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2018-03-29 16:52:33曹利慧
山东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应用性分析化学衡水

曹利慧

(衡水学院 应用化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逐渐改变,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逐渐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办应用型大学”。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当前形势下,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化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化学课程教学中体现的更为突出。衡水学院作为本地唯一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与分析化学》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承担着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铺垫的特殊任务,在该课程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还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一个可持续作用的效果。所以,在应用转型当下对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做出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2]。

1 课程体系的调整

随着从过去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在逐渐调整,该课程的教学安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2011级培养方案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单独授课,开设四个学期,144学时,变为现在《无机与分析化学》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开设两个学期,64学时,压缩了一半多的课时。要在有限的学时里完成该课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一个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合理课程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我们对学时压缩后的《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化学分析部分的合并整合。在整合优化过程中注重与后续课程有交叉知识点的处理,无机化学中去除了热力学和动力学部分,因为该部分是后续《物理化学》课程的重点之一,只做适当的铺垫。分析化学中去除了传统的仪器分析部分,高分子材料的仪器分析方法在本专业后续课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中进行学习,这样处理既减少了学时浪费,又能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整合优化后课程体系的框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化学平衡有关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无机化学的四大平衡和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分析法。第二部分是以物质结构知识和元素周期系为基础,讨论元素和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性质与用途的联系。主要内容有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第三部分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这三部分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增强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2 教学内容的变化

为了与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原有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浅而全”的教学内容已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出调整。例如:无机化学部分理论部分过于详尽,且理论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性知识过于分离,消弱了理论知识对应用性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同学们对元素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记忆学习”的层面,降低了学习的兴趣,使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大打折扣。分析化学目前教学主要停留在用确定的方法对已知组分、单一组分进行分析测试,而实际样品的分析流程则要复杂得多,要考虑样品预处理方法、组分分离、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各种情况,分析化学部分存在课程训练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分析对接不充分,学生缺乏分析实际样品能力的问题。程教学内容也没有充分考虑具体专业需求,以及与衡水本地地方经济的融合性,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4]。

针对无机化学理论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性过于分离的问题,我们把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元素电势图等影响化合物性质的知识点穿插到元素化学部分讲解中,选择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重点讲解,注重理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作用,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而分析化学中课程训练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对接不充分,与具体专业需求、衡水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变,突出“地方化”和“应用型”。把教学内容由教材、课本扩展到企业需求以及人们关注环境、食品、水质等问题,与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灵活实用的教学内容,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例如:橡胶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在衡水当地有很多的橡胶生产企业,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废液、废渣,造成了环境污染。可以在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如何检测橡胶产业废液和废渣的成分,作为一个开放的课题让学生查资料、写解决方案,让学生从中体验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并且也使专业知识和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了起来。再例如: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把衡水湖的环境生态情况设计成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水质检验、土壤监测等角度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在教学中体现社会需求,对于学生来说,不但可以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更是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到了实际应用的层次。把课程教学内容与本地产业结合、与改善民生进行联系,真正实现了“地方化”和“应用型”的结合,体现出“应用”教育的价值。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灌注式”的教学模式突出,课堂完全由教师控制,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只有单一的讲授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体现不足。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没有渗透学习知识和获取资料的方法的思想,只“授鱼”不“授渔”。很明显“灌注式”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授鱼式”教学则没有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实践意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不相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学生思考不足,学习能力较差,将来的工作中会明显暴露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5]。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授课方式,增加“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同的授课的内容采用精讲、泛讲、自学、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体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单纯文字叙述的内容或概念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学,不但可以释放一定课时,还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叙述引起的学生乏味感。需要注意的是自学不是可学可不学,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列出自学参考资料和思考题,并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似内容可以选择性精讲,用概括和举一反三的办法突进行突破学习。例如: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一章中,弱酸碱溶液分布系数的计算时,对一元弱酸分布系数的关系式进行详细讲述,分析公式的特点,然后概括出多元弱酸碱的分布系数公式。学生作为主体去推导公式,老师作为主导去总结拓展。这样处理可以使繁琐的内容变得简明,重点突出;也更加增加学生的思考空间,学会了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

教学过程应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会利用参考书籍、工具书等其他教学资源,实现“授鱼”到“授渔”的转变。教学中把实验项目与本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训练的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人选择了四个实验项目让同学们分别从实验废液后续处理、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方法改变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进行的过程就是学生带着问题探索、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学习兴趣,起到了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学习效果。由我指导的三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蛋壳转化器”在第三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荣获铜奖,这样的尝试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4 结束语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个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变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1]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 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J].中国高等教育,2015(7):24-35.

[2]谢冬,李健.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93-96.

[3]邓安民,崔瑞元,王玉华,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92-94.

[4]王培,李静宇,牛丽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6,43(6):198-199.

[5]罗亚楠,王琨,王悦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6):45-47.

猜你喜欢
应用性分析化学衡水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肉类研究(2022年7期)2022-08-05 04:47:26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衡水专场(二)
大众文艺(2020年20期)2020-11-05 14:33:52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电子测试(2018年1期)2018-04-18 11:52:54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1:23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
基本不等式在应用性问题中的三级应用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6