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出版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初探

2018-03-29 17:32邹孔标
传播与版权 2018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技术人员培训

邹孔标

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补充、提高、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指对全民进行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终身教育。出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其主要任务是使出版类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改善知识结构,目的是提高出版类专业技术人员在选题策划、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新时代的出版业繁荣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10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其中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其中,面授形式的继续教育不少于24学时。其余48学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其中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无论从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来看,还是从政策法规的制定上看,对出版类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的继续教育都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一、新时代出版业继续教育的使命和现状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部分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出版繁荣、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离不开出版业,因为它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知识传递、文化弘扬的重要使命。出版业中的编辑出版人员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和伟大复兴中肩负重任。因此,加强编辑的继续教育是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之一。

自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公布以来,无论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是各省的新闻出版局,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都相当重视,都安排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无论从我国出版专业从业人员本身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出版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定期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都是必要的。但是,这一强制规定也引起一些出版从业人员的不满和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认为培训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培训时间上未能进行周期性规划,缺乏宏观调控和微观筹划;培训目标上既未能做好长远规划又缺乏短期构想;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随意;重实务轻理论,重短时成效轻人员涵养等。[1-2]

二、新时代出版业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初探

(一)制定完善的培训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除了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外,市场上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层次参差不齐,培训内容多重复不系统,案例更新慢。由于目前仍没有对出版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明确规定,出版从业人员在继续教育培训结束时,一般是以提交培训小结的形式,基本没有或不严格组织考核,导致有的出版从业人员存在不认真听课、请人代听课、迟到早退等混学时、应付式培训现象。有些培训检查机制形同虚设,有些培训甚至不设置授后检查就能够颁发相关培训证书。基于以上种种情况,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宗旨的指引下,和各省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制度,严格把关培训机构准入制,不断健全和严格执行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加强考勤管理,严把考试关口,强化激励导向,以完善出版业继续教育培训机制。[3]

(二)具有区分度的培训对象

由于出版物的特殊属性,出版业需要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在从事出版工作后,又有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级别的不同需求,所以在继续教育培训上不仅要满足共性需求,同时还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化需求。

一般由各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工作者协会或各期刊研究会组织或主办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将各种层面的编辑集中在一起培训,没有侧重点,往往忽视了不同人员的实际需求,造成时间的浪费及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促进工作能力提高的目的。例如:对初入行业的出版人员来说,出版法律法规、编辑基础知识和选题策划等是他们急需的培训内容,但是对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较长实践积累的资深编辑出版人员来说,他们更关注出版管理、出版经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内容。因此,继续教育培训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级别人员的不同需求,举办不同的培训班,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分层次、分类型开展继续教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实用性。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分为面授与其他形式。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或出版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以面授为主,为满足出版从业人员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还应有其他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当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培训中心(研修学院)就提供了政策法规专题、编辑业务基础知识、编辑业务专业知识、新媒体出版与经营、期刊出版经营、版权贸易专题、经营管理专题、营销推广专题、网络编辑师技能鉴定培训、出版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等诸多专题的网络课程。另外,学历学位教育、参加科研及社会实践、发表学术论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某一课题的专家讲座、参加全国性或全球性的书展和书市、座谈交流会、慕课、微课、移动学习、成果展示汇报、成果测试和编辑部内部的学习讨论等也应该视为继续教育,否则现有的以短期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形式既无法满足需求,也难以全面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尤其在融合发展时代,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根据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依托高校和专业的培训机构,丰富编辑的学习培训资源,努力创新继续教育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开展,为培养学习型社会的新一代编辑搭建有力的学习平台和畅通的信息渠道。

三、新时代出版业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初探

目前,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侧重于编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和经验传播,集中在图书出版的政策要求、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出版物的内容、设计、印制质量管理及编校规范、图书策划与营销等方面。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治理论方面培训

出版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平台和载体。[4]作为出版从业者,要站稳出版文化的阵地,严于律己,在履行职责时要始终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效益放到前列。因此,编辑的继续教育应以“讲政治”为首要目标,在从业者思想中普遍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意识。

(二)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业行为规范。出版业的继续教育如果倾向于注重如何做好图书的编校、如何做好图书的营销等短期取得实效上,而忽视了对从业人员道德品行、学术操守、人格魅力等内在修养上的培训,那么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整个出版业的行业规范得不到净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加强出版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同时要教会学员善于、乐于用正反案例对比的方法吃透《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务必具有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地做精出版、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精益求精地打磨,力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文化的质地,力求大美无言、润物无声。职业道德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出一大批懂政策、精业务、敢创新、能担当的工匠型人才,使工匠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流砥柱。

(三)加强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方向的培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应用使得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经历着颠覆性变革,新兴媒体与传统出版相互渗透、交融共生,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情况,出版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正视困难、直面问题、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或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帮助从业人员提高面对新问题的处理能力。在信息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转化、数字技术、数字版权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之成为既有传统图书出版经验,又有互联网编辑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加强项目管理和风控能力方面的培训

新时代的继续教育应引入图书产品生产风险管控和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容。图书生产过程中的选题、质量、进度、成本等环节出现问题是造成出版项目生产风险的主要因素,而图书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是引发出版企业危机的根源所在。继续教育培训应加强从业人员对图书生产风险管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细化对出版项目的管理,高度重视产品的科学高效建构,杜绝图书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同时,继续教育培训在企业危机管理的相关知识中,应强化从业人员对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管理体系的认识,使从业人员学习如何进行危机事件公关和危机善后,切实保障出版社的利益,维护出版社信誉,从而使出版社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变危机为商机。[5]

(五)加强专业领域知识方面的培训

不同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出版定位、出版特色,特别是一些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业特色明显。因此,这些专业的学科编辑,不仅要是懂出版的“杂家”,还要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比如:童书的读者群体是儿童,童书编辑必须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站在儿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就需要童书编辑掌握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阅读需求。高校教材类图书的编辑不仅要懂本专业的知识,还应了解并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继续教育培训侧重于从出版的角度开设培训课程,往往忽视在学科知识方面对编辑进行培训。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表示:出版业需要的是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并且这些专业人才需要有好的基本功——文字编校能力;互联网等技术只是辅助编辑与时俱进、更好地做出版工作的手段,专业化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培训方式上,可以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编辑举办讲座,主动承办学术研讨会,积极鼓励编辑多途径获得学术信息、走出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结识本学科的学者,并与学者们建立经常的联系。

出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编辑出版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至关重要,应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出版队伍。

[1]卢妙清.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刍议[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6):102-104.

[2]接雅俐,唐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关规定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12):91-94.

[3]冷桥勋.融合发展时代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C]//第六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2017.

[4]丁冬.出版业要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J].中国出版,2013(9):19-21.

[5]赵怡欣.对新时期出版社编辑继续教育的思考[C]//第六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2017.

猜你喜欢
出版业技术人员培训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