美平庸化。正如前文所分析,新媒体环境也为高校美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艺术教育的实质是提供创作的可能,不是创作更多的摹本,因此艺术类高校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现今,教育者应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利用课内外及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有效互动,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重塑。

对于多元文化带来的审美价值引导问题,可以通过校园多媒体平台进行正向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笔者所在院校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春晓109”官微关注人数已有四千余人,成为颇受师生欢迎的多媒体平台。学院通过微信、QQ群组、微博、网站等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时事、共享专业学习信息、分享優秀课程作业等等,这些内容学生平时较为关心与自身关系密切,容易吸引他们的目光。数字展演专业学生的毕业演出,网络直播和微信推送获得了190多万人次的关注,这也是一种审美资源的共享形式,且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成果。这些手段,通过新媒体的优势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形成积极的网络内容导向,达到网络美育的目的。

(三)内外兼修,提升教师美育素养

不管是在美育基础理论课程、艺术专业课程,甚至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课程中,教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类高校教师应当具备更高的审美素质,这不仅是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是面对艺术类学生这个高需求的群体成为美的传播者的要求。教师有不同于大众文化的立场、自己的审美价值观,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分辨良莠因势利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它最充分地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因此审美化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成为综合性地、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完整、高尚人格的摇篮。”为了更好地建立审美化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审美休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重视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人格魅力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会令学生钦佩不已,教师美育素质的提升,可以自觉地发挥美育的教化功能。

教师具备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对所教学科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不仅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能读懂知识所蕴含的意义,能够把专业课程中的美的因素充分提炼展示给学生,将美育融入教学的过程中。美的展示还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渗透美育的课程教学中,要摒弃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采取问题导向式、案例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渐确立对待艺术深思熟虑的态度。同时,还需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让审美体验以各种影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能够对学生的美育形成直观而强烈的视听冲击,可以大大提高审美教育的实效。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新媒体环境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