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编辑意识 提高图书质量

2018-03-29 17:32王丽敏
传播与版权 2018年4期
关键词:世宗编校书稿

王丽敏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笔者所说的图书质量着重指图书的编校质量。可以说,图书的编校质量直接关系着图书的命运,也关系着一个出版单位的形象甚或影响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推出2013年“出版物质量保障年”、2014年“出版物质量专项年”、2015年“出版物质量提升年”系列举措之后,开展了出版物“质量管理2016”、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

在此背景下,作为图书质量的主要把关人,编辑更应强化责任意识、细节意识、问题意识、精品意识,切实保障图书质量。现就编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谈一谈自己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认识。

一、强化责任意识,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近年来,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屡有出现,而且部分图书差错率很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下半年重点围绕少儿、养生保健和重大选题备案类出版物进行了编校质量检查,共有22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涉及18家出版单位;2017年上半年重点围绕辞书、社科和文艺类出版物进行了编校质量检查,并公布了33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涉及25家出版单位。发现的这些问题大多是文字性、常识性的错误,如错别字、漏字、漏词、颠倒字等问题,人名、地名、年代等方面的错误。

之所以出现这些错误,往往是因为编辑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漫不经心。编校工作看似枯燥,但编辑肩负的责任重大,经手的图书走向市场,到每个读者手中,具有传播知识、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因此编辑必须担当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把关责任和宣传引导责任。

对出版工作而言,“责任心是前提,能力是保证,责任胜于能力,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1]。在工作中,编辑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调动所有的热情投入编辑工作,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时刻发现工作及自身的不足,寻求改进办法,从而在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方面得到提升。编辑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与编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从书眉到注释、从标点到字词到语句,努力做到认真负责,严把书稿编校的每一道关,不因自己的懈怠或疏忽,出现下令人遗憾的错误,做到对编辑的文稿负责,对读者、作者、社会负责。

二、强化细节意识,从小处着眼仔细雕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都提醒着我们细节的重要性。对编辑而言,应强化细节意识,在注重准确处理稿件的同时,从细节处着手,不放过一个标点、一个数字、一个字词的错误。

书稿中有文字表述如:“在枕木上顺放10块长3.5米、宽2米的木板拼合成椁底板”“椁盖系由15块长2.2米、宽约3米的木板横置拼合而成”。此处虽是简单的墓葬发掘情况表述,但细算10块宽“2米”的木板拼合后的宽度是20米,15块宽“约3米”的木板拼合后的宽度是约45米,对椁而言宽度数值过大,后提请作者核实,两处分别应为0.2米、0.3米。

另有一部书稿中插图的图说文字是“谢子长故居——子长县李家岔枣树坪村”。“故居”是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显然,“故居”不能和破折号后的解释说明内容“子长县李家岔枣树坪村”相对应。同时仔细观察此处的图片应为枣树坪村全景,所以这里的“故居”改为“家乡”较妥。

上述案例看似是小小的一个数字、一个字词的问题,但一旦放过,就会留下错误。有时,一个标点、一个数字、一个字词的错误就会造成事实错误甚或政治性错误,影响到图书的整体质量。编辑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强化自身的细节意识,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顾全大局的同时,从小处着眼,仔细雕琢文稿,从而使图书质量得以提高。

三、强化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编辑编校书稿,不同于读者读书,读者读书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关注相关知识点,或通读,或跳跃阅读,而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常态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

一部关于明史的书稿中有表述如:“世宗皇帝有三个儿子,太子早夭,裕王朱载垕排行第二。裕王还有一个弟弟,被封为景王。”“后来,一直没有就藩的景王也患病而死,皇位的继承因此再也没有悬念。尽管世宗还是坚持不肯立储,但他三个儿子只剩下一个裕王,自然淘汰的法则使裕王成为实际的太子。裕王身份的变化使高拱的政治行情看涨……在严嵩的举荐下,高拱被世宗任命为太常寺卿,掌管国子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升任为礼部左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两年后,徐阶再次向世宗推荐,拔擢高拱为礼部尚书。”“世宗皇帝生过三个儿子,但到张居正担任右中允的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只剩下了一个儿子,余下两个皆病死。这个儿子即是后来成为隆庆皇帝的朱载垕。”

