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娟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报告还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计算机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计算机人才在创业领域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具有更宽广的选择面和更多成功的机会。另外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工具性强、应用面广、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等特点,这也加大了计算机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然而,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却显示无论是本科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还是高职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的现象,这些毕业生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的需要。这是因为,当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后,从编成教材、讲授给学生到学生毕业出校,往往滞后了几年,所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总是会感叹毕业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与教学内容流程很难与计算机产品和技术同步更新,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重要性提到同等的高度,在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仍然是一种课余时间开展的“业余教育”,没有形成更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计算机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足,不能用创新创业思想来指导教学育人的全过程;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缺乏既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阻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大学文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模糊,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养成;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落后,专业教育游离创新创业教育,这些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和开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讲授指导下,可以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及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机会,学生能够对在校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梳理与应用,并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学校也能根据企业需要来开展在校学生的职业培训。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以及认知上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企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因此,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等计算机相关专业是群内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特别重视该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结合专业特点和专业师资特点,在该专业群深入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行业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前期的探索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应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中,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较淡薄,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该院计算机专业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精神与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职业理想,有针对性地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此外,学院还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相融合的选修课程 《创新能力培育与创业行为博弈》《走进创业》《正念领导力》等选修课程。
开展系列创新创业导学讲座,着力启蒙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该院定期从行业企业中邀请创新创业相关专家、成功创业代表、或优秀校友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讲述自己的创新创业故事。专家学者能为学生传授有关法律、经营管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优秀校友代表从自己的真实案例中剖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借鉴,也能为学生们树立创新创业榜样,激发学生们对未来的发展热情与信心。
与国际培训机构深度合作,关注和融入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该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自2005年开始与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合作共建,2015年开始与无锡安艾艾迪(NIIT)服务外包培训学校合作。结合专业特点,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合作方在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和实践平台体系方面共商共建共享,以确保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体系。在学生大三时,无锡安艾艾迪服务外包培训学校会在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为期十周的课程综合项目实训,除了对课程知识点的梳理、综合运用、知识体系化以外,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是企业化的管理,企业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制其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性、操作性和创新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三性”重要载体。该院拥有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园区、无锡NIIT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无锡藕塘职教园公共实训基地、无锡海辉软件有限公司、无锡航天信息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学生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校内,与大唐融合通信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共建智慧酒店实训基地,是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重大项目,作为“商教两用”的实训平台,既是教学实践的场所,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物联网工程学院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为确保学院专业建设长足发展,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博士教师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刚步入高职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他们普遍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也很想与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合作,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基于此,学院与4家企业建立博士工作站,开启了校企双方实战性的合作关系。入站博士教师与企业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申请知识产权,同时选派部分拔尖学生参与项目,在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环节,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着实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设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该校逐步形成了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主干、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物联网工程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合作企业自主立项并资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或校企双方共同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养成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教育部提出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概念充分体现了技能比赛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技能比赛是对高职院校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技能、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养展示的平台。在职业技能比赛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到比赛的各个环节。赛前训练阶段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训、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增强自身指导竞赛的能力,企业除了提供技术和实践平台,还给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支持;赛后校企双方一起总结得失,为今后合作指明方向、提供借鉴,形成“以赛促合作”良性循环的校企合作局面。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指导技能比赛模式的探索实践,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从校级技能比赛到国家级技能比赛获得了多个奖项,奖项等级逐年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显性化的知识创新载体,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直接途径之一。国家、省、市、校级创新创业大赛的周期性举办为大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院重视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将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落实到教学日常工作,在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乃至省级权威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三等奖,使大赛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育改革、激发学生创造力、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的重要抓手。
具备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从行业企业引进优秀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共同发挥优势。学院从自身不足与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从企业中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技术专家、经营管理者、企业家代表等组成兼职师资,与在校教师组成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为现有的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增加教师实践经验,校企共同构建评估机制。定期安排教师到实践一线工作,及时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到企业中参与锻炼的方式增强自身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建立教师实践的评估机制。企业和学校合力对教师实践成果进行评估,既保障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又确保了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其职业性和技能型,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该校物联网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路,通过多渠道促进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校企共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组建团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建构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还将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并尝试将该专业积累的有益教改经验向其他专业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