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迪凡
[摘要]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讨,在其会计计量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计量 文献综述
一、基本理论简述
会计计量是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综述
1.规范研究方面
国际上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方面的规范研究始于上世纪9c年代初,集中于批判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1)批判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早在1990年,Breeden就指出:对于预防与化解金融风险来说,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毫无用处,只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提供衍生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财务数据。White(1991)指出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应尽快改革。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指出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由此带来的问题。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Clarke(1992)指出因为市场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真实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投资者在投资是更愿意考虑其市场价值,如果披露的信息用的不是市场价值,将极大的动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Cates(1997)等也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学者们还认为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外部监管,对管理层也有利。
2.实证研究方面
国外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证研究很少,相关实证研究主要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研究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价值计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是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该理论奠定了衍生品定价的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上世纪中后期金融衍生品创新。而Merton將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得计量结果更接近现实。可以说,期权定价理论和方法对金融领域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为金融界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外,还有学者对计量属性与企业股价相关性进行研究,主要有Barth(1994)、Collins(1996)等。这些研究证明: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与反映市场预期和风险程度的企业股价之间相关程度更高。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理论做出贡献:
1.介绍和研究国外经验
FASB、IASC等国外准则制定机构的成果基本上能够反映世界范围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因此,我国的会计学者适时地翻译、介绍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其他重要成果,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提供参考材料。如葛家澍的《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1996),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的冲击,并介绍了FASB和IASC对此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动向。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张为国、赵宇龙(2000),朱海林、王展翔(2004)等。
2.探讨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的冲击
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以规范研究的方法批判历史成本计量和论述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1)批判历史成本计量。国内最早提出该问题的是葛家澍、陈箭深的《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1995),认为应对传统的会计“实现原则”加以修订,并指出会计计量基础今后可能发展的趋势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同时并存。徐经长(1998)指出历史成本以及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报告体系等,在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之后充分暴露了其不适应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常勋(2000)、李荣林(2003)等,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研究奠定基础。
(2)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在必要性方面,秦明(2007)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大,历史成本很难记录其波动过程,各种风险无法得到反映,金融监管更无从下手,只有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最佳计量属性。温章林(2007)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方面阐述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的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更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
三、评价与展望
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规范研究,都涉及衍生金融工具对历史成本计量的冲击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较晚,这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引入较晚有关,国内的早期研究也大多基于国外经验展开。而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较为成熟,构建了大量重要模型并向外延伸;而国内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大部分文献都只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而较少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实务,导致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所欠缺。
纵观国内外研究,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目前争论的焦点已不再是选择何种计量属性的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地确定公允价值,这将决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质量。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业务的复杂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和公允价值计量在很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运用公允价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问题。根据公允价值计量要求,要想准确核算现有市价的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应健全的资本市场,保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及时进行金融资产的计量。
四、结语
综观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公允价值本身的难以确定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对于如何处理衍生金融工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促使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