初看书稿时脑海中浮现一个疑问:“世宗皇帝是有三个儿子吗?”查《明史》等相关资料,“世宗八子”,其中五个夭折,只有二子、三子、四子长大成人。二子朱载壑,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为太子,二十岁时夭折,谥庄敬太子;三子朱载垕,封裕王,后继位为皇,即明穆宗;四子朱载圳,封景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去世,无子废封,谥景恭王。

通过带着疑问查证,发现上引表述有误如下:

(1)“世宗皇帝有三个儿子”“世宗皇帝生过三个儿子”之说不确切,不符合史实。

(2)上引内容是景王死,裕王身份变化,由此“使高拱的政治行情看涨”,引起后面的一系列任职变化。但《明史》等资料载景王嘉靖四十年“之国德安。居四年薨”,说明景王嘉靖四十年就藩,嘉靖四十四年去世。此处高拱的一系列任职变化都是发生在嘉靖四十四年景王死前。所以此处除“一直没有就藩的景王”表述有误外,推理也不合逻辑。

(3)景王于嘉靖四十四年死,嘉靖三十九年时,太子病死,世宗皇帝有两个儿子在世。“他只剩下了一个儿子,余下两个皆病死”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或提请作者处理,或做相应修改,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了书稿中存在的错误。可以说,编辑加工书稿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问题意识”,强化问题意识,考虑表述是否符合实际、推理是否符合逻辑、语句是否通畅等,注意科技名词的选择、汉语拼音拼写方法、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是否符合规范等,及时发现问题,继而及时解决问题。

四、强化精品意识,打造质量优良的图书

精品意识对于一个图书编辑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编辑要有把图书做好做精的观念和追求。精品图书是指“那些选题优良、内容丰富、错误率低、印装精美的图书”[3]。一部精品书,从编校质量而言,一定得是差错率低、质量优良的图书。而在追求精品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比制作普通图书更多的心血。

书稿中有段表述:“张璁和桂萼曲意媚上……世宗一意孤行要给二人升官,群臣一片激愤,最后导致一百余名官员在会极门外伏阙痛哭,不惜以死谏的方式希望世宗改变主意。世宗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官员全部打入诏狱……”

关于这一历史事件,《明史》卷一百九十一《何孟春传》、《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大礼议》等都有明确记载。“继又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孟春三上疏乞从初诏,皆不省。于是帝益入张璁、桂萼等言,复欲去本生二字。”群臣“二十有三人”“二十有二人”“二十有一人”“三十人”“十有二人”“三十有六人”“十有二人”“二十人”“二十有七人”“十有五人”“十有一人”“俱跪伏左顺门”。“帝大怒,遣锦衣先执为首者……八人,并系诏狱。杨慎、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众皆哭,声震阙廷。”帝益怒,“遂命逮系马理等凡一百三十有四人于狱,何孟春等二十有一人,洪伊等六十有五人,姑令待罪”。

比照史料记载,可知所引书稿表述有四处错误:

(1)群臣伏阙请愿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单单是“世宗一意孤行要给二人升官”,而应为“世宗要给二人升官,一意孤行欲去‘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前的‘本生’二字”。

(2)《明史》记载参加人数累加计算,应为二百多人。书稿中“一百余名官员”应为“二百余名官员”。

(3)《中国历史大辞典》“左顺门”条载:“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宫室之制建……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毁于火。四十一年重建,改称会极门。”[4]群臣伏阙请愿事件发生在嘉靖三年,书稿中“会极门”应为“左顺门”。

(4)打入诏狱的官员应为一百多名,而参与人员有两百多名,因此“将这些官员全部打入诏狱”应为“将一百多名官员打入诏狱”。

上引书稿文字并不多,但查证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是做好做精图书所必须付出的。古语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编辑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精品意识,在编辑加工书稿时精益求精,才能最终打造出质量优良的图书。

责任意识、细节意识、问题意识和精品意识在书稿编辑过程中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提高图书质量,就编辑而言,责任意识是前提,细节意识、问题意识是辅助,精品意识是提升,只有强化这些意识,才能切实提高图书质量。

[1]王卫勋,杜亚勤,赵文义.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1):116.

[2]朱凌燕.编辑的“问题意识”及其涵育[J].出版发行研究,2013(6):35.

[3]赵玉冬.树立精品意识 提高图书质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21.

[4]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51.

猜你喜欢
世宗编校书稿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陷辽记》中辽世宗祭奠对象考辨
论金世宗的纳谏与用人
周世宗挨板子
编校手册